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濤
(四川宇晟酒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 瀘州 646000)
2017 年,國家發布了《合規管理體系指南》(GB/T35770—2017),這對所有企業管理和治理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標志性事件,反映出國家已經充分意識到全面建設企業合規體系、實施合規管理和將合規作為企業治理重要標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1]。合規管理不僅可以促進農業企業依法經營,避免違法違規行為發生,還能有效防范和規避風險,確保農業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然而實際合規管理過程中暴露出許多問題,需要對其開展深入、細致分析,提出優化策略,充分發揮合規管理的重要作用。
農業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有效應用合規管理,并確保各項內容執行到位,能夠有效防范和規避各類風險,在減少和避免違法、違規行為的同時,促進農業企業依法經營和穩定持續發展。尤其是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及我國農業企業的發展壯大,經營活動更加綜合化和國際化,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和政策制度也愈發復雜,迫切需要加強合規管理,促進各項經營活動更加科學和規范,減少風險問題的發生。
通過實施合規管理,工作人員能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并在打造的“人人講合規、處處顯合規”的氛圍中,保證各項操作依法依規,在有效規避和轉移各種經營風險的基礎上,大幅度降低運行成本,促進全面風險管理、內部控制流程優化升級,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實現增收創效。
面對新的發展環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對農業企業經營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實際開展業務活動中若出現不合理、不合規情況,不僅會對農業企業正常業務活動開展產生不利影響,還會對經濟效益提高和穩定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農業企業積極開展合規管理,能夠指導企業在運行過程中遵守各項內外部合規義務,在促進企業合規化經營的同時,引導農業企業深化內部改革,實現健康長遠發展[2]。
由于我國合規管理體系建設起步晚,眾多農業企業尚在探索階段,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依然有諸多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為了生存發展,農業企業愿意投入更多資源搶占市場份額,擴大規模,增強競爭力,提高盈利能力。在此過程中,個別領導和員工對主動進行合規管理的認識不足,風險意識尚需加強。
雖然國家大力提倡農業企業建設合規管理體系,但是實際操作中依然存在職能定位不夠清晰的情況,很多農業企業雖然有風險管理、內部控制、法律管理等職能部門,但對合規管理缺乏清晰的職能定位,導致合規部門權威性和獨立性遭受極大挑戰。農業企業存在的風險問題無法及時傳達給決策層,使制定的合規實施策略不能落到實處,對農業企業正常開展經營活動產生嚴重影響。
在重點合規領域的關鍵風險識別和防范方面,通常情況下只是制定空泛的合規管理規范,針對環境保護、商業賄賂、知識產權等重點領域鮮少涉及,相應合規風險評估和預防機制也沒有建立健全,導致經營發展面臨諸多風險,合規機制有效運行遭受極大限制。
合規風險識別和防控需要貫穿經營管理全過程,在充分掌握生產經營存在合規風險基礎上,通過違法報告制度及時發現和披露合規風險及違規事件,以便于及時作出反應,將風險和影響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但是,實際情況卻是違規行為識別機制有待完善,所發生的合規風險和違規事件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發現和盡快解決,導致正常經營受到影響。
在發生合規風險事件以后,一些農業企業沒有結合實際及時采取補救措施,而是采用欺瞞、逃避等方式應對,錯過最佳的完善合規機制時機。需要建立健全相應追責制度,使合規管理機制形成閉環,防止違法違規行為再次發生[3]。
治理層面,農業企業應在董事會下設風險合規委員會;經營層面,應建立由企業主要領導負責、合規管理部門牽頭、業務部門和財務風控法務紀檢等相關職能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加強合規管理部門與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聯動,探索建立統一平臺,使業務領域、人員全覆蓋,做到人人合規、事事合規。
一套完善的制度體系可以推動農業企業合規管理更加科學規范地展開,實踐中需要對各項工作進行細致分類,并在此基礎上構建符合農業企業實際的合規管理系統,并以規章制度的方式進行約束和規范,使農業企業開展的每一項工作對內做到有章可循、對外做到合規經營[4]。
企業要加強動態識別分析評估合規風險,密切關注法律法規變化情況,周期性再評估,除了要明確了解法律法規會對農業企業產生強制性的約束以外,還要結合農業企業管理實際,將法律、法規、政策等轉化為內部規章制度,建立農業企業風險清單,引導農業企業根據正確的管理制度進行經營,達到守住底線和不越紅線的目的,真正實現合規經營。
業務部門是合規風險防范的第一道防線,在農業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各部門不僅是業務主體,還是重要的監督主體,尤其是在制度和業務流程執行方面,需要肩負起相應管理和監督的重要職責。為此,要對農業企業內部合規管理加以重視,在將發展戰略目標及定位作為重要依據的同時,對各實施階段的管理制度進行優化設計。在這個過程中,農業企業各部門要根據管理制度細致梳理自身業務范圍及職責權限,并貫徹落實制度提到的內容,及時發現和持續改進經營管理過程、業務執行等各環節存在的問題,以增強農業企業內部控制水平,助力其更加健康穩定發展[5]。
農業企業應重視日常的合規性審查工作,將合規性審查融入各個控制環節當中,不僅可以促進各層面的管理有效銜接,還能減少違規、違法行為的發生。可以從程序上入手,通過合規性審查對各項業務實施流程進行全面、系統控制,科學排查業務風險點,并對存在的重大隱患進行科學評估和持續監測,以防止這類問題對農業企業正常業務開展帶來不利影響[6]。可以將各部門有效結合起來,使之形成良好協作關系,在深化合規經營認識的基礎上,對實際工作規程及方法有一個準確把握,尤其是在自身工作內容及需要承擔職責方面,不僅可以避免合規風險出現,還能促進各項工作更加規范、標準地開展。
將合規管理評價與考核機制納入農業企業合規管理當中,將業務或合規管理部門的自我評價與審計部門獨立評價相結合,促進農業企業持續改進合規管理,貫徹落實農業企業的戰略要求。同時,農業企業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要將問責、考核、獎懲等機制滲透到合規管理中,做到獎懲分明和違規必究,徹底改變農業企業合規管理責任難以落實的現狀,推動合規管理更加順利運行。
為了保證合規管理可以為農業企業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要對合規管理文化建設引起重視。實踐中,可以將合規管理教育融入員工培訓計劃當中,通過現場授課、網絡學習、互動交流等方式,使員工真正掌握合規管理的基本要求,尤其是針對本崗位涉及的相關規范要求、存在的主要風險、防控要點等,可以在實際工作中引起注意,將掌握到的合規內容轉化為實際行動。同時,將合規管理融入企業文化中,使之形成合規文化,通過企業文化將企業員工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增強員工職業道德的同時,還能減少不合規行為的發生,讓人人、事事、時時合規理念外化于行。
加強農業企業合規管理,可以促進依法經營、減少風險問題的發生,從而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然而實際執行時還顯現出諸多問題,對農業企業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對此,需要立足實際,做好合規管理制度體系構建、重視合規性審查工作、強化農業企業合規評價與考核等工作,并確保執行到位,真正幫助農業企業有效規避風險,實現穩定、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