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新的體育課程標準更新了體育教學觀念,小學體育創新教學已然成為新的趨勢。在新形勢下,教師要摒棄傳統教學中的不足,不斷改革和創新教學形式、過程,以及教學方法,積極響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才會讓小學體育教學效率不斷得以提高。本文對有關的創新策略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對小學體育教學有所幫助。
體育課對于小學生的身體成長、心理健康,都有重要的影響。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小學生樂于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才會更好促進小學生的成長。并且,會有力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效率。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以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標準,設計更加符合小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案,才會讓小學生開心的參與到體育課的教學活動中,并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綜合能力。
1 應用多媒體技術,創新理論教學
小學體育中,不僅包含簡單的田徑類運動項目,還包含籃球、足球等運動項目。這些團體運動中,包含著豐富的體育理論知識。倘若不能讓小學生對籃球、足球等運動有更全面的了解,就較難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不利于其更深入學習和訓練。面對這些實際情況,教師要對這一教學環節加以創新。對此,教師可以融入多媒體技術,利用其強大的視頻功能,去生動、直觀再現具體的體育動作,以及激烈的比賽畫面。不僅可以成功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會讓小學生對具體動作、相關規則等,更加深刻的記憶。小學生在參與實際學習和訓練時,也會更高效去把握和運用有關的理論知識,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如,教師在對“籃球”項目開展教學時,就可以提前將關于籃球運動的比賽視頻、規則、具體動作完成的視頻等內容,制作成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在開展課程時,教師可以先與小學生探討關于籃球的話題:“同學們,在奧運會中,我國的籃球隊又為國家爭奪了一枚金牌,比賽場面十分激烈,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呢?”,以此來點燃小學生的熱情。接下來,教師再播放具體課件。然后,教師再引入籃球比賽的規則,并用生動的圖文方式來導入。小學生在鮮明的圖片引導下,會快速領悟其中的知識。最后,教師再引入具體動作的教學。教師可以先播放其中一個動作。如“傳球”動作,教師要讓小學生先觀看課件,之后,再將課件暫停,并且實際演示完成過程。為了確保小學生可以扎實記憶,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的重播功能,再次播放課件,就會使小學生形成清晰的記。然后,教師再指導小學生去親自實踐,并積極找出小學生的不足之處加以糾正,就會幫助小學生快速掌握動作要領,并明顯提高技術水平。
2 應用分組式訓練,提升訓練效率
訓練環節是幫助小學生鞏固掌握體育技能的重要途徑,教師要讓小學生將精力充分投入到訓練活動中,才會讓其快速掌握不同動作的完成過程,以及應用技巧。以往,教師開展體育訓練,多數是教師演示后,讓小學生直接進入到訓練活動中。并且,通常是讓小學生自主展開相關訓練。而教師在此過程中,是巡視不同的訓練情況,再對小學生加以指導。在這種訓練模式下,教師難免會有所遺漏,較難全面照顧到小學生訓練。為了更好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將以往的整體訓練,創新為分組訓練。在示范標準動作后,讓小學生在小組內進行鍛煉。同時,指導小學生互相監督、切磋。不僅會讓訓練質量得到明顯提高,還會讓小學生更加用心參與訓練。
如,在開展“蹲踞式跳遠”的訓練活動時,為了讓小學生可以詳細掌握助跑、起跳的具體的動作,可以分步加以示范。當小學生了解后,再讓小學生先整體加以練習。在確保小學生可以完整、準確完成后,再將小學生分成十人一組。并且,在每個小組中,分別選出兩名小學生擔任組長和副組長的職務。此后,再讓每組的小組長帶領小學生進行跳遠訓練。當小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由小組長先行解決,當小組長不能準確解答時,再去咨詢教師。另外,教師在小學生開展分組訓練時,也需要不斷觀察小學生的具體訓練情況,當發現小學生有動作不規范時,也可以及時加以糾正。在這種訓練氛圍下,小學生會更加用心去訓練,并總結不同動作的完成技巧。對于幫助小學生提高跳遠水平,促進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高,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3 創新體育游戲,愉悅訓練過程
