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山東管理學院 山東 濟南 250000)
白蠟樹的萌芽能力強,能長成灌木,抗病蟲害能力強,具有抗污染性。我國北方常常將其作為防護林,用來改善城鎮環境。白蠟樹除了對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之外,其經濟價值也較高。我國西南各省常常會在白蠟樹上放養白蠟蟲生產白蠟。此外,白蠟樹木材柔軟堅韌,是上等的好木材,可以制成優質的農具、家具等[1]。
白蠟樹屬于木犀科的落葉喬木,一般高11 m 左右。樹皮呈現灰褐色,有縱向裂紋。芽呈現闊卵形或者圓錐形,有棕色的柔毛或者腺毛。小枝呈黃褐色,比較粗糙,無毛或者出現比較長的軟柔毛,旋即禿凈,皮孔小,不是很明顯。花雌雄異株,雄花比較密集,花萼比較小,呈現鐘狀,長大約為1 mm,沒有花冠,花藥與花絲長度相似。雄花疏離,花萼比較大,呈現筒狀,長大約為2~3 mm,花柱細長,柱頭有2 裂。
白蠟樹的繁殖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是種子繁殖,另一種是扦插育苗。白蠟樹的種子休眠期一般比較長,因此在春季播種前必須先進行催芽。
催芽方式也有兩種,一種是低溫層積催芽,另一種是快速高溫催芽,應該根據種植地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
播種一般選擇2 月下旬或3 月上旬,開溝條播,平均用種3~4 kg/667 m2,開溝深度為4 cm,之后覆蓋2~3 cm 厚土。
扦插育苗一般在3 月下旬進行,扦插育苗之前要進行整地,施好基肥,這樣能使苗木迅速生長,而且能有效預防病蟲害。選擇扦插育苗時,一般要選擇無病害、比較健壯的幼齡母樹上的一年生萌芽枝條。
白蠟樹可以在春秋兩個季節栽種,但一般提倡在春季栽種。白蠟樹在春季宜晚栽,一般以4 月中旬為主,即苗木液體已經開始流動并且枝條上大部分的牙體已經開始膨大呈現小球狀時進行栽種,苗木的成活率更高。栽種時應先挖好樹穴,樹穴大小應該根據樹苗胸徑粗度來決定,一般情況下不能低于15 倍,而深度不能低于樹穴直徑的4/3,樹穴較小不利于根系生長。在栽種前應該填好底部的土,在回填土時應拌有基肥。把苗木放到坑內后要扶正,檢查是否有根系漏在外面,然后分兩次填土,每次都要踩實。如果是裸根小苗,在填土時還應該稍微往上提,這樣才能使根系更加舒展。
在栽種時,應該注意樹苗栽種的深度。如果種植地條件比較好,土壤比較濕潤,肥料比較充足,栽種深度可以略高于原土痕3 cm 左右。如果種植地土壤比較干燥,而且澆水不方便,可以適當埋深一點,大概在9 cm 左右。除此之外,對于比較柔弱的樹苗,應該及時搭設支架,以防被風吹倒。需要強調的是,直徑在8 cm以上的白蠟樹在移植時應帶土球,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成活率。
在種植完成后,要根據需求及時澆好前3 次水。尤其是第一次澆水時一定要澆透,這樣才能夠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讓根系更好地生長。栽種后立刻進行第一次澆水,4~5 d 后進行第二次澆水,第三次可以根據之前兩次澆水的情況來決定。在栽種當年盡量保持土壤濕潤,這樣有利于樹苗健康生長。秋末要澆透防凍水,第二年早春要澆好返青水。在我國北方地區,春季風較大,雨水較少,并且持續時間較長,因此在春季應澆1~2 次水。白蠟樹比較喜水。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6—7 月再澆兩次水,這樣能保證白蠟樹體內有充足的水分,保證白蠟樹健康生長。種植后的第三四年也可以根據這種方法進行澆水。具體的澆水次數應該根據天氣情況合理確定[2]。
