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洪羽

一線審計人員長年累月、加班加點奮戰在審計工作最前線,直接面對紛繁復雜的審計事項,在砥礪初心使命中尋找真相、接近真相、揭示真相,抱著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負重行遠的執著堅守。
一是為黨執審的“方向盤”。一線審計人員不僅要在“賬山票海”中“淘盡黃沙”,還要與被審計單位、被審計領導干部和相關經辦人員“零距離”接觸交流,直接考驗和錘煉政治品質、敬業精神和能力素質,應把牢一心向黨、為黨執審的“方向盤”,傳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正能量,凸顯召之即來、來之能勝的精氣神。
二是廉政建設的“感應器”。一線審計人員作為審計監督服務的末端觸角和風氣“感應器”,因工作性質特殊,接觸負面信息和查糾錯弊金額多,堅持嚴格依照職責、權限和程序開展工作,以事實為依據、以法規為準繩,充分尊重審計對象,注重聽取被審計單位和人員意見,能夠“面對面”發現和糾正財經違法違紀行為,善于“手把手”幫帶業務技能和整改方法,在以審促改、以審促建中顯身手、求作為。
三是服務監督的“啄木鳥”。一線審計人員自覺站在“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按照“進入黨委決策、進入政策法規、進入隊伍建設”的工作方向和標準要求,針對工作實踐中發現的傾向性問題,注重從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度層面開出“藥方”、提好建議、當好“大參謀”,寓服務于監督之中,及時回應黨委關切和基層需求,并力促審計建議成為破解問題的對策、進入各級黨委的決策、變成發揮長效的政策。
四是依規執紀的“吹哨人”。一線審計人員應準確運用自由裁量權,審計認定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加強情況研判、風險感知,對苗頭性問題和風險隱患早發現、早阻斷、早糾治,以法制為尺,以規章為矩,廉潔從審,文明執審,尊重客觀事實,區分違規、違紀、違法線索,準確把握政策界限,區分好因公失誤與因私故意、無意違規與有意越線、個人決斷和集體決策等不同情況,綜合考慮動機態度、客觀條件、性質程度、后果影響等不同情形,用事實說話,用法規計量,對問題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不搞簡單化、一刀切,做到依法審計有力度、容錯免責有溫度。
五是思念家人的“路行者”。一線審計人員都忘不了多少個出差的深夜,孩子掛掉電話時的依依不舍,父母、愛人“家里一切都好”“不要耽誤工作”的聲聲叮囑。在讀小學的女兒眼淚汪汪哭訴說:“爸爸,你又要出差了嗎?能不能在家多陪我?”在出差任務最繁忙最焦灼的一段時間,在一天工作結束后的一個深夜,發在朋友圈的一段話是最好的回答:“晚安,世界,愿明天清晨我問候你時,天空更藍,陽光更明媚。晚安,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