訓練是枯燥的,尤其對于耐心不足的小學生而言,較難讓其全身心投入到訓練中。為了達到更加理想的訓練效果,讓小學生的積極性明顯提升,教師可以摒棄傳統的訓練模式,改用游戲訓練模式。教師需要根據所需要訓練的體育項目,提前設計合適的游戲。對于游戲,教師不僅要保證趣味性,還要讓游戲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才會讓游戲訓練發揮更好的效果。另外,往常教師應用的體育游戲長久不變,會影響小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需要不斷去創新體育游戲,讓小學生不斷增加新鮮感和趣味感,才會讓游戲訓練的成效得到最大限度提升。
如,“跳高”這項運動,是小學體育中比較常見的一項內容,教師長期應用固定的游戲開展訓練,小學生就容易形成厭煩心理,從而不積極參與其中。對此,教師可以根據跳高運動的動作特點,設計“跳臺階”游戲。教師可以利用操場中的臺階來開展游戲。開展前,可以讓小學生五人一組,哪一組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多次去跳躍,就可以取得勝利。另外,教師還需要對游戲場地進行安全防護,需要在臺階周圍鋪上海綿墊,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由于游戲十分貼近生活,而且簡單易懂,小學生在參與時,會更加用心參與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加強對小學生跳躍運動的規范,讓小學生在每跳一階臺階時,都需要保持標準的跳躍動作,就會促使小學生更好提高技術動作水平,從而在跳高運動中更好去發揮自己的能力。并且,教師要在小學生參與游戲后,為其提供發言的機會,讓小學生分享其參與游戲時的感受。可以是關于心情變化的感受,也可以關于某個細節動作在完成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情況,或是小學生在完成后,心里有何感觸等。以此,會更深度挖掘小學生的訓練熱情,并且,會讓他們真正融入到訓練游戲中,并取得更加理想的訓練效果。
4 滲透德育教育,增強鍛煉信心
在小學體育課程中,長跑是一項難度較大的體育項目。小學生在參與學習和訓練時,經常會因身體比較疲勞,不樂于參與其中。而且,在傳統教學中,一些體育教師開展長跑實踐時,也僅是從小學生的速度、耐力等方面加以引導,對于小學生的內心活動,教師往往會容易忽略。當小學生信心不足時,教師只是一味去督促其要堅持訓練,小學生的執行情況就會不容樂觀。為此,教師要注重從心理上鼓勵小學生,讓其主動想要去鍛煉,才會更好帶動教學效率提高。
另外,教師通過去調節小學生的心理,不僅會讓小學生的自信心更加充足,還會讓其樹立積極陽光的思想意識。不僅是在體育課上,勇于挑戰,還會在生活、學習的其他方面,也用樂觀身上的心態去面對。既促進了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又滲透了德育教育。如,當教師開展800米長跑教學實踐時,一些小學生在繞跑道跑一圈左右的距離后,就容易出現身體疲勞感。此時,小學生的心理就會發生變化,教師就需要用心觀察小學生的面部表情,在發現小學生的變化時,教師就需要一同融入到長跑運動中。并且,在小學生的身旁去其溝通,當了解到其心理的具體想法后,教師要先予以鼓勵:“教師相信你是最優秀的,一定可以完成長跑,到達終點。”。此后,再邊跑邊引導小學生調整呼吸,并示范準確的呼吸方法。小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就會逐漸適應長跑的節奏,并最終完成這項運動。當小學生完成后,教師再讓其回顧自己的長跑過程,并加以引導和表揚,就會讓小學生樹立更加堅強的信心,從而在后續的訓練中,持續發展和成長。
5 創新評價環節,提升競技交流
以往,教師開展評價,是在小學生考試后開展。在新形勢下,教師對此環節也要加以創新。一方面,在測試時間上,教師可以加以創新。以往,體育測試是隨著學校的學期為標準,創新后,教師可以將測試時間調整為兩個星期。并且,讓每個小學生都對自己的成績加以記錄和歸納。另一方面,在評價內容方面,也需要加以豐富,不僅針對小學生的體育成績加以評價,還需要對小學生的在一段時間內的表現綜合考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評價成績時,教師要與每個小學生之前的體育成績相對比,而不是將個體小學生的體育成績,與全班體育成績做對比,這樣才會更好激勵小學生不斷進步,并且還可以幫助小學生增添更多的信心。
如,教師再對“體操”開展測試后,要先總結小學生之前的體操成績,然后再歸納小學生這一段時間中,學習的積極性、掌握體操動作的熟練度及其測試成績加以綜合評價。若小學生體操成績有所進步,但該名小學生在近期的表現并不是十分努力,教師在評價時,就需要先表揚,再與小學生探討近期訓練不積極的原因是什么,使小學生認識到要付諸全力,才會取得更加理想的體育成績。若小學生的體操成績,在全班中的成績中并不占優勢,但相比其之前的體操成績,該名小學生是有所提升的,教師就在評價時,就需要先去表揚其有所進步。并且,對于小學生的努力加以肯定。就會促使小學生更加積極去參與訓練和學習。同時,還可以更進一步促進其身體素質提升。同時,也會讓教學效率得到最大程度提升。
6 總結
要想讓小學體育的教學效率進一步提高,教師不僅要創新教學理論知識的過程,還要更加詳細落實相關技術動作、訓練的實施過程。并且,要不斷提高體育課的趣味性,才會促使小學生不斷提高鍛煉自信,進而明顯提高體育成績。另外,教師要對評價予以足夠的重視,轉變以往僅是體育成績作為評價標準的觀念,從小學生的綜合進步情況展開評價,才會更有力促進小學生體育水平的提升。同時,也會讓教學效率得到更大限度提高。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市黎明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