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涵
(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0)
劉猴鎮有“五山兩河三田”的特點,土壤肥沃,山林資源豐富,種植業和養殖業發達,被譽為湖北省生豬養殖第一鎮,年出欄生豬及年生豬交易數量大,是鄂西北主要的生豬交易中心;劉猴鎮年產大量優質茶,“圣樂牌茶葉”榮獲湖北省金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食用菌產業也是劉猴鎮的新興產業;劉猴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具有多種礦物質。
劉猴鎮利用“互聯網小鎮”的優質發展機遇,搭建“互聯網+農業”創新創業基地,構建農產品市場銷售體系,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劉猴鎮于2016 年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多個免費Wi-Fi,實現鄉村內網絡全覆蓋,為應用“互聯網+”發展模式提供了基礎。積極引導農民學習并應用農業共享經濟及農產品電子商務等互聯網發展模式,實現農產品網絡售賣,進一步拓展“智慧農旅”的資金來源,大力實施“三鄉工程”,打造“智慧農旅”綜合運營平臺,建設“智慧農旅”小鎮,促進融合發展,建立劉猴鎮“智慧農旅”線上發展平臺,發展新業態、新產業[1]。
劉猴鎮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于2017 年被國家發改委、原農業部等七部委聯合認定為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單位。宜城市成立了創建領導小組,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為劉猴鎮提供支持,完善了劉猴鎮的基礎設施建設。借助土地制度改革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的發展機遇,劉猴鎮全面提高土地集約化程度,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發展共享農莊,延長農業產業鏈,為“智慧農旅”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劉猴鎮創新發展,補齊短板,發展現代農業,建設胡坪休閑農莊、智慧衣旅體驗館、民俗博物館、錢灣溪谷有機采摘園、胡坪觀光果園、石圣山和小南河生態風景區等“智慧農旅”景點。依托產業建設,帶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實現“智慧農旅”的一條龍服務、一體化建設。
劉猴鎮堅持人才振興發展戰略,培養了一批農業人才及互聯網人才,充分發揮能工巧匠的優勢,規劃產業布局,打造美麗鄉村,發展人文資源。為發展“智慧農旅”,劉猴鎮培養了一批互聯網人才,打造了一批網絡紅人發展直播經濟,利用“紅人效應”促進劉猴鎮“智慧農旅”資源推廣,提高了當地“智慧農旅”的知名度,吸引了大量外來游客,為劉猴鎮“智慧農旅”的進一步發展添磚加瓦[2]。
將劉猴鎮“智慧農旅”的發展同其他“智慧農旅”發展良好的區域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劉猴鎮與其他發展良好地區的相同點,為其他區域發展智慧農業或智慧旅游業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
不同區域的發展都依賴于互聯網,例如貴澳農旅產業示范園的大數據、靈溪小鎮鄉村旅游園區的線上線下智慧化模式等,都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基于一定的發展基礎,有利于農村、園區各方面的規劃建設,從而促進“智慧農旅”的發展。
貴澳農旅產業示范園是貴州貴安新區綠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貴安新區打造的首個集農業、文化、旅游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貴澳農旅產業示范園立足當地現有的各類資源,依托特色農產品生產和深加工,實現農業旅游一體化,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貴澳農旅產業示范園完成了由現代農業向大數據農業的轉型升級,通過大數據農業平臺的數據保證效益最大化。同時貴澳農旅產業示范園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輻射帶動周邊村莊,對農民進行線上教學,對知識缺乏的農民提供針對性教學,以大數據助推扶貧、市場化推動扶貧[3]。
貴澳農旅產業示范園充分發揮大數據對產業發展的優勢,準確把握產業發展要素。把農業生產前、生產中、生產后等環節銜接起來,實現產銷一體化、規?;?、專業化、集約化,探索出一條以大數據助推鄉村振興、以市場化推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江西鷹潭市的余江區靈溪小鎮鄉村旅游園區的發展目標是以互聯網思維打造高效優質的“農業旅游”與休閑旅游相結合的模式。據了解,江西鷹潭市的余江區靈溪小鎮鄉村旅游園區發明的“智慧采摘籃”通過嵌入傳感器、定位、無線通信等技術,實現了從取設備到結賬的全流程自助式客戶采摘服務。除了采摘、支付、運輸等,顧客還可以線上追溯水果生長環境和生產全程信息,并進行線上消費和互動評價,從而使消費之后大數據反映的信息能夠為園區實施更加標準化的生產管理提供參考[4]。
相較于城鎮旅游,鄉村旅游的重點在于該地區的鄉土性和地域差異性。目前,“智慧農旅”的發展模式仍處于初級階段。大部分地區對于“智慧農旅”的理解不深,一味追求紅利,生搬硬套其他模式,包裝過度商業,追求“網紅效應”,失去了原有的鄉土氣息和地域特征,出現了大量低端旅游,限制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耙环剿琉B育一方文化”,應打造特色小鎮,推廣地域特色,突出自身功能定位,建設具有品牌效應且具有鮮明特色的鄉鎮旅游景點。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更加追求精神生活。鄉村旅游在保持自身特有文化氣息的同時,要完善相應的基礎設施,滿足游客的服務需求。目前鄉村旅游資源受到鄉村自身土地資源的影響,存在基礎設施落后等問題,農村旅游發展因此受到限制[5]。
相較于傳統的耕作農業,“智慧農旅”的發展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就業要求?!爸腔坜r旅”具有信息化和多元化的特點,要求從事該行業的人員具備相關的技術能力,熟練應用大數據軟件,充分了解并使用現代農機,對于產業進行良好規劃與指導。農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缺乏相關的教育培訓機構,導致從業人員的個人素養無法滿足行業發展要求,如貴澳農旅產業示范園缺少對農民的教學培訓工作。
農村務農人員普遍文化素質較低、互聯網知識匱乏,可以充分發揮貴澳農旅產業示范園輸入高科技人才的作用,舉辦“云上農?!?,提供實時的教學指導,鼓勵農民積極學習,讓農民更廣泛、更及時地接受種植技術等指導培訓,提高素質和技能,進而達到良好的效果,以一輻射百,鼓勵村民積極學習,使農業發展更加迅速有力。
從貴澳農旅產業示范園和劉猴鎮互聯網的發展情況來看,村委會及政府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17 年貴澳農旅產業示范園與場邊村建立幫扶關系,幫助農村成立興惠民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助推周邊農村的農業發展。政府的支持協作體現在助力農村產業及互聯網的發展,為其帶動農村農業的發展提供便利。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定的基礎,有了堅實的基礎才能夠讓相關事物更加壯大且迅速發展,發展智慧農業旅游業需要一定的基礎。大數據在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其他園區的應用充分體現了其便利性。綜合農貿市場的數據分析,有利于創新農作物種植和配送模式,因此要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貫徹大數據的使用。
發展“智慧農旅”,建設區域性發展互聯網農業,推動農業發展,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引進國家高科技人才及設備,從具有豐富資源但發展情況欠佳的地區入手,為其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及發展設備。實施大數據分析,對于售賣、物流、實時監控農產品提供大數據支持,對于農民實施線上教學,提高知識普及度,滿足“三農”的發展需求。讓互聯網走進農村、用于農業、便于農民,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