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今
【摘要】目的:探討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全程護理方式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3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n=15),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實施全程護理方式,對比兩組的應用效果。結果:實驗組病人顯效率顯著優于常規組病人,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全程護理方式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有效提升病人依從性,改善病人生活質量,顯著提高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全程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10-083-02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由于治療周期長,住院費用高,會在一定程度上延遲患者的治療,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與改善護理、護理人員的需求,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已作為先進護理模式首選[1],在治療過程中,可以對患者的生理、心理、康復訓練等方面進行全程不間斷的指導,與治療的配合程度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恢復生活質量。其臨床應用價值已得到推廣。因此,本文將探討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全程護理方式的應用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3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法分成常規組和實驗組(n=15),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實施全程護理方式,其中常規組病人男7例,女8例,平均年齡(61.37±6.85)歲,實驗組男8例,女7例,平均年齡(60.93±6.42)歲。兩組有可比性,不具差異(P>0.05)。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腦梗死診療診斷結果;家屬和病人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者;依從性差者;患有精神疾病者;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具體護理方式為:觀察和干預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病房環境,定時檢查患者的病情和生命體征。
實驗組實施全程護理方式,具體護理方式為:①入院后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進行心電圖監測,觀察生命體征有無變化,做好記錄,重點觀察患者意識、瞳孔、血壓、呼吸、心率、體溫、肢體活動變化。要特別注意血壓。一旦病情發生變化,應立即通知醫生并配合醫生做好搶救準備。按照醫生的建議,保持病房舒適和安靜。當病人躺在床上時,采取適當的體位。如果顱內壓過高,嘔吐或流涎,頭部會向一側傾斜,以防止回流氣道引起窒息。②健康教育:在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應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對于疾病知識相對缺乏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急性腦梗死的預防措施和重點知識。同時,護理人員應在保持專業精神的同時,耐心回答有關患者及其家屬的問題。③病情干預:急性腦梗死患者病情變化迅速。因此,護理人員應時刻關注患者的病情及生命體征變化,詳細記錄各項指標。一旦發現異常,應向醫生報告進行治療。④藥物干預:護理人員在了解患者服藥依從性后,提醒患者及家屬按醫囑服藥;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各種反應,并根據藥物反應及臨床療效及時調整給藥劑量。確保藥物的功效。⑤飲食護理: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護理人員應提醒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低脂的食物。如患者進食時有吞咽困難,護理人員會及時評估吞咽程度,調整食物成分。對于進食困難較大的病人,可采用鼻飼喂養法。⑤心理護理:急性腦梗死急性發作快,病情變化快,容易出現偏癱等不良癥狀。加之患者對醫院環境的不熟悉,心理負擔沉重,容易產生焦慮、緊張等不健康情緒。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及患者家屬溝通,根據患者的情緒狀況,結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性格特點,采取對癥治療措施,并在緩解患者負面情緒的基礎上提醒患者家屬給予患者足夠的情感支持,幫助患者建立抵抗疾病的決心。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病人護理后顯效率相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運用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兩組病人護理總有效率
常規組病人顯效率明顯低于實驗組病人,兩組病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3討論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常見的臨床急診和嚴重疾病,對治療和護理的要求較高。傳統的護理重點輔助治療方法,并對病人的心理護理和人本主義是不夠的,護士和患者之間的沖突就降低和病人之間的合作程度,全程優質護理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新的護理理念。它涵蓋了整個治療過程,如醫療護理、心理護理、生命護理、飲食護理、健康教育、早期康復護理和出院咨詢[2]。對臨床護理各方面的周到管理,不僅提高了治療效率,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還降低了護理成本,提高了護理質量。同時,整個高質量的護理過程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過對疾病知識的新認識,糾正自我行為,提高健康意識,提高日常生活中照顧自己的能力。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常規組病人顯效率明顯低于實驗組病人,兩組病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了,優質護理過程可以顯著改善病人的治療信心,提高滿意度,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減少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促進和預后康復。未來醫療活動中,應該大力捍衛醫療質量的整個進程中,這也是符合我國醫療改革思維[3],服務于人民,以便能夠納入護理理念先進的處理活動,造福患者。
總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全程護理方式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有效提升病人依從性,改善病人生活質量,顯著提高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范雪蘭. 細節化優質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情緒狀態、神經功能恢復及并發癥的影響[J]. 黑龍江中醫藥,2020,49(06):200-201.
[2]張莊. 全程優質護理在急性腦梗死患者護理過程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6):140-141.
[3]林建峰. 優質護理對急性腦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 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3):103-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