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寒
(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經濟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人才培養也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關于英語語法的學習,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初中階段的學生能在具體語境中理解語法項目的意義、用法,在實際運用中體會語法項目的表意功能。[1]傳統的語法教學,以教師講述語法規則為主,課堂缺乏互動,學生缺少在實際情景應用語法的機會。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使信息技術與教學結合,在一定程度彌補了傳統語法教學的不足。以其多樣性為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注入了活力。本文通過對翻轉課堂課前、課中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呈現一個完整的初中英語語法翻轉課堂案例,以期為初中英語教師提供有益參考。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也稱為“反轉課堂”,主要是指把講解知識環節放在課外,學生可以選擇適合的方式學習。張金磊、王穎等人認為,“翻轉課堂的形成是在課前借信息和網絡技術的力量傳授知識,而知識內化這一更重要的環節發生在課堂上,經教師的輔導與同輩的合作而完成的”[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發起的挑戰。一方面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講授者、主導者轉變為指導者、促進者。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投身于對知識的探索。課前,學生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了自學能力。課上,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釋疑、糾錯,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也喚起了主人翁意識,推動了個性化的發展,提升了團隊協作能力,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課后,以作業的形式,在教學平臺上對課堂內容進行復習、歸納,以此實現對知識的進一步內化。
首先,在應試教育的高壓之下,教師著重講解單詞、閱讀,語法教學的時間相對不足。第二,初中生正處于活潑好動、思想活躍的年齡,但語法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坐住板凳”,被動接受知識灌輸,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再次,初中語法具有枯燥乏味、內容繁雜等特點,加上練習量大,學生對語法逐漸失去學習興趣,甚至感到焦慮。最后,由于課上時間有限,學生缺少運用語法的機會,無法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語法,使語法教學與實際生活嚴重脫節。
下面是基于翻轉課堂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案例:
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已經完成了動詞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現在進行時及過去進行時等基本時態的學習,具備學習現在完成時的基礎,但是偶爾會將一般過去時與現在完成時混淆。該階段學生即將升入九年級,學習自制力相對較高,有一定的自學能力。
1.知識目標
掌握現在完成時的基本概念;掌握現在完成時的基本結構(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體會一般過去時與現在完成時在時間上的差別。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能用現在完成時描述自己過去的生活的能力,明確現在完成時和一般過去時分別該應用于哪種情景;提高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
3.情感目標
使學生在合作中增強團隊意識、與同學友愛互助,增強對英語語法學習的重視。
1.教學重點
現在完成時的句型構成和用法;區別一般過去時與現在完成時在時間上的不同;動詞過去分詞的規則與不規則變化。
2.教學難點
掌握一般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的差別;掌握在現在完成時中短暫性動詞和延續性動詞的相互轉換方式。
1.翻轉課堂課前自學階段
課前學習分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對微課視頻的學習。視頻約10分鐘,以動畫的形式開頭,背景為一對好朋友Jackson和Jenny就剛剛過去的暑假行程的交談。對話片段如下:
Jackson:Have you been to Beijing on your summer vocation?
Jenny:No,I haven't,But I have been to American,that's very nice!Have you ever finished your homework?
Jackson:Yes I have.
