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喬如,何亦欣,朱晨怡,佘周茹
(江蘇科技大學人文社科學院 江蘇 鎮江 212000)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1],部分有條件地區可以將發展紅色旅游列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通過開發紅色旅游資源從而實現鄉村振興的地區不在少數。不少鄉村地區的紅色旅游資源經過發展,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形成了一定規模,為當地鄉村帶來了收入。雖然儀征市月塘鎮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但紅色旅游資源分布零散、不受重視,導致儀征市的紅色旅游資源開發仍處在比較低的水平。
近年來,紅色旅游作為一種旨在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精神的旅游活動在我國興起。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2016—2020 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為“十三五”期間我國紅色旅游發展指明了方向。紅色旅游漸漸成為現代旅游中的一種新型主題旅游,受到旅游者的廣泛關注。
根據國家分類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對儀征市紅色旅游資源進行了歸納整理。從類型上來說,儀征市紅色旅游資源主類3 個,分別是E 遺址遺跡、F 建筑與設施和H 人文活動。其中,紅色旅游資源包括月塘老街、新四軍月塘地下交通站、陳集鎮、儀征博物館、儀征市烈士陵園、十二圩鎮,以及以陶勇、魏然、江上青等為代表的革命先輩在儀征抗日史中表現出來的革命精神。由此可見,儀征地區作為抗日戰爭時期歷史的見證者,具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和獨特的開發優勢。
儀征市月塘鎮保存有大量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然而資源開發狀況不盡人意,紅色旅游資源開發仍處于落后地位。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地理位置優勢不明顯,交通不便。儀征市紅色旅游資源大多處于偏僻的革命老區,旅游景點之間距離較遠,沒有形成一條連貫的紅色旅游區參觀路線。
二是政府缺乏重視,景區知名度低,資金匱乏。開發紅色旅游資源時存在政府資金支持不足、民間投入資本少、與企業商業合作不足等問題。
三是旅游資源整合程度低,開發深度不足。儀征對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仍然停留在表面,相關旅游項目設計不到位,存在紅色旅游資源與旅游市場資源整合程度低、整合方式不合理等問題,致使客源狹窄。
四是產品開發單一,缺乏創新。關于紅色文化的展示內容單調、方法單一,不能完全達到紅色教育的目的。紀念品缺乏實用性和美觀度,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和震撼力,缺乏亮點項目和主打的紅色旅游線路,難以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五是由于紅色旅游市場波動幅度較大,重復參觀的可能性小。我國紅色旅游客源多以有組織性的革命教育為主,多在紀念日和節假日前后出現高峰,市場波動幅度大。旅游者在充分參觀遺址并了解相關歷史后,再次回到該旅游地的可能性不大。
儀征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地理位置優越。在“十三五”期間,儀征市利用位于寧鎮揚同城化發展中所處的中心區位優勢,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紅色旅游開發方面有待完善。
擁有豐富紅色旅游資源和悠久紅色歷史的月塘鎮并沒有發揮其資源優勢。例如在抗日戰爭時期作出巨大貢獻的地下交通線現已看不到保留完好的舊址,不管是月塘鎮文史館、明月廣場,還是月塘老街,都看不到明顯的紅色遺跡原樣。
近年來,陳集鎮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下,積極發展生態農業項目。當地著名革命老區沙集村在2019 年已初步建成特色田園鄉村,確立了“農旅結合”的思路,力圖將紅色旅游和美麗鄉村相結合,在不斷改造中成為紅色旅游景點。
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大儀鎮在儀征市政府的引領下,結合當地鄉鎮的實際發展水平,聚力聚焦產業發展、鎮村發展等方面,著力打造“強富美高”新大儀[2],但當地紅色旅游資源開發鮮有突出成效。
雖然儀征市擁有大量紅色旅游資源,但開發情況較差。不管是從紅色資源的開發程度,還是從紅色旅游的可行性來看,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儀征市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存在“小、散、弱”的特點,缺乏整體規劃,重視程度較低。紅色文化遺產作為被開發的旅游產品,是對紅色文化的旅游活化運用,應將紅色旅游開發納入到當地工作計劃中,加強發展紅色旅游資源頂層設計[3]。
5.1.1 重新打造古舊的街面,使月塘老街具有革命年代特色
新四軍地下交通站是月塘革命老區標志。應修復已倒塌的建筑物,同時建設銷售特色產品、文創產品等老式店鋪,在增強月塘老街商業性的同時保留革命特色。商鋪內可以銷售雨花石、茶葉等本地土特產以及具有文化IP 的文創產品。
5.1.2 創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利用目前儀征市所具備的紅色資源,開發針對不同群體的紅色教育課程,為學校、相關單位開展黨、團活動提供場所。例如結合儀征市抗戰歷史人物江上青的事跡,以“上青精神”頌揚愛國情懷,增強文化自信。
5.1.3 形成多樣紅色旅游宣傳品牌
根據月塘抗日人物的傳記,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還原,開展演出,體現革命情懷,吸引游客[4]。
開發紅色旅游資源,需要充分結合儀征市其他旅游資源,進行綜合性、整體性開發。儀征市在發展紅色旅游的同時,可以緊密結合相關產業,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例如發展“紅色旅游+生態旅游”,豐富游客體驗感。儀征市除了紅色旅游資源,自然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有登月湖、石柱山等風景區,有優質茶葉、珍稀木骨化石等。建議將生態農業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與紅色旅游資源結合起來,設計觀光線路,滿足游客多種需求,提升游客體驗感[5-6]。
就儀征市實際而言,紅色旅游資源知名度較低。開發紅色旅游資源的前提是需要先將儀征市推廣給更多潛在消費者,吸引更多人來此地體驗紅色旅游[7]。利用本地優勢推廣宣傳建議如下。
(1)月塘鎮有“雨花石之鄉”“茶葉之鄉”的美譽,可修建賞石品茶的休閑文化園,舉辦雨花石文化節、茶文化節等節日活動。
(2)著名歌曲《茉莉花》是根據月塘民間藝人表演的民間小調“鮮花調”整理、創作而成。可以在宣傳時增加《茉莉花》與月塘的聯系。
(3)雕刻吳學謙、陶勇、魏然等人物雕塑,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形成感染力。名人雕塑不僅能夠弘揚革命精神,也能夠增加城市風貌和特色,提高知名度[8]。
儀征市紅色旅游的核心客源是長三角地區,客源地經濟發達,市場較為樂觀。可進一步加強儀征市紅色旅游宣傳,吸引更多人來儀征體驗紅色旅游,建議如下。
(1)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推出有聲勢、內涵、影響力的當地紅色旅游宣傳內容。同時,還應打造出系列知名特色產品,在各大購物網站銷售。
(2)宣傳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宣傳革命先輩留下的優良革命傳統和紅色革命精神,讓游客把對自然風光的享受與對革命精神的體悟結合起來。
(3)利用紅色研學旅行造勢,學習井岡山、延安等全國著名紅色旅游地的培訓模式,舉辦具有社會價值的大型會議論壇活動,營造濃郁的紅色旅游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