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濤 李群
1897年,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交集團”)旗下中交天津航道局的前身海河工程局在天津成立。從那時算起,中交集團已深耕基建領域124年。124年來,中交集團由中國最早的民族疏浚企業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疏浚公司,從“筑港搖籃”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港口設計建設公司,從路橋建設者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公路與橋梁設計建設公司。
中交集團已從中國走向世界,在全球150多個國家開展實質性業務,名列世界500強第61位,建設了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球最大自動化碼頭上海洋山港四期、世界穿越沙漠最長高速公路京新高速等一系列世界矚目的工程。
近年來,中交集團確立科技至上理念,優化科技創新管理機制,依托重大工程和專項攻關實現重大突破,在多個領域實現自主創新,成為中國智造的先行者。瞄準中國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方向,中交集團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提升科技管理能力,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穩步推進成果轉化及推廣應用等協同發力,科技對公司發展的支撐、驅動和引領作用明顯增強。
著眼于建立高效協同的創新體系,中交集團成立科技創新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領導小組,組建高端科技智庫,成立青年專家委員會,建立科技創新全鏈條的科技管理制度體系,為科技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致力于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中交集團加快水環境、水下隧道、長大隧道掘進裝備、自動駕駛等方向的行業和集團創新平臺建設;建設了西非和南亞兩個海外研發中心,海外業務的支撐力度持續加大。
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建設中,中交集團自主研發制造的沉管安裝船“津安2號”“津安3號”,高精度深水自升式整平平臺“津平1號”,為港珠澳大橋隧道33節沉管安裝提供了強大的裝備支撐。為了完成大橋建造任務,從“津平1號”深水拋石整平船、港珠澳管節沉放駁船,到海上大力士“振華30”12000噸起重工程船、清淤裝置等,中交集團所屬振華重工攻堅克難,從仿制到自主研發,幾年內就達到了國外同行先進水平。
為了加快推進5G在傳統基建領域的應用研究及項目落地,搶占技術制高點,中交集團已經成立了5G應用研究工作組,助力解決高難項目現場設備遠程操控、串聯、數據傳輸等重大難題。近年來,振華重工通過與相關單位合作,在上海洋山港、寧波港等項目中建設5G港口專網,開展基于岸橋、軌道吊及自動導引車的5G試點,提升傳統碼頭的作業效率。
面向“十四五”,勇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產業鏈的“鏈長”,成為央企科技創新的“頭號”任務。集中力量創新攻關,中交集團提出緊緊圍繞大交通、大城市和江河湖海等領域,在長大橋隧、疏浚技術與裝備、多年凍土道路、浮式隧道、海岸帶修復與流域保護治理等方面,充分發揮國家級平臺作用,積極開展基建領域技術裝備原創性研究,著力加快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國產化、智能化進程,努力成為創新創造的策劃者。
中交集團堅持在變局中先變、在轉型中先行,在國外施工中,持續注重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在國內推動各地鄉村振興、流域治理等工作中進行了有效探索,加快綠色轉型發展的步伐,展現了企業的擔當作為。
在歐洲,中交集團正在建設的黑山南北高速是該國第一條高速公路,項目穿越黑山的母親河——塔拉河。從建設之初,中交集團就制定并實施科學有效的環保措施,在項目建設時同步啟動對塔拉河的治理工程,建立污水監測和控制系統,目前已經對空氣、水、土壤和噪音進行了超過1000次的實驗。
在南亞,中馬友誼大橋是馬爾代夫歷史上首座跨海大橋。中交集團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專門成立了環境保護監督小組,并對每個施工人員都提出環境保護的監督責任,共同守護這片碧海藍天。
在非洲,幾內亞灣北岸沿線是海龜的重要產卵地,全球七大類海龜中有5類在這里出生。在加納特馬港項目開工時,中交集團請來當地有名的海龜醫生馬內薩作為海龜專家指導項目工作,在海灘上辟出專門區域打造一個海龜孕育中心并日夜守護。在項目部的悉心呵護下,海龜孕育中心的孵化成功率幾乎達到100%,數以萬計的海龜寶寶在這里出生。
中交集團貫徹新發展理念,適應市場需求端變化調整戰術體系,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完善經營布局,在海外布局覆蓋全球157個國家和地區、278個境外機構。
近年來,中交集團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累計修建公路13000多公里、橋梁180余座、深水泊位121個、機場17個,提供集裝箱橋吊760余臺,規劃運作園區23個,新建實施和在運營鐵路超過1萬公里,累計新簽合同額超過1000億美元……中交集團作為穩居全球最大國際工程承包商亞洲首位的企業。
在工程建設中,中交集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受到國際社會各方的一致好評。中交集團設計建設的蒙內鐵路要穿越肯尼亞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察沃公園,以及世界上唯一一個位于國家首都城市內的國家公園——內羅畢國家公園。中交集團研究了中國國內大量環境保護成功案例,結合肯尼亞環境特點,將野生動物保護作為環保設計的重點。
一年一度的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是世界上最壯觀的景觀之一,察沃國家公園每年都有動物往返遷徙于公園東西兩側。在與肯尼亞環保部、拯救大象組織、察沃公園、內羅畢國家公園等多次溝通、征求意見后,中交集團設計團隊利用肯方專家多年的觀察監測和分析數據,結合鐵路沿線地形地貌先在圖上初步確定了動物通道的位置,接著與肯方專家一起在現場對每個動物通道進行確認,最終在蒙內鐵路設置了14處大型動物通道,保證了動物遷徙不受影響。
在國際化經營的長期實踐中,中交集團秉承合法合規經營原則,注重選派高端型、復合型人才,強化屬地化發展,加強境外本土化、專業化布局,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著眼全球、著眼未來,啟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