對話后,緊接著就是教師的錄屏視頻。教師引導學生觀看視頻,讓學生體會現在完成時的時間含義,并總結現在完成時的基本結構。隨后教師用PPT及情景動畫講解現在完成時與一般過去時的區別、動詞過去分詞的規則與不規則變化。學生在此階段可以根據需要反復觀看視頻,隨時暫停記筆記或截屏,對不理解的地方也要隨時記錄。
第二步是自主學習任務單的填寫。任務單部分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任務單內容
第三部分是群內分享與討論。學生將自己在微課學習中完成任務單時遇到的問題疑惑發到群里,向其他同學尋求幫助。比如任務單中的一道選擇題:I have___to Canada twice.有同學疑惑為什么選been而不選gone。就有同學馬上解釋道:have been to...一般翻譯為去過某地,但說話時已經返回,后接once、twice等表示到過幾次,但have gone to...意思是去了某地或在去某地的路上,說話時還未到達,因此此題只能選been。這種課內討論,使很多普遍性問題可以一起解決,提高了教學效率。充當“小教師”的同學也又學了一遍,提出問題的同學對這個語法問題印象深刻。除此之外,學生對同一道題可以有不同的回答。
2.翻轉課堂課上學習階段
(1)復習檢測
為了檢測學生課前現在完成時的學習情況,教師會用5—7分鐘時間出題檢查。題目是動詞的過去分詞形式、現在完成時的構成、用法等基礎題目。課前,教師就秉持“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分好學習小組,每組都包含英語成績優秀、一般、較差的同學。測試以組間搶答的形式進行,答對問題就可獲得相應分數。復習檢測既幫助學生回顧了課前學習的知識點,又活躍了班級氣氛。
(2)進階練習
教師會出一些稍有難度的題目,形式也更多樣,包括填空、翻譯、句型轉換、判斷對錯。這些題目會幫助學生加深理解現在完成時,不同題型也拓寬了知識的廣度。部分題目如表2所示:

表2 進階練習
這部分由小組成員合作完成,不只要做對,還要能說出道理,小組討論后,教師請小組代表回答問題,并說出理由。這種合作學習方式使學習成績一般的同學也會為小組榮譽而積極參與學習。一個小組如果講題有錯誤,其他組可舉手幫忙改正。比如一道改錯題:The man has died for many years.()。第三組認為它錯誤的原因是die的過去分詞為dead,第五組馬上就有同學舉手糾正說,真正錯誤的原因是動詞die是短暫性動詞,不能用于現在完成時態,但是可以將這句話改為:The man has been dead for many years.通過這樣展示及互相指正修改,學生對現在完成時有了更深的理解,一些重點也能輕松記住了。
(3)情景應用
此部分教師設定一個情景:你和你的朋友們,在假期后又見面了,你們幾個聊天,想了解大家在假期學了什么新的技能,諸如樂器、語言等,可隨意發揮。要求是根據此情景,小組成員合作編一段對話,必須用到現在完成時態和一般過去時態,靈活運用此節課學過的知識,每組對話控制在兩分鐘以內。每組展示時,其他組要認真觀看,發現語法錯誤,不必中斷對話,記下來,等對話結束后再幫助改正。這部分設計的目的是給學生運用語法知識交流的機會。學生首先根據情景小組間頭腦風暴編出對話,再去講臺前表演,其他小組認真聽和看,幫忙糾錯。不管是在講臺上展示的小組,還是臺下的小組,都會有很大的收獲。以下是某小組情景應用對話:
Lisa:Oh,Alex and John,It has been two month since we left school.
Alex&John:Yes!
Lisa:Did you have a nice holiday?
Alex:Yes,I did.I have learned to play the harp.Have you learned something?
Lisa:No,I haven't.I have been to Australia to see kangaroos.
John:I have learned piano for many years.It has been five years since I started learn piano.
Lisa:Oh you are really great!Maybe next holiday I will learn piano,too.
(4)總結與作業
在課堂展示全部結束后,教師將對這幾組的展示進行點評,指出學生未發現的錯誤。核對整堂課每組得分,并給予表揚和鼓勵。對本堂語法知識點進行簡單梳理,最后留課后作業:作文(形容詞可替換):“The happiest/saddest/scariest thing I have experienced.”
從上面案例可以看出,將翻轉課堂模式應用于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組織多樣的教學活動,可以激發初中生的語法學習興趣。在課堂參與度方面,無論是哪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明顯提升。學生通過課前活動,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及自我約束力。課上活動培養了合作意識、團隊精神。相比于傳統語法課堂,更多了在實際情境中運用語法的機會,上臺展示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其更加自信。當然,翻轉課堂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學生的課前語法學習是否會擠壓其他課程學習時間,學生自學時是否會溜號。雖然有問題的存在,但翻轉課堂的實施總體上說是利大于弊的,作為教育者要認真思考、探索,努力將弊端降到最小,讓學生能夠在更完美的教學模式下高效率地學習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