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骎,張耀一
(1.南陽師范學院國有資產與設備管理處 河南 南陽 473061;2 南陽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河南 南陽 473061)
土地經濟密度可以反映出土地利用與城市經濟發展的結合程度。現階段,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發展迅速,工業化發展水平有所上升,城市建設對土地需求日益高漲。
為保證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推動城市化和工程建設,種植、灌溉和畜牧業用地被轉化為工業建設用地的情況較為普遍。但從國家長遠發展的層面上分析,這種利用方式制約著經濟的可持續增長。農田耕地被城市建設所征用,導致糧食與農作物大量減產,嚴重威脅了國家糧食安全,也破壞了生態環境。
河南在古代曾指洛陽附近的中原地帶,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河東、河內、河南3 個區域,以鼎足形態呈現。以洛陽孟津縣為中心,西北為河東,北部與東北為河內,南面正是洛陽,也就是河南。
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空間分布的主要態勢為北高南低,其中,高土地經濟密度聚集于鄭州市偏北地區。鄭州市是河南省省會,其經濟建設呈上升趨勢,為我國經濟發展貢獻了力量,也帶動了相鄰城市的建設。鄭州市已被列入發揮區域發展引領作用的中心城市。
河南省較高土地經濟密度的產業集聚于京廣鐵路與隴海鐵路周邊沿線地級城市,中等土地經濟密度與低土地經濟密度集聚于隴海鐵路線以南的位置區域。這些區域為河南省經濟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1]。
從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的空間分布層面上分析,高與較高土地經濟密度的產業集聚區圍繞地級城市展開,中與低土地經濟密度產業集聚以縣市為主要代表。根據城市的規模與經濟運行的狀況可以得出,高與較高土地經濟密度要遠高于中與低土地經濟密度。為確保了解與掌握到的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空間分布信息準確,應采用科學方法對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數值與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進行系統化分析比較,從而保證所得結論的有效性與真實性[2]。
在對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的空間格局進行探索分析時,需要保證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結合相關信息計算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
檢驗后的報告顯示,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存在空間正相關,周邊產業之間相互促進影響,空間相似值也屬于空間聚集狀態。空間格局的特征為土地經濟密度高值產業集聚區趨于與高值產業集聚區相鄰,土地經濟密度低值產業集聚區趨于與低值產業集聚區相鄰[3]。
2.2.1 高值集聚區
河南省高值集聚區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的空間分布狀態差異變化特征較小,且產業集聚區與周邊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相對較高,兩者之間的正相關性較為明顯。
河南省高值集聚區的空間主要分布在鄭州市、新鄉市、洛陽市等城市。在現代化城市建設中,工業化與科技水平不斷優化發展,使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有所提升,帶動了周邊城市的經濟發展[4]。
2.2.2 高值異質區域
河南省高值異質區域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的空間分布較為明顯,產業集聚區自身的土地經濟密度較高而相鄰產業集聚區的土地經濟密度較低,兩者之間的關系為負相關。
河南省高值異質區域集中分布于鶴壁、焦作、商丘東部等地區。盡管高值異質區域產業集聚區自身土地經濟密度數值較高,但從整體性上來講,難以高效帶動產業集聚區的經濟發展[5]。
2.2.3 低值異質區域
河南省低值異質區域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的空間分異與高值集聚區相近,分布差異變化較為顯著,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較低而相鄰產業集聚區的土地經濟密度較高,兩者之間關系為負相關。
從空間層面上來講,河南省低值異質區域以豫東南地區為主,其中包含周口市、商丘市西部、駐馬店市、信陽市等。
以駐馬店為主的低值異質區域在較高土地經濟密度區域向低土地經濟密度區域的過渡帶上,盡管分布在較高土地經濟密度產業集聚區的擴散區域,但由于受區域經濟發展、制度環境、基礎設施、外部環境等因素影響,自身所具備的優勢難以充分發揮。周口市與駐馬店市等城市的土地經濟密度水平受到限制,不利于河南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6]。
2.2.4 低值集聚區
河南省低值集聚區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的空間分布差異特征不明顯,在區域空間分布中以安陽市、開封市、許昌市等城市為主。
由于河南省低值集聚區城市相關產業發展受到局限,土地利用效益不高,導致低值集聚區產業集聚區經濟效益不容樂觀。
正因為河南省較高土地經濟密度的產業集聚于京廣鐵路與隴海鐵路周邊沿線地級城市、中等土地經濟密度與低土地經濟密度集聚于隴海鐵路線以南的位置區域,而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在空間分布中始終呈正相關,才使得鄭州市成為促進與推動河南省經濟發展的主要城市[7]。
對比分析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與周邊相關城市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能夠得出,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在空間分布上主要呈正相關。河南省各級區域城市的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差異特征在空間分布中具有明顯的科學性特征。因為鄭州市是河南省中心城市,所以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內部數值差異較為明顯。在河南省區域內部的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差異程度與經濟發展水平存在關聯性特征。
由于科技創新,鄭州、洛陽、新鄉等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內部變化較為明顯。因為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的空間區域主要呈正相關,所以河南省空間格局局部特征主要分為4 種形式,分別為高值集聚區、高值異質區域、低值異質區域與低值集聚區。其中,高值集聚區能夠有效帶動河南省社會經濟發展,低值異質區域會限制河南省整體發展。對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空間差異進行深入探索與分析,能夠有效促進城市建設與發展,實現河南省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助力我國經濟發展。
對河南省產業集聚區土地經濟密度的空間集聚狀態的研究,為不同類型產業集聚區實行差異化的管理措施提供了理論支撐。要想促進河南省經濟發展,需要重視科技創新,為社會發展培養優秀型人才,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河南省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處在土地經濟密度高值產業集聚區周邊,因此應采取措施增強接受輻射帶動的能力。應轉變土地利用方式,對土地進行合理開發,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證城市產業集聚區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