鄭一
店主不讓行人在店門前停車位停車,有人路過“多管閑事”,與店主理論,不料店主因情緒激動猝死。店主家屬遂將路人告上法庭——
文印店店主禁止行人在其店前公共停車位停車,遭路人勸阻情緒激動,路人走后店主猝死
河南省南陽市某中學東邊100米處有個文印店,由于文印店離學校近,經常有學生將電動車停在店門口的非機動車停車位上。按說,非機動車停車位是由南陽市政管理處規劃設置的,學生將電動車停在上面無可厚非。但文印店店主仇軍認為在此停車既影響其門前交通,又影響文印店的生意,于是便用一根紅繩綁在文印店門口兩棵樹上,將停車區域隔離起來,以阻止在此處停車。
2021年1月5日中午,仇軍看到一名學生鉆過紅繩將電動車停放在其門前停車位上,遂上前制止。學生不服,與仇軍爭吵起來。仇軍的妻子阮文花聽到動靜,從店里出來勸解。
就在這時,一名剛送完孩子上學返回的家長何振騎電動車路過文印店。何振是南陽市市政管理處道路停車監管中心的工作人員,平時在單位就負責車輛停放的管理工作??吹匠疖娕c學生發生爭執后,何振出于職業習慣上前勸阻,試圖說服仇軍,糾正他不讓學生停車的行為。
“我是市政管理處的,我來管管你們,你為啥要用繩子把公共停車位攔起來不讓停車?”何振質問仇軍。仇軍回答:“在這停車影響我做生意?!焙握裾f:“你如果覺得這個車位不合理可以投訴,但既然畫了線就不能不讓人家停車?!?/p>
當時正是家長送孩子上學的時間段,周圍很快就圍了不少人。仇軍見狀,提議何振到店里說話。兩人進屋后,仇軍要求何振出示執法證件,何振當時恰好沒有攜帶執法證件,立即服了軟:“我現在不管了。”說完準備離開。
仇軍對何振的多管閑事非常生氣,見何振拿不出證件,不肯善罷甘休:“門口那么多人,你讓我很沒面子,你這會兒說不管就不管了?”
何振急著回去上班,便繼續示弱:“我跟你道歉行不行?”并勸仇軍消消氣。說完,何振就往店外走。誰料仇軍一把拉住何振的衣服,不讓他走。雙方僵持了一會兒,后經阮文花勸說,仇軍才勉強同意何振離開。
然而何振離開不久,阮文花就聽見身后“咚”的一聲響,轉過頭看見仇軍已經倒在地上。阮文花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將仇軍送往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第二醫院”)搶救。但最終,仇軍經搶救無效死亡。第二醫院出具的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載明仇軍死亡原因為:急性冠脈綜合征?腦血管意外?
事發后,有人撥打110報警。警察趕赴現場調查后,查明死者仇軍因不讓他人在店門口停車與何振發生爭執,雙方沒有發生肢體接觸。警方筆錄顯示,何振接到公安部門通知后才知道仇軍死亡的消息,雙方在詢問筆錄中對文印店內外發生糾紛的起因、經過及何振離開現場等陳述基本一致。阮文花還稱仇軍患有高血壓,但這幾年血壓一直很穩定。
路人“管閑事”與店主死亡之間到底有沒有關系?
