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泉縣省級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位于拜泉縣境內,總面積0.5萬畝,覆蓋13個鄉鎮,主要產業為香菇、黑木耳、滑子菇、靈芝等,種植面積2500畝,種植香菇、滑子菇、黑木耳等近4000萬袋。園區有2家龍頭企業入駐,其中鑫鑫菌業被評為省級農業產業扶貧龍頭企業。目前園區已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訂單農業”發展格局。產業園總產值3.8億元,主導產業產值2.5億元,共帶動13447人,人均增收694元,共吸納3188人務工就業,人均增收3484元,其中企業長期務工453人。建設期內已投入49400萬元,其中扶貧整合資金22000萬元,金融貸款2300萬元,產業園獎補資金100萬元,社會資本投入25000萬元。
(一)堅持基地化發展,提升園區種植標準。全縣在13個鄉鎮,建設食用菌大棚2324棟,其中興國鄉興國村、上升鄉團結村、長春鎮裕民村、豐產鄉禮讓村、龍泉鎮群富村、三道鎮富業村、向榮村大棚規模均超過200棟。將全縣食用菌大棚劃區域分類種植,全縣建立了香菇生產基地5處,年產香菇3000萬斤,建立滑子菇生產基地3處,年生產滑子菇3500萬斤,建立黑木耳生產基地3處,年生產黑木耳100萬斤,建立靈芝園1處,年生產靈芝600萬斤。
(二)堅持科技化支撐,強化園區創新發展。圍繞促進校企聯建,助力產學研一體良性發展,搭建平臺,讓專家由校園走進科技園,助力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于2020年4月注冊成立了黑龍江省西部食用菌研究院,引進延安大學博士生2名,碩士生1名,本科生5名,著力開發以秸稈、菌渣為原料的草腐菌生產,并根據西部縣份的氣候、資源條件,開展黑木耳、滑子蘑、香菇、大球蓋菇等品種篩選試驗,加快培育抗寒性好、抗逆性強、產量高的優秀菌種,目前已對初步選定的3個黑木耳、2個滑子菇、2個香菇品種進行了中試推廣實驗和遺傳基因檢測實驗階段,目前正在進行備案注冊,并申報了種屬專利,明年將在全縣大面積推廣。開發羊肚菌、草菇、雞腿菇、大球蓋菇新品種,已進入菌種和工藝實驗階段,下一步將中試實驗。截止2020年11月份,食用菌研究院成立僅半年時間,申請實用新型專利6項,發明專利1項,均已授權,其中3項已頒發專利證書。同時為全縣產業園區培訓適用人才50余人,為助力食用菌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三)堅持品牌化建設,搶占園區市場先機。鑫鑫菌業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圍繞打品牌、用品牌,創品牌,建立了省級互聯網+農業高標準核心示范基地,實現種管收全程在線實時監控,產品可溯源。鑫鑫菌業黑木耳被確定為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波巴布品牌被評為黑龍江省最具影響力蔬菜品牌。與福建葉氏集團等三家鮮品、三家干品銷售商簽訂香菇產品銷售協議,經銷商提前交付保證金,實現香菇“足不出園”,就被上門收購。
(四)堅持融合化推進,延長園區產業鏈條。園區建有2家龍頭企業,鑫鑫菌業由黑龍江省湯原縣波巴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5億元興建,建有自動化菌包廠1個,日產20萬袋、年產5000萬袋菌包;建有科技研發樓1棟、深加工廠1個,深加工產品有靈芝酒、靈芝飲品、食用菌菌醬、食用菌醬油、木耳藍莓飲料、木耳粉、猴頭菇粉、靈芝孢子粉等產品,以及速凍水餃、木耳餅干、糕點等系列休閑食品;建有廢菌包處理生產線1條。圍繞市場拓展,鑫鑫菌業正在辦理進出口的相關手續,預計在2021年第一季度辦理完成。目前,鑫鑫菌業已發展成集菌種研發培育、食用菌栽培、菌包生產、食用菌深加工、線上線下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
(一)助推產業扶貧。2019年食用菌產業共帶動7230戶13447人,人均增收694元,2020年通過“四聯模式”(支部聯合、校企聯建、干群聯動、利益聯結),建立產業扶貧基地15個,安排就業人員2735人,人均增收 1000 元以上。
(二)助強高效農業。食用菌產業已成為調結構促增收的重要產業,通過企業入駐、園區建設、品牌營銷,拜泉縣食用菌實現“北菜南銷”,助推設施農業發展,僅2019年就發展香菇大棚291棟,為實現種植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助力科技研發。圍繞將食用菌研發中心打造成食用菌研究院,深化與延安大學等校企合作,引進高端專業技術人才,推進科研創新,強化菌種研發培育、市場拓展、精深加工、建鏈強鏈等方面的科技支撐,目前抗寒性好、產量高、性狀優良的3個黑木耳、2個滑子菇、2個香菇品種有望在全縣大面積推廣。通過到企業、到園區、到基地實訓等方式,培訓適用人才200余人,為食用菌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