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若源
(大連外國語大學,遼寧大連 116044)
《今古奇觀》是明代抱甕老人從馮夢龍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選編而成的中國小說集,反映了當時市民階層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雖然有很多篇章是作者杜撰的,但文本展現了人們對社會公平、自由戀愛、反對官僚和陳俗等思考。
中國古典小說最早傳入德國,是1735 年法籍耶穌會士杜哈爾德(Du Halde)法籍耶穌會士的殷宏緒翻譯的《今古奇觀》三篇譯文收錄在其編著的《中華帝國全志》第三卷,這是迄今為止可考的中國古典小說西傳的源頭?!督窆牌嬗^》在十九世紀的德語界也比較歡迎,不少德國文學家通過第三種語言進行一些篇章的轉譯,如法語、英語以及荷蘭語。這時期頗具影響力的當屬格里斯巴赫(Griesbach),他編譯的《中國小說》除了較早譯為德語的三篇文章還收錄了新的譯作,并多次再版。這個階段的流傳顯得較分散,并不斷有新的譯作出現。
20世紀有關《今古奇觀》的譯作可謂百花齊放,這個階段的翻譯較有系統性,研究人員多,流傳程度也更廣。而集大成者非弗朗茨?庫恩(Franz Kuhn)莫屬,他大約譯了《今古奇觀》中的17 篇故事,除了已有的11篇德譯本,他又增加了《滕大尹鬼斷家私》《陳御史巧勘金釵鈿》《趙縣君喬送黃柑子》等新篇目。該時期后期,各譯者從明清白話小說中汲取養分,并加以發揮,增減情節或進行文段調整,形成譯本集。
《女秀才移花接木》選自頗有代表性的明清小說集《今古奇觀》,此時行文既有古言的精煉又有白話的通俗易懂性,但白話文寫作還不成熟,尚有口語特征;其次,該章節中有一些中國傳統文化負載詞,故譯本應該以德語受眾理解最大化為目標。總體來說,庫恩在《女秀才移花接木》中主要運用的翻譯策略分為歸化策略和異化策略,實現其翻譯行為預期。
《女秀才移花接木》作為一個情節完整的故事,邏輯性強,其中歸化策略的目標是滿足目標語讀者的閱讀和理解需求,不需要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和結構,也不強調詞匯對等,但在翻譯過程中可能會丟失一些文化信息,如果只按照字面翻譯后會失去語言的邏輯性,反而無法忠于原意。
1.省譯
例1:一馬跨不得雙鞍,我又違不得天愿。他日別尋件事端,補還他美情吧。
Für eines braven R??leins Rücken
M?gen sich nicht zwei S?ttel schicken,
這個小短詩出現在女秀才聞俊卿徘徊于自己對兩個好朋友的魏撰之和杜子中的愛慕之情時,而庫恩在翻譯短詩時只字面翻譯了“一馬跨不得雙鞍”的意思:“一匹勇敢的小馬駒是不愿意順從于兩座馬鞍的”,并形成押韻的德語詩句,另外三句是通過上下文情節的連貫性直接將其省略了,不影響目的語讀者對這部分的理解。但“一馬跨不得雙鞍”這一俗語比喻的一個女子一生只能嫁一個丈夫,夫死也不能再嫁,譯者沒有領會到其深層含義,傳達不夠清晰。
2.增譯
例2:夫人已故,房中有一班姬妾,多會吹彈歌舞。
Nachdem seine erste Gattin früh dahingeschieden war,hatte er seine Seitengem?cher mit einer ganzen Reihe von hübschen jungen Kebsen gefüllt,die mit ihren vielseitigen Künsten,wie Tanz,Gesang,Fl?ten-und Lautenspiel,W?rme,Frohsinn,Unterhaltung in sein frostiges Witwerdasein brachten.
該句除了按照原句翻譯出了“第一任妻子早早離世后,房中的一班姬妾多才多藝,精通歌舞與吹彈”,還增加了一句補充性翻譯“給這位鰥夫孤獨的生活帶來了溫暖、歡樂與消遣”(即...W?rme,Frohsinn,Unterhaltung in sein frostiges Witwerdasein brachten.),庫恩并未采取一一對應的翻譯,因為這樣會顯得這句話單調而生硬,而是根據這句話的情境含義,不僅使譯文完整貼切,也使得此句隱含的文化背景一目了然。
3.意譯
例3:遇著提學到來,他就報了名,改為勝杰。說是勝過豪杰男人之意,表字俊卿...
