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永城
(深圳市殯葬管理所 廣東 深圳 518000)
民政事業單位是政府主管社會行政服務的職能部門。加強內部控制,是我國民政事業單位增強自身社會公共服務職能質量、實現民政事業單位穩定發展的關鍵。
對于民政事業單位而言,內部控制不僅決定了單位經營發展狀況,也影響著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決定了財務風險防范效果。因此,民政事業單位做好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財務風險防范是財務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對民政事業單位經營發展狀況進行分析,找出各種風險問題并采取相關措施規避和控制風險,可以為民政事業單位穩健經營提供條件。
在內部控制工作中,民政事業單位所有人員一同努力,將內部控制工作執行到位,可以有效提高單位經營管理水平,增強風險防范能力,為民政事業單位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1]。
當前,民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并沒有將風險防范當作主要內容。應當以風險評估為要點,加強對單位內部的控制和管理,結合單位實際情況采取各種風險控制對策,為單位良好發展提供條件。在民政事業單位經營發展中,為了實現財務風險防控,應加強內部控制管理,科學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一旦發現潛在風險,應及時處理,保證民政事業單位運營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民政事業單位資金獲取方式主要是國家財政撥款。民政事業單位不以盈利為目的,不需要對自身創造的經濟效益進行統籌計算。民政事業單位在資金調配和使用過程中,不會十分重視資金使用效率。一些民政事業單位管理者認為,只要嚴格按照國家法律要求使用資金,就不會有財務風險。一些民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風險防范意識比較薄弱,沒有從根源入手加強風險評估,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風險防范與控制,導致民政事業單位在運營發展中發生財務風險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及時處理,嚴重制約了民政事業單位發展。
結合當前情況來看,部分民政事業單位在落實財務管理工作時,沒有結合內部控制管理的要求選擇適宜的管理方法。不論是在賬戶記錄方面,還是內部控制流程規范設計方面,亦或是財務數據整合管理方面,民政事業單位沒有結合管理要求開展相應工作,缺少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2]。即便部分民政事業單位制定了相關體系,但沒有嚴格按照體系要求執行。對民政事業單位整體活動缺少監管和控制,為財務風險的出現提供了條件,不利于內部控制管理工作開展。
在民政事業單位開展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時,依然存在內部控制執行力度低的問題。部分民政事業單位在執行內部控制管理工作過程中,缺少明確的管理目標,沒有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沒有規范內部控制管理流程。
由于自身屬性的原因,民政事業單位沒有對忽略內部控制管理而導致的問題作出相應處罰,各部門對內部控制管理執行工作重視程度不高,缺少完善的管理體系,導致民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過于形式化,影響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價值的發揮。內部控制管理執行力度不強,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資源浪費現象,現有規章制度沒有得到全面實施,阻礙內部控制管理效率提升,加大了風險發生的概率。
受到資金、技術、人員等因素影響,部分民政事業單位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比較落后。特別是基層民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水平低。由于會計信息化建設落后,民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工作量較大,不利于保證會計基礎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3]。
為了防范財務風險、提高民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在落實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之前,應組織開展培訓活動,加強內部宣傳,使財務及管理人員了解風險防范管理在民政事業單位經營發展中的意義,提高財務及管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在財務管理中,相關管理人員需要掌握單位經營發展狀況,加強對財務和業務活動的監督管理。
財務風險將給民政事業單位整體運營造成不良影響,阻礙民政事業單位發展。基于此,民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應該做好內部宣傳工作,組織專業培訓,安排專業人員負責風險防范與管理工作,讓各級人員充分重視財務風險防范。定期組織財務及管理人員參加專業培訓,提高財務及管理人員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從根源上減少財務風險問題出現的概率,促進民政事業單位發展。
加強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建設,能夠為民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順利進行提供專業指導。在實際工作中,應把管理體系融入到單位各環節中,讓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有序進行并發揮應有價值。與此同時,民政事業單位應該規范內部控制管理流程,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創建良好的管理格局。還要提高相關人員內部控制意識,創建良好的內部控制管理格局,保證后續工作穩定進行。
民政事業單位應該做好內部宣傳工作,加強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建設,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不論從領導層還是基層,都要樹立正確的內部控制管理意識。營造規范工作的氛圍,增強工作凝聚力,提高內部控制管理水平,保證內部控制管理有效性[4]。要想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可以把財務風險管理機制融入內部控制管理體系中,明確管理職責,引導各部門參與,在各部門配合下開展內部控制管理。
不管是哪種管理機制,都要保證機制的合理性和規范性,不可過于形式化。讓更多人員參與其中,保證機制落實到位,將機制價值全面發揮,通過實踐檢測機制效果。
一項機制是否能夠有效落實,往往與領導層的關注力度有直接關聯。在開展內部控制管理活動時,民政事業單位負責人需要給予充分重視,由上至下組織開展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在各級領導帶頭下,將內部控制管理工作落實到位,提高內部控制執行效率[5]。
與此同時,民政事業單位需要采取獎勵等激勵方式,對工作表現好、完成度高的部門或個人,提供物質或精神激勵。對工作表現差、完成度低的部門或個人,可以適當提供一些處罰。真正做到獎罰分明,以此規范各級人員工作行為,從而保障民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有序進行。為了對內部控制管理執行情況進行調查,可以采取內部或外部審計方式,對內部控制執行過程進行有效監管。及時找出存在的問題,調整內部控制管理計劃,提高民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水平。
在當前科技快速發展的環境下,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到各行業中。為了使民政事業單位更好地發展,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優化內部控制管理流程,確定管理目標,完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防范各種風險。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把信息化建設作為根本,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通過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打破各部門之間的限制,便于會計信息傳遞和共享,使單位領導更了解單位的經營發展狀況,從而制定戰略目標[6]。
在會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民政事業單位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參考其他單位成功經驗,適當調整建設目標。加強財務人員專業培訓,讓其掌握更多信息化知識,優化知識體系,提高專業水平和道德素養。在完成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后,需要安排專人對系統運行情況進行追蹤和檢查,加強安全防護,避免重要數據丟失而損害單位整體利益。
出現財務風險將會給民政事業單位經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在開展內部控制管理活動時,應從防范財務風險的視角出發,提高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做好風險控制工作,使財務工作更加專業化、規范化。基于財務風險防范視角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能夠讓單位現有資源得到科學分配,實現資源高效利用,給單位創造更多效益,有助于實現民政事業單位長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