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玲
(南澗縣南澗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云南 大理 675700)
完善我國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支撐,對我國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十分迅猛,城鎮化程度加深,農村經濟發展較為良好,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建設形勢良好。
如果缺乏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建設的意識,很難貫徹國家的大政方針和主流意識形態,會導致社會經濟發展緩慢,不利于國家經濟安全和政治安全。經濟管理體系與民生密切相關,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滿足感的關系十分緊密。在貫徹落實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相關工作時,應該把黨和政府關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大政方針和具體政策深入貫徹落實到基層。
根據調查結果看,如果當地政府能夠充分落實涉農經濟扶持政策,形成良好的服務意識,恰當建立相應的制度體系,那么由于民生方面問題上訪的群眾數量會大大減少?;鶎庸芾碚甙凑照呶募M行貫徹落實,能在經濟建設過程中改善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狀況。因此應提升高層行政機關對于基層民生問題的關注度,提升基層經濟發展水平,增加農村人民收入,切實提高農村人民幸福感[1]。
只有合理開展基層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才能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更上一層樓。應建立良好的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將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貫徹落實到農業和農村的經濟建設過程中。不斷提升農民在國家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給我國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鶎愚r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建設順利開展,可以提升農民收入水平,從而更加充分地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完善農村管理體系能夠確保農民的經濟利益,貫徹以人為本的人文理念,平穩提升農民的地位。
從近些年的發展情況看,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建設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村經營管理建設體系不斷完善,使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基層應注重農村經濟管理,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不斷加大對于農業生產的投入力度,從而提高農村經濟建設水平[2]。
對目前我國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的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不健全。這個問題產生的根源主要是在我國農業和農村改革中,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被重塑,很多職能機構為適應改革而進行合并,對基層工作人員進行裁撤、組合,導致了專業人才流失。
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屬于行政管理、監督、執法的范圍,但是現階段大多數鄉鎮農業站并沒有行政編制。鄉鎮農業站并不具備執法主體的資格,在開展工作時缺乏相應的權威性,處于被動應付的現狀,無法履行工作職能。
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管理方面的人才稀少,導致管理隊伍的管理水平不高、管理能力欠缺。國家對農村經濟建設的投入力度很大,但是對人員編制等工作沒有做到位,導致人才隊伍結構不完整。同時,鄉鎮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大多由從事技術工作的農技人員兼職,且人才隊伍存在年齡結構老化、崗位調整頻繁等問題。編制內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業務水平不高,掌握的專業技能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迫切要求下,工作壓力和工作量驟增,但是基層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經費沒有保障,基層工作人員薪資水平沒有得到匹配,導致工作推進不力、工作單位留不住人才。編制內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嚴重不足,不利于工作有效開展和人才隊伍建設[3]。
第一,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具有專業性的特點,具有非常強的管理性和行政性,但是國家下發的編制并不強制要求專業性,導致基層農村經營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在執法過程中,工作人員只有建議權,不利于經營管理工作的開展。
第二,基層經濟管理體系不健全,各部門職能分工混亂。當出現重大問題時,各部門往往相互推諉,從而錯過了補救過失的最好時機。
第三,職能授權不明確?;鶎愚r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具有很強的行政職能,但沒有足夠的授權,導致相關經濟經營管理工作難以有效開展,在履行很多職能時無法貫徹到底。
在基層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提升相關領導干部對這一問題的認識程度。只有相關領導干部對政策和經濟形勢有透徹的認識,并認真貫徹執行,才能確保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持續平穩開展。為了使相關領導干部正確認識經濟管理體系的重要性,可以對相關部門領導干部開展理論培訓,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質和經濟管理意識,從根源上切實保證農村經濟建設和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相關工作高效開展。
第一,要從提高領導干部的思想和意識做起,使領導干部認識到加強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基層農村建設的大政方針和相關政策,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第二,加強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建設,使農民充分了解農業法律法規和惠農政策。
第三,成立縣級農村經營管理中心,設置相應的編制。根據各鄉鎮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家庭農場的數量,綜合其他因素進行測算,確定各鄉鎮農村經營管理人員的數量,保證在農村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事有人干、責有人負。
應該對提升人才隊伍素質予以高度重視。只有提升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才能有效組建相應工作小組,為相關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時代背景下,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建設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相關機構工作人員必須提升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
基層農村經濟管理部門,是建設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的重要環節。要保證相關工作經費到位,投入足夠的資金,給予工作人員恰當的薪資待遇,不拖欠工資,保障相關工作良好運轉,從而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展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在招聘基層農村經濟管理人員時,應當對專業素質進行考核,保證人才隊伍建設得到專業人士指導。對于已經參與基層農村經濟管理的工作人員,要定期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其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水平,使其能夠正確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高新農村建設質量,切實保證農民利益。
在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中,應樹立為人民服務、心系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意識,改良工作作風和工作意識,將農民對政策的滿意程度當作政策執行是否到位的唯一標準。對實地工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一一整改,將為農民解決困難、整改工作問題作為工作重心。
當前,很多基層農村經濟管理機構缺乏專業人才,缺乏完整的理論體系,工作資金十分缺乏,導致很難掌握相關信息和情況,對于農村經營無法進行良好的指導。這種情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土地承包方面,有些地方土地流轉方向不明確,集約程度十分低下,存在混亂的情況。
第二,當前管理方法和實際情況不匹配,相當一部分工作人員對于農村經營管理的認識不夠,無法科學開展管理工作。
第三,監督和管理力度不足?;鶎愚r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廣大農民的利益。只有將工作內容和工作事項向大眾公開,在監督工作中充分考慮農民的主體性,才能使工作更好的開展,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政府部門應聯合管理部門和農民,對相關工作進行有效、合理、有序、公正地監督,避免資金亂用,堅決杜絕公私不分、職權濫用等行為,提高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水平。
黨的十九大以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如火如荼開展。在這個過程中,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建設步入了新階段,基層建設工作不斷加快。在政府機構改革中,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正在逐步完善,這對保障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安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