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靜
新課程標準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提出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明確提出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會學習,掌握運動技能,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情緒調控能力等。放松活動是體育課程中結束部分的重要環節之一,充足的放松活動可以有效減少因身體長時間緊張造成的肌肉緊張和損傷,放松肌肉、韌帶和提高關節的靈活性,有利于機體快速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對于學生而言,有利于其以較好的狀態進入下一個環節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身體素質、增強體質。
2017年《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明確學校體育要樹立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出了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要求學校體育課程內容的設置要結合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進行設計。我們都知道一節完整的體育課包括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而基本部分是一堂簡短45分鐘初中體育課程的關鍵環節,也是占據主導部分的環節,故也是大部分教師花費最多時間的環節。放松活動經常放于課程的結束部分,通過最后的放松使學生從激烈的運動中緩解,避免學生帶著疲憊的身體進入文化課程的學習中。而對于結束部分在教案中的呈現經常是一筆帶過,或者教案上有呈現,但在課程中并未有具體的實踐環節。于素梅博士曾說過放松活動主要呈現出“不安排、不充分安排和不對應安排的”的老問題。本人認為主要可能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有的是課程安排的隨意性,有的是教師的思想認識不夠,還有教師對于放松活動的方法掌握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等。單一而強度大的體育課程容易使學生產生運動疲勞,而對運動失去興趣,產生一定的心理畏懼。而有針對性的放松練習,可以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同時也是一種好的鍛煉習慣的養成,可以更好的調控學生的情緒,培養學生不斷突破和適應的能力。放松活動作為運動的其中一個環節,除了對肌肉和身體狀態的調節之外,同時也是一種運動能力的習得體現,是新時代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之一。
1 體育課中放松活動的現狀
1.1 重視程度不足,流于形式
隨著體育中考分值的提升,體育課堂也隨之越來越受到重視。體育教師“被生病”的現象,“放羊式”的體育課程也慢慢淡出視線。體育也開始慢慢變成了一種應試教育式的鍛煉,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對學生中考項目的練習。為了充分利用4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相應的項目練習,無論是常態課還是觀摩課,授課教師還是聽課教師,更多教師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基本部分的設計和練習。基本部分作為一堂課中的主要環節,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教師專業能力的體現,是學生獲取關鍵技能和展示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環節,故成為了所有教師認為的“主角”,而對于課程結束部分的關注相對比較缺乏。對于教學設計中,緊緊只有的5分鐘結束部分。有的認為練習強度不大,有的教師教學環節安排時間的隨意性較大,在課堂教學環節中的時間掌控不到位;有的認為短短的幾分鐘并不能使鍛煉部位得到充分的放松;有的認為學生的自覺性差,鍛煉時間少,想充分利用一節課4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得到更多時間的練習,故無特意進行安排或者簡單的一兩個擺動動作草草了事。教師不夠重視,長期下來學生對于運動后的放松活動環節不清楚,不明確放松活動的意義,對于放松活動則抱有可有可無的一種狀態,沒有讓學生體會到放松活動的重要性,未引起學生的重視,沒有從各個環節讓學生學會學習。有的課程中雖說有安排放松活動,但是沒有任何的針對性和設計,只是簡單的走走形式、走走過場沒有針對課上練習的內容進行放松,可能是簡單的腿部幾個8拍的拉伸,缺乏放松的實際意義。
1.2 教師的專業能力不足
體育課程中結束部分的放松活動的不安排、不充分安排和不針對性安排,除了教師的意識之外,還有一些原因是教師的專業能力問題,不能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放松手段和方法。大部分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動作技能的教學上,在教師專業課程學習中對于放松活動的相關教學偏少,較少有針對性運動項目放松活動的教學,教師的培訓和學習更多是針對于動作技能,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課堂教學的掌控等方面的深入,對于放松活動的較少有較為深入的學習。故會出現不了解具體的放松手段和方法有哪些?放松哪些部位,這些放松手段和方法的意義是什么,有什么樣的效果?未能對放松動作所能起到的作用做解釋,以及所做得放松動作應該做到什么樣的程度和什么樣的感覺。有的為了創新而創新,形成一種“形式化”未能對新課標的理念有較為充分的理解,結果反而適得其反。還有的由于認識的局限性,在這樣的情景下,認為不做放松活動可以避免盲目性放松帶來的一些時間上的浪費。
1.3 手段和方法單一
