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麗,石娟華
(邯鄲市永年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河北 邯鄲 057150)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許多負面影響,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存空間。為了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和諧、可持續發展,應當加快發展林業產業,開展林業生態建設工作。在林業生態建設活動中,要加強宣傳,提升林業產業技術水平,融入生態發展戰略,增加資金投入,從而有效帶動我國林業產業發展。
在林業生態建設活動中,要充分考慮到林業產業發展對林業生態建設活動的影響。在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大規模的林業種植活動,使林業植株數量急劇上升,從而有效改善生態環境。
植被覆蓋率與林業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直接影響林業生態建設效果。通過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可以有效改善環境,提高植被覆蓋率,帶動林業整體發展。由此可以看出,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二者相互依存。
林業產業發展速度直接決定了林業生態建設的整體水平。在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砍伐樹木的現象,使林業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引發環境問題,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影響。林業生態建設的最終目的是保護森林資源不受破壞,要限制樹木砍伐,這樣的發展模式難以實現林業產業的發展與壯大。因此二者存在制約關系。
總體來看,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發展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存在辯證統一的關系[1]。在林業實際發展過程中,可以在加強林業生態建設的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帶動林業產業發展,進一步實現二者之間的和諧統一。
在林業生態建設中,民眾的林業生態意識相對薄弱,沒有充分認識到加強林業產業規劃的重要作用,缺乏有效資金支持,嚴重阻礙了林業產業的發展。
在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由于民眾生態意識薄弱,沒有充分認識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存在許多為了加快林業產業發展而破壞森林的行為,難以全面提升林業生態建設的整體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民眾雖然認識到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現實意義,但是忽略了林業產業發展對林業生態環境的影響,沒有意識到一些片面的林業產業發展行為會破壞大量林業資源,導致林業生態建設難以實現,嚴重危及生態林業發展。
在一些偏遠地區,由于大部分人的受教育程度偏低,難以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全面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等相關工作,亂砍濫伐等現象嚴重,嚴重危及林業生態建設的整體水平。
在我國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由于缺乏充分思考,難以綜合考慮國家對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的要求,導致林業產業長期停留在初級層面、產業發展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我國林業產業發展對原材料需求量較大、品質要求較高,而林業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在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各地實際情況離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平衡發展仍有很大距離,限制了林業產業發展。
在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有關部門已經考慮到了林業生態建設等相應工作,并推出了許多符合生態發展戰略的具體發展模式[2]。傳統發展模式已不適應當前林業生態建設的實際情況,破壞了林業資源,阻礙了林業生態建設。
在林業生態建設過程中,為了提升整體建設效果,要加強林業資源保護等相關工作。為了保障林業產業高效、穩定發展,需要借助充足的資金支持,全面提升林業生態建設的整體質量和水平。在現階段林業生態建設活動中,由于大部分林業生態項目無法創造經濟利潤或經濟利潤相對較低,難以有效吸引投資者關注,導致林業生態建設活動得不到有效提升。
現階段林業生態建設主要依靠政府投資。僅借助政府力量加強林業生態建設,無法使林業生態建設整體水平得到有效保障,難以促進林業產業發展。
要不斷強化民眾的生態保護意識,使更多的人能夠主動參與到森林資源保護工作中,全面加強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等相應工作,有效避免亂砍濫伐等行為。在林業生態建設宣傳活動中,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線上渠道,討論有關林業生態建設的話題[3]。例如在植樹節時,通過林業生態保護工作,強化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使社會民眾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等相應工作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在林業生態建設活動中,各基層林業站的工作人員需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全面加強對當地居民的宣傳教育,使當地居民能夠充分認識到加強林業生態保護的重要作用,并在日常生活中規范自身行為、加強森林資源保護[4]。為了有效帶動林業產業發展,在宣傳活動中,需要加強對林業產業發展重要作用的宣傳,讓農民看到加強林業資源保護的經濟效益,進而堅決杜絕破壞林業生態的行為。
通過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提高產業技術水平,創新發展戰略,可以有效推動林業產業發展。在林業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加強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作用和積極影響,不斷改善林業產業經濟結構,打破傳統的生產模式,有效提升林業產業內部技術層次。
在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要結合時代發展趨勢,加強模式轉換,實現技術層次躍遷,有效帶動林業產業發展。通過加強優良樹種選育,獲得更多高質量林業資源,有效帶動林業產業發展。在實際加工過程中,要及時向高精尖木材加工業轉型,創新林業產業鏈。為了全面促進林業產業發展,應借助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的力量,加強對林業產業技術的研究。在實際研究活動中,應結合市場實際需要,積極開展相應的林業產業科研活動,綜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成果轉換[5-6]。
在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可以借助其他國家先進的工作經驗和辦法,引進先進技術,不斷提升我國林業產業整體的技術層次,在加強林業生態建設的同時,有效帶動林業產業發展。將生態發展戰略模式融入林業產業發展中,加快林業經濟發展,加強林業生態保護。
在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要貫徹落實生態林業發展的戰略理念,通過實行多種生態林業模式,大力發展林業經濟。通過構建生態園,提高生態環境建設整體水平,加強對生態林業資源的利用,有效提升林業產業的利潤。加強對旅游項目和自然保護區的開發,在提升林業資源利用率的同時,有效實現林業生態資源長期發展。
在林業生態建設中,需要大量資金作為支持,保障林業資源的完整性。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需要政府部門從多個層次和渠道加大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扶持力度。通過籌集林業生態保護資金,全面加強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減少因資金欠缺而阻礙林業產業發展的現象。
在林業生態建設中,政府部門還需要加強政策扶持,采取更加完善的補償措施。加強對地方公益林的補償,吸引更多投資者對生態林建設進行投資[7]。在我國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要考慮到林業產業經濟的影響,全面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構建良性循環,在帶動林業產業發展的同時,有效擴大林業生態建設規模。
要及時調整林業經濟結構,加強自然林地保護,有效維持生態環境安全穩定。通過建立生態林業產業鏈,在提高林產品綜合價值的同時,有效提高林業資源附加值,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實現我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環境保護和林業經濟發展。
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具有一定的沖突,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為了全面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要促進林業產業發展,不斷提升林業生產的技術層次。將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進行有效聯系,協調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之間的關系,在提高資金利用率的同時,有效維持林業生態平衡,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推動林業產業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