Sie legte sich einen Jünglingsdoppelnamen zu,zog Jünglingstracht an und nahm an dem Unterricht in einer vornehmnen h?heren Knabenschule teil.
中國人在取名時可能是使用有著某種屬性或特征的具體形象的詞,即言簡意賅但意義無窮,因此譯者需將準確傳遞原作思想的目的放在第一位,如果只是簡單進行音譯,這句話想表達的“勝過豪杰男人”就缺失了,所以庫恩選擇了“Jüngling”(德語:少年)一詞,雖然傳播意思不如原句完整,但也有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內涵意義。
《女秀才移花接木》另一個主要的翻譯策略為異化手段,庫恩在翻譯時盡可能保留白話小說的對話體形式與教化性詩詞,使德語受眾在理解原文的同時也可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1.直譯
例1:女秀才移花接木
Fr?ulein Doktor pfropft ein fremdes Reis auf den Blütenast
秀才是古代中國對某些士大夫的稱呼,一般指通過了科舉中院試的生員庫恩將秀才譯為Doktor(德語:博士),其實也就是在學業上有所造詣并取得相應等級的人,而且女秀才中“女”這個字庫恩使用的是德語中的中性名詞Fr?ulein(德語:女士),與文中男扮女裝相對應,和原文表意相同,使譯入語讀者不僅能領會原作思想,又可欣賞原作風格。但“移花接木”一詞庫恩采取了字面直譯pfropft ein fremdes Reis auf den Blütenast(德語:把一種花木的枝條嫁接在另一種花木上),但和文章內核想指的女扮男裝讀書行事有所差異,標題容易造成讀者誤解,以為原小說是與農業方面相關。
例2:外邊走動,只是個少年學生,到了家中內房,方還女扮。
Au?er dem Hause und in der Schule war sie junger Student...
本句遵循原文,聞俊卿(蜚蛾)在小說中長期女扮男裝進學堂,與他人以兄友相稱,所以其在文中人稱一直是男性的他。庫恩在此處做了簡單的調整,人稱使用sie(女性第三人稱,“她”),但少年學生保留原文含義,直接譯為junger Student(年輕的(男性)學生),這樣讀者在理解上下文的同時也能形成主角在文中常作男裝的印象。
2.直譯加解釋
例3:家中富厚,賦性豪奢。
Von Huas aus reich und begütert,von Natur gro?zügig und alles andere als geizig,führte er das uppige,gl?nzende Leben eines gro?en Herrn und Genie?ers.
短短八個字蘊含的意思豐富,它將聞確(女秀才父親)經濟條件優越和花錢奢侈豪爽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庫恩在譯文中先用了一些形容詞reich(德語:富裕的)、begütert(德語:有錢的)、gro?zügig(德語:慷慨大方的)等將其情況說明后,又輔以兩個意味相同的名詞gro?en Herrn(德語:大方的先生)und Genie?ers(德語:享樂者).進一步說明,將原作者對于聞確在但是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描述得極為到。不僅達到使目標語讀者理解的篇內連貫原則,還忠實于原作的風格。
3.音譯
例5:名曰蜚蛾
...eine jetzt siebzehnj?hrige Tochter namens Feh O.
他同學朋友,一個叫作魏造,字撰之;一個叫作杜億,字子中。
Der eine hie? Weh,mit Zunamen Hsüan Tschi,der andere Tu,mit Zunamen Tze Tschung.
女秀才原名蜚蛾,兩個好友名為魏撰之和杜子中,庫恩在翻譯他們的名字時用發音近似的德語將漢語翻譯過去Feh O(蜚蛾)、Weh Hsüan Tschi(魏撰之)以及Tu Tze Tschung(杜子中),這種用于譯音的德語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語音和書寫形式,最大程度保留原文風格。
《女秀才移花接木》作為明清小說的經典文段,傳達了男女平等、自由戀愛的內涵,為了更好地促其對外傳播,庫恩在翻譯過程中研究了原文所蘊含的文化底蘊,通過傳統元素保留與原文最大化傳達的翻譯策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翻譯過程中出現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文化沖突,彌合了源語言與目標語間的文化溝壑,使德語讀者在理解文段傳達意義的同時,也能感知中國傳統文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