由于專業性和學習途徑的限制性,關于放松活動的手段和方法的選擇和練習相對比較單一,教師對于方法的思考少,固有模式居多。加上場地,器材,課堂時間以及教師專業知識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課堂中的放松大部分都是以站立式的體前屈拉伸、站立式股四頭肌的拉伸等簡單的腿部放松練習動作,以及簡單的紅兒肱三頭肌的拉伸,主要以學生獨立自主的拉伸練習和模仿練習為主。
2 放松活動的重要性
為什么要進行放松活動,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運動員在運動后都要進行相對較長時間的放松活動。因為有針對性的放松,可以消除肌肉的疲勞感,消除肌肉長期處于緊張的工作狀態,影響肌肉的彈性,使上下肢的配合更加的協調,更有利于和加快技術動作的學習。對于初中生來說,放松活動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是一堂體育課結束的標志,同時放松活動可以緩解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帶來的疲憊感和肌肉酸痛,避免肌肉疲勞造成的損傷,也是學生對身心的一個調整,讓學生慢慢的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感受身體上的變化,更好的進入下一個階段的練習或下一堂課的學習中。不僅如此,肌肉的放松,可以使在技術動作的練習上更加的協調有節奏感,減少肌肉的緊張感,減少在運動中不該工作的肌肉參與工作,減少能量的消耗,同時提高運動的效率。不放松或是放松不到位易導致肌肉僵硬、酸脹,動作的變形,給學生的身體帶來不好的感受,日積月累,易造成運動損傷的形成,影響學生對于運動的興趣和鍛煉習慣的養成。
3 提高體育課程中的放松活動
3.1 放松活動設計要有針對性
放松活動主要在一節課的結束部分,放松活動內容的設計要有針對性,能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避免走形式,固定模式。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力,對人體的身體結構,肌肉結構,功能特點進行學習,了解運動中技能動作所啟用的肌肉群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每節課的練習內容和運動強度,有針對性進行放松的設計。根據練習的內容設計放松的方法和放松的部位,根據練習的強度設計放松的時間和次數,合理安排結束部分的時間,以達到放松的有效性。
3.2 放松活動內容的設計要多樣性
放松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多種多樣,但是放松活動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狀況和練習內容的需要進行選擇,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新穎性,避免走形式。如傳統的肌肉拉伸法,掌握不同肌肉的牽拉方法,靜態拉伸和動態拉伸方式;還可以結合瑜伽的拉伸體位和方式進行拉伸;教授學生一些簡單的按摩手法或者筋膜放松手法等,讓學生互相之間進行按摩放松,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精神;還可以采用一些意念放松法或者瑜伽冥想法等,結合呼吸、音樂和意境,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并結合課外的布置延伸,如溫水浴、充足的睡眠和足夠的營養等,讓學生掌握放松的手段、方法和意識,并將其逐步養成一種習慣。在放松內容的選擇上,采取形式多樣的方法,單人的練習方式,雙人的配合方式,以及結合瑜伽,拉伸,按摩等多種方式的結合,加之以針對性的大肌肉群,小肌肉群的方式,相同部位不同方式的拉伸方式,體會不同拉伸方式所給予的不同的效果,讓學生從中掌握不同的練習方式和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創造新的拉伸方式等。
3.3 提高重視程度
首先,教師在課程的設計中要重視放松活動內容的設計和課堂中放松活動時間的安排,要關注學生放松的狀態和反應。其次,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學習不同的放手手段和方法,如筋膜放松法、瑜伽拉伸放松法、音樂結合法等,降低練習的單一性和枯燥乏味,了解相關放松部位及相應放松手法所要達到的效果。通過放松后學生身體感覺的變化,讓學生真正的了解和掌握該方法緩解的效果,引起學生對于放松活動的重視,提高學生和教師對于放松活動的思想認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改變傳統教師主動,學生被動的狀態。融入學生互相配合的放松練習,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精神和互動的氛圍,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
4 總結
一個完整的體育課堂應該包括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雖然在一節課的配置中結束部分只占5分鐘,而放松活動只是這5分鐘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卻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這短短幾分鐘的放松活動除了能緩解運動過程中的肌肉酸痛和疲勞之外,還能調整學生的情緒,盡快的恢復到相對平靜的狀態中,以更好的狀態迎接接下來的課程學習中。新課標要求讓學生學會學習,真正掌握一兩項運動技能,而真正的掌握練習要包括從準備活動到放松活動的一個完整的過程,放松活動也是掌握體育活動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是鍛煉習慣養成的一部分。通過放松活動,緩解學生的疲勞以及情緒的調整,是對身體變化的一個適應能力的過程,也是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養成的環節之一。
(作者單位:福州時代華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