白蠟樹耐瘠薄,對于土壤肥力并沒有特別嚴格的要求。處于生長旺盛期的苗木需要保證所需的養分。對于新栽種的樹苗,應該提前施好基肥。在整地時可以在土里放入腐熟發酵的圈肥,等到6 月中下旬再追一次肥,這時要使用氮磷鉀復合肥。第二年春季可以追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到秋末可以增加一次農家肥,之后只需在秋末施農家肥即可。保證充足的肥力,樹苗可以快速生長,而且能增加抗逆能力。肥料充足還可以提高苗木抗病蟲的能力。
雖然白蠟樹是一種比較好管理的樹種,但是也會遇到蟲害。對于蟲害的防治以預防為主。白蠟樹容易受到白蠟吉丁蟲、蚜蟲、天牛等的侵害。在早春萌芽時,可以提前噴石硫合劑,10 d 噴灑1 次,連續噴灑2 次,這樣可以殺死越冬病菌。一旦受到蟲害侵害,可以用50%多菌靈800~1 000 倍液,也可以選擇70%甲基硫菌靈800~1 000 倍液,為樹干涂藥。白蠟樹比較常見的病害是褐斑病以及煤污病。褐斑病在發病初期主要是損害白蠟樹的葉子,在早期葉子脫落,影響樹木生長。防治方法是通過間苗、修枝等,讓樹木更加通風透光,促進樹的生長,以此來增強樹木的抵抗力。
修剪、整形在苗木的整個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這個環節往往容易被人們忽略,導致苗木沒有漂亮的外觀、不能茁壯成長。在前一年秋冬對白蠟樹進行短截處理,可以保障樹木正常生長,同時提高了樹木的成活率,延長了白蠟樹的壽命[3]。
首先,在苗木移栽前對根系進行修剪。這一步非常關鍵,主要是修剪掉已經破損的根系,讓根系的傷口變得更加平滑,有利于傷口愈合,同時可以預防根系腐爛。
其次,苗木在移栽前需要進行截干處理。可以根據苗木大小以及工程大小決定,一般高度可以控制在2.8~4 m,在萌芽后任其生長。在初冬進行修剪時,可以在主干上選擇3~5 個分布比較均勻并且長勢比較旺盛的枝條來做主枝,然后將其他對樹木成長有影響的側枝全部清理掉。在這時剪口要平,對于留下來的主枝應保留40~50 cm 的長度短截。到第二年,每個枝條上只保留2~3 個側枝,把其他側枝全部清理掉。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留長勢較好的側枝。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樹冠豐滿,也可以保證通風、透光性。合理修剪也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概率。在樹干基本骨架成型后,每年都需要對過密的樹枝、干枯的樹枝、出現病蟲害的樹枝以及下垂的樹枝進行修剪。
中國是白蠟樹故鄉,白蠟樹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白蠟樹不僅枝繁葉茂、形態美,且還有香味,四季開花,因此也成為現代園林常見的栽種植物。白蠟樹具有壽命長、耐干旱、耐鹽堿、耐寒冷等特點,對土壤的適應能力也比較強,抗病蟲害能力也較強。此外,白蠟樹的根系特別發達,長勢旺盛,抗逆性比較強,可以在大部分地區栽種,不僅可以作為園林景觀,也成為防止水土流失、防風固化的理想樹種。白蠟樹是薔薇科的一類,花色特別多,而且香味濃郁,具有比較高的觀賞性。在國際上,白蠟樹被稱為“花中皇后”。白蠟樹是我國的傳統花種,在園林設計中具有重要作用。為了提升在園林綠化中的觀賞性,不建議單株種植,可以選擇成排種植或者成片種植。在園林綠化中,設計者可以根據種植地的地貌、形態進行合理設計,使園林綠化不僅具有觀賞性,而且具有實用性。可以根據園林的風格以及格局對所栽種的植被進行位置規劃。白蠟樹枝繁葉茂且高大,可以搭配一些比較小的植被、花草,不僅能夠凸顯層次感,也能增加透光透氣性,形成小氣候,讓人仿佛置身在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