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
摘 要:林業資源是自然資源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較大的經濟價值,同時也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直接的關系。林業資源的自身特點比較明顯,其與大氣、水資源等有著直接的關系,林業資源保護可以更好地調節氣候,有效避免水土流失情況,形成生物種類多樣化,為不同的生物構建良好的環境。由此可見,林業資源在社會發展、經濟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林業管理部門應不斷強化林業資源保護及管理工作,在實現林業資源保護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與應用。本文對林業資源管理保護現狀及發展方向進行探討。
關鍵詞:林業資源;管理保護;現狀;發展方向
1 林業資源管理的意義與作用
1.1 為經濟資源發展提供動力
近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有目共睹,經濟的發展也給林業資源及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了動力。因此,相關管理部門應強化林業資源管理保護, 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同時凸顯出林業資源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價值,從而提升國民經濟收入。
1.2 有效改善自然環境,減少污染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各個行業都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更加看重自身經濟利益,這樣的發展形式也給我國自然環境帶來一定的破壞。目前通過提高林業資源覆蓋量、加大保護力度等方式,我國荒漠化問題得到了較大的改變,也提高了空氣質量,同時解決了不同的環境問題。
1.3 強化林業資源保護管理工作,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
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基本政策,也更加符合我國綠色發展理念,在不斷的宣傳與講解過程中,綠色、生態、環境保護等理念已經深深印在每個人的心里,從而實現對林業資源的保護管理目標,避免亂砍濫伐等不良行為。對我國林業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可以帶動林業資源、周邊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提高林業資源管理與保護工作水平的策略
2.1 加大對林業資源管理保護的資金投入
為了更好的發展林業,做好林業資源管理與保護工作,首先就要加大對林業資源管理保護的資金投入力度,重視對自然條件惡劣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統,確保栽植的苗木都能健康生長,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這樣也有利于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另外,要提高護林人員的薪酬與福利待遇,這樣有助于更好的吸引專業人員參與到林業建設的事業之中。隨著人工造林面積的擴大,對林區管理的工作量也會不斷增加,為了降低護林人員的工作難度,還應該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通過建立完善的林業資源地理信息系統,實現對林區的信息化管理,這樣才能提高管理效率與效果,更加及時的應對林區內部的突發事件,例如森林火災、森林病蟲害等,提高對突發事件的響應速度,有助于更好的保護林業資源,進而確保林業的健康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2.2 完善管理機制
為了更好的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進一步完善我國的林業資源管理機制,要從長遠角度出發,結合當地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 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確林業工作人員的職能分工,將責任分發到每名工作人員身上,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保證每名員工都能認真負責的做好本職工作。林業資源雖可再生,但是恢復時間較長,因此在獲取林業資源時必須避免過度采伐,同時還要考慮到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做好經濟林與生態林的合理規劃,這樣才能讓林業資源能夠持續性供應,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貢獻。在制定管理機制時,必須將工作流程進行詳細設置,保證每名員工都能依照條例規范進行林業資源管理保護工作,保證工作效率與完成質量,這樣就能降低外界因素對林業資源的不利影響,避免操作不當給林業資源造成的損失。要為林業資源管理保護工作建立相應的監督部門,這樣也能及時發現工作人員的違規行為以及破壞林業資源的不法行為,進而減少經濟成本的浪費。
2.3 適應經濟發展趨勢實現創新規劃
為了解決供需關系失衡問題,更好的適應經濟發展趨勢,在林業資源管理保護工作中,必須采用新型發展思路,實現創新規劃,這樣才能達到緩解供需壓力的目的。在規劃工作中,要在原有供需關系的基礎上,注重保持林業資源生態平衡。對林業資源的采伐要采用間隔砍伐法來控制樹林密度,避免采伐造成大面積空地的出現。另外,要注重保證林區樹木品種的多樣性,拓寬供需渠道,這樣不僅能滿足市場對林業資源的消費需求,也能通過豐富林區樹木種類,來構建更加完整的生態系統,同樣也能達到美化環境的作用。例如在林區內種植銀杏樹、龍井樹等可以制作茶飲的樹木,可以讓林業產品向食品領域發展,同時種植楓樹、樺樹等觀賞性樹種,滿足市政園林景觀工程對苗木的需求;可以以種植杏樹、梨樹等術中,為市場提供更多的水果產品。通過豐富林區的樹木品種,實現林業發展渠道的擴寬,可以為林業創造更高的經濟利益,同時也能讓我國林業向多元化發展,達到林業資源最大化利用效果。
2.4 不斷提高林業資源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
林業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效率、質量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應構建起專業的林業資源管理保護團隊。林業管理部門在聘用管理人員時,應全面考核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工作經驗及綜合素質等,只有考核符合要求的人員才能被錄用。同時,還應強化現有林業資源保護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通過培訓來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綜合素養,從而提高林業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質量。現階段,我國已經將林業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工作進行綜合,形成了產業化發展模式,因此,林業管理部門應不斷強化生態平衡建設,積極引用先進的管理技術與管理經驗,再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優化,形成更適合本地林業產業發展的模式;還應積極鼓勵當地企業參與到林業資源保護管理過程中,形成政府與企業共同管理模式。同時,林業資源管理部門還應不斷強化木材開發利用管理制度,合理保護利用已達到成才標準的樹木,實現林業資源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目標。
3 林業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的構建
林業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信息管理系統,其具有較強的等級性、整體性以及協調性,能夠提升對林業資源的信息獲取與處理能力,進而為林業資源管理人員提供更加詳細、準確的數據參考依據。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實時的獲取地面信息以及全方位的林業資源信息,這也節省了林業資源管理工作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資源,有著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積極效果。林業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主要由“3S”技術、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組成,“3S”技術為系統提供了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可以改變傳統的林業調查作業模式,對林業病蟲害事件的檢測能力也大大提升,同時也能實現對林業資源的編制,有助于構建現代化的國家林業資源檢測體系。而計算機技術作為地理信息系統的構建基礎,可以實現對數據信息的高效處理,配合相關軟件也能完成對林木生長量預測模型的建立,以及決策化的計算機動態模擬,有助于管理人員更好地了解林業資源消長、投資效益、市場供求變化等情況。
結束語
總體來說,林業資源的發展在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強化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可以實現周邊環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在林業資源保護管理工作中,應加大林業資源建設力度,構建起有效的林業資源保護管理體系,提高管理效果與管理質量,并根據新時代發展要求優化傳統經濟結構,促進林業事業穩定、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陸啟銳.探究林業資源管理保護現狀及發展方向[J].科技風,2019,(35).
[2]崔兆軍.林業資源管理與林業生態建設探究[J].現代園藝,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