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朋
本文以2019年~2020年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相關的數據為基礎,進一步對學生就業情況及相關因素進行分析與思考,探索如何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為促進影像技術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參考[1]。
2019年~2020年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共計95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61人。除2人來自河南省外,其余都為安徽省內生源。文中的數據僅作為分析的參考值,最終的就業數據以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報告的數據為準。
從表1的數據可以看出,2020年畢業生人數比2019年增加一倍多。女生人數多于男生人數,女生就業率高于男生就業率也高于總就業率。盡管2020年總就業率比2019年高出11%,但總體就業率的水平依然不高[2]。
表1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統計
2019年、2020年已就業學生去向分布,如圖1所示。
圖1 2019年、2020年就業學生去向分布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與2019年相比較,2020年畢業后的學生去醫院和醫療類公司的百分比下降了22.3%。與此同時,去非醫療類公司的百分比上升了21.6%。升學和其他類比例變化不明顯。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從事非醫療類工作的百分比升高,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畢業生專業與崗位的匹配度失衡,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從安徽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信息網搜集安徽省部分高職高專院校2019屆、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從中選取開設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院校進行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安徽省部分高職高專院校2019、2020屆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情況/%
在這9個院校中,某高職學院2020屆的就業率比2019屆提高了約8%。其周邊兩所學院的就業率下降了10%以上。其他院校的就業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皖西衛生職業學院的就業率下降的幅度最大。可以預計2021年影像技術專業就業的前景并不樂觀。
選取2020年畢業生第二和第三學期的醫學課程成績,計算每位學生的平均分,以及對2020年就業去向為醫院和醫療類公司的學生的平均分進行統計分析,如圖2所示。
圖2 平均數分布示意圖
根據圖2可知,醫學課程平均分80分以上的學生的比例僅為9%。大專院校招生時,學生的基礎知識不牢,經過一年多的學習,總體水平依舊較低。此外,就業去向為醫院和醫療類公司學生的分數在80分以上的比例為8%,相對較低。
根據相關調查可知缺乏實踐經驗和工作經驗和專業不對口或專業面太窄所占的比例為63.83%。雖然在被錄用前,學生已經在醫院實習了將近1年,但實踐操作知識依舊不夠。這就要求學生畢業前要積極尋找實踐的機會,強化實際操作的技能。
某高職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關于2019屆畢業生就業狀況(調研部分)的結果如表3。
表3 2019屆畢業生就業狀況(調研部分)
調研顯示,畢業生升學比例為1.06%,相對較低。2019年~2020年,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中升學的比例為3%。盡管大專院校就業主要面向鄉鎮等基層醫院和社區、私立醫院和企業等單位,但隨著畢業生規模擴大,競爭更激烈。與本科生相比,面臨著很大劣勢。學院應鼓勵成績優秀學生考取本科院校,既有利于提高學院知名度,也有利于學生更好發展。
學院應深入分析畢業生專業對口崗位的特點和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反推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素質,以此設定專業課程并構建以職業需求為核心的課程體系。以崗位所需的必備知識和能力為導向,制定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方式,注重課程教學內容之間的匹配。
根據專業培養要求,設置合理的實踐內容,購買充足的教學儀器,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醫生和技術人員,適當增加實踐教學次數。除正常的大三學年到醫院實習時間外,學院應該積極聯系醫院、企業,在假期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并注意學生的反饋信息,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內容。
1.構建就業指導體系。學院將就業指導課作為必修課納入各專業培養方案,堅持以學生就業成才為目標,完善對學生的就業指導體系。在第二年進行職業素養培訓,使學生會搜集就業信息,準備必要的就業條件。對畢業學年進行個性化指導、求職指導、創業教育等。
2.加強就業信息服務。要充分利用社會招聘網站、企業和事業單位等官方網站的信息資源,拓展網上就業市場。重視與用人單位的溝通和聯系,開辟新的就業渠道。根據學院專業人數,積極聯系相關醫院和企業,組織大型招聘會。完善就業信息網站的建設,分類別、專業、地域的提供信息。
總之,2020年某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就業率比2019年就業率提高約8%,但總體就業率依舊不高,畢業生選擇到安徽省外工作趨勢明顯。非醫療類公司就業比例上升,說明影像技術專業和崗位需求出現較大失衡,畢業生的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需進一步加強,學院應投入更多精力完善就業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