2021年3月9日,仇軍的親屬阮文花、仇文明以何振為被告,向南陽市宛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何振賠償他們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等損失共計近39萬元。法院受理后于2021年4月23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庭審中,雙方圍繞仇軍死亡應由誰承擔賠償責任,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阮文花、仇文明指出,何振冒充城管執法人員滋擾生事,在被人識破后,為了逃離現場不惜將人推倒,對仇軍的死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何振辯稱,起訴狀所述與事實不符。文印店門前規劃有非機動車停車位,不讓人停車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他當時聽到仇軍說他的門前不能停車,要向涉事學生索要10元停車費,出于職業習慣,上前對仇軍進行說服教育。他在與仇軍的交涉過程中,僅就相關停車位的免費停車情況做了詳細解釋。根據《南陽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18條的規定,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在道路兩側和其他公共區域合理劃定的停車泊位,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統一管理,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在道路兩側和其他公共區域內設置停車泊位,或者使用地鎖、石墩、欄桿、限行樁等阻礙物占用公共停車泊位。他認為,他的解釋是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也是合理的。
何振還強調,他勸說的整個過程僅持續了幾分鐘,他并未謾罵死者,也沒有與死者發生肢體接觸,他的行為沒有超出合理的限度,完全是合法正當的。死者的死亡是由其自身疾病造成的,與他的行為之間沒有因果關系,而且他離開時仇軍沒有出現任何狀況,直到第二天警察通知他時,他才知道仇軍已死亡。
何振據此認為,他不應當承擔任何賠償責任,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院:路人對店主的死亡不存在故意、過失或過錯,不應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宛城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確定本案被告何振是否應承擔侵權責任,關鍵是要分析何振與仇軍死亡的事實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何振是否存在過失或過錯。
首先,被告的過問行為未超出必要限度。何振作為南陽市市政管理處道路停車監管中心的工作人員,出于職業習慣及個人熱心,在非工作時間過問此事,其行為并未超出必要的限度。仇軍自身患有先天性疾病,未能控制好自身情緒導致猝死。雖然從時間上看,何振的行為與其死亡具有時間先后的關聯性,但何振的過問及說服行為本身與仇軍死亡之間并無明確的因果聯系。
其次,何振沒有侵害仇軍生命權的過錯。何振此前與仇軍及涉事學生均不相識,也不可能知道仇軍有高血壓病史。在事發過程中,何振未有加害仇軍的故意,且離開時并不知曉仇軍出現了意外,因此也不存在延誤其救治的過失情形。
最后,何振及原告阮文花在派出所接受詢問時,都認可交涉過程中雙方并無肢體沖突。反而是仇軍情緒激動,不讓何振離開,何振在事發過程中并未實施侵害仇軍的行為。阮文花在詢問筆錄中的陳述應當是整個事件的真實情況,而并非其起訴后所稱何振有過對仇軍動手的行為。因此,對原告起訴后推翻其之前在詢問筆錄中所作的陳述,法院不予采信。
綜上,法院認為,何振對仇軍不讓學生在非機動車停車位停車進行詢問的行為與仇軍死亡結果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何振對仇軍的死亡不存在故意、過失或過錯,不應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原告阮文花及仇文明的訴訟請求依法不能成立,法院不予支持。
2021年6月11日,南陽市宛城區人民法院對外公布一審判決結果:駁回原告阮文花、仇文明的全部訴訟請求。本案宣判后,雙方均未提起上訴。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編后】
為法院鼓勵見義勇為的判決點贊
1.“多管閑事”未必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多管閑事最早出自《三俠五義》,原話是:“你這人好生無禮。誰叫你多管閑事?”可見多管閑事本身是一個貶義詞,是指沒有必要而插手管別人的事。但從法律角度來說,不能因為行為人“多管閑事”就先入為主地給予其負面評價,并由此推導出其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結論。本案中涉案城管行使管理權雖然不在工作時間,且沒帶執法證件,從履職角度看確實有瑕疵,但不能因此否定其見義勇為做好事的性質,法律判決相關案件也應正確分清責任,以有利于鼓勵見義勇為行為為出發點。
2.如何分辨過問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民法典》第1165條第1款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北景概袛啾桓鎽癯袚r償責任,主要是看被告的行為對死者的死亡有無作用力及有無過錯,即過問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無因果關系。本案被告的過問屬于為維護公共利益的仗義執言,是見義勇為行為,是履行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應當加以肯定和鼓勵。因此,被告的行為非但沒有過錯,還應當予以褒獎。當然,如果見義勇為過程中有不當言行,導致損害發生,則行為人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判斷二者之間有無因果關系,主要是看過問人在過問過程中有無辱罵、推搡等言行。如果過問人有相關侵權言行并直接引發或導致了損害后果的發生,就應認定二者間具有因果關系;反之,就像本案這樣,過問人未有相關不當言行,受害人完全是由于情緒激動引發猝死,則只能認定為意外事件,過問人無須承擔責任。
3.熱點案件裁判如何發揮維護公共秩序的功能
對于熱點案件,法院的判決不僅對當事人起到約束作用,還能對普通公民起到教育引導作用,即通過裁判引導人們遵守規則,見義勇為。透過本案,我們可以看到,法律永遠是維護社會公德的堅強后盾。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司法裁判對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應當予以支持和鼓勵。本案中,仇軍的意外死亡固然令人痛心,但何振對仇軍不讓學生在非機動車停車位停車、在規劃的停車位拉線圍擋的行為予以說服制止,合法正當,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及義務,這種行為應予以鼓勵并倡導。鑒于被告的行為與死者死亡沒有因果關系,如果司法機關判令由見義勇為的被告承擔賠償或補償責任,將會挫傷公民見義勇為、依法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積極性,既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也不利于促進社會文明,不利于引導公眾共同創造良好的公共環境。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