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雨
(大慶油田生態環境管護公司 黑龍江 大慶 163400)
園林綠化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環節。隨著人們對綠化要求不斷提高,我國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給予了極大重視。
喬木的適應能力非常強,是城市綠化的主要植物品種。要想切實提高園林綠化建設水平,提升園林的整體格調,在城市綠化建設中應重視對喬木的種植。
園林綠化要結合當地的環境、氣候等因素進行設計,要善于發現現有園林綠化中存在的問題并運用科學的手段進行改善。對大慶地區園林綠化建設進行深入探究,提出可行性意見,希望通過對喬木種植的研究提升當地綠化環境[1]。
大慶地區石油資源豐富。隨著石油開采,石油基地的環境也在逐漸改變。大慶地區居民希望能夠居住在綠化環境優良的小區中,感受到城市園林建設的美好。應根據大慶地區的生活基地規劃進行園林綠化,提升綠化品位和檔次。在園林綠化中,喬木種植與養護能夠起到重要作用[2]。
一方面,重視地域特色。在大慶地區建設園綠色園林要堅持以人文本的原則,使園林綠化能夠符合當地人民的居住需求,提升生活環境。園林綠化要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小規模改造,以喬木為主,并選擇多樣植物品種進行合理搭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另一方面,要注重可持續發展。在大慶地區進行園林綠化建設,要按照當地的綠化計劃,充分考慮當地氣候、水分等要素,降低綠化成本。喬木適應環境能力較強,并且綠化效果好,適合進行綠化種植。在大慶地區要因地制宜進行綠化,加大綠化力度,做到綠地內不漏土,打造環境優美的園林。
在園林綠化建設時,需要結合栽種地點的環境特征選擇喬木,要充分了解不同喬木的生長習性以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在可選擇的喬木比較多的情況下,盡量選用大慶本地的喬木苗進行種植。如果需要引進其他地區的喬木苗品種,則需要先進行喬木苗栽種實驗,確定引入的喬木苗能夠適應本地的生存環境后才能夠大范圍進行種植。否則喬木苗可能因不能適應栽種環境而降低成活率,增加園林建設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3]。
以北京城市園林綠化為例,北京屬于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地區,冬夏季節氣候分明,適合種植喬木類植物。例如油松、國槐、毛白楊等喬木種類都可以在北京地區良好生長。
在選擇好喬木品種后,栽種前要認真檢查喬木苗的質量,從而保證喬木的成活率。在選擇容器苗或者移植苗時,要重點選擇適合移植的時間,一般在兩年內為最佳時期。栽種前確認喬木苗的狀態。喬木苗應均勻挺拔,樹杈呈均勻分布狀態,根部的根系完整,從而保證喬木苗具有較強的生命力[4]。
此外,在樹木栽植后要做好扶植工作。將樹木涂白,在涂白劑中加入殺蟲藥,可以防止細菌、真菌等侵蝕,還可以對白蟻、葉蟬、天牛等害蟲起到趨避作用。
在園林綠化中如果選擇大樹進行移植,要避免在夏季進行。喬木的蒸騰作用旺盛,在夏季移植可能會造成營養供給量不能滿足蒸發量的需求,導致喬木移植后缺失養分和水分,甚至枯萎。
例如在創業城居住區主題園林的設計中,對于喬木的移栽時間十分重視,及時了解苗木的生長情況,并且加強土壤處理。
在喬木起挖筐苗或容器苗時,根部預留的土球大小應根據苗木起挖的規格而定[5]。在育苗時可以借助培育容器進行育苗,并保證容器內土壤的養分充足,保證喬木苗健康生長。
在挖掘樹苗時,應注意保護喬木樹皮,防止在挖掘過程中樹干磕碰或損傷。在喬木苗裝卸過程中,應使用吊裝帶完成樹苗的裝卸,不能使用鋼絲繩等拖曳喬木苗。
在存放時應將喬木苗放置在草墊、棉被或者麻袋上,防止樹苗受到損傷。在施工時要依據施工設計要求,使用塔吊進行施工。輕輕提起樹干并使喬木根系處于正常伸展狀態。將喬木放置于坑內后撤除吊裝帶,擺正樹苗位置,使樹苗順著原來的生長方向生長。在準備妥當后去除土球外面的包裝,分層填土壓實,然后澆水。
園林綠化施工較為復雜。在挖掘苗木時可能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喬木苗的根系受到損傷,從而影響喬木的成長,降低存活率。因此,園林綠化施工時要做好喬木的修剪工作。
喬木修剪需要根據樹苗的形狀以及喬木生長規律來進行。通常需要對喬木的枝條、側枝等進行修剪,有時也需要處理樹木損傷部位。對于常綠的喬木樹種,直接剪掉彎折的樹枝和枯萎的樹枝即可。而對于短截枝條,需要在芽與剪口之間留1 cm 左右的距離,防止出現外芽。如果枝條較粗,則可以直接用鋸條鋸斷對應的枝條,并對鋸口修剪平整后在剪口上涂抹防腐劑防止鋸口腐爛。
在對喬木的根部進行修剪時,需要保證剪口平滑完整,并將長根、批根以及病蟲部位一同去除,保證根部健康。
在樹苗移植完成后,需要對喬木定期進行修剪。修剪時間要注意根據不同喬木品種的物候期以及抗寒能力確定,并且要根據不同喬木品種的生長習性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6]。例如針對頂芽生長能力強的喬木,在修剪時應保留喬木頂芽,維持喬木的塔型形狀;而對于小喬木的修剪,應符合喬木生長的自然規律;對于成型的喬木樹種,應該以剪去長枝、病蟲枝、并生枝等為主。
移植成功的喬木苗需要保證土壤水分充足。只有水分充足,喬木才能順利成活并更好地生長。以龍南地區園林綠化為例,在早期管理中,經常出現澆水量過多或者過少現象,在施肥時也沒有對喬木的施肥量進行研究,導致喬木在生長中出現各種問題。之后龍南地區改變種植方式,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促進植物生長[7]。
在夏季,園林綠化人員應觀察土壤的濕度。干旱季節要及時進行灌溉,保證土壤水分能夠及時得到補充。喬木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營養成分,因此園林綠化人員要根據當地土壤的特征給土壤補給養分,保證喬木健康生長。
一般情況下,園林綠化人員需要在春季和秋季對土壤施肥2~3 次。施肥時要選擇埋土施肥方法,施肥后注意將土回填壓實。
施肥量不宜過大,防止出現燒根現象。底肥一般以50~60 g/m2施加量為宜,追肥則控制在每次30 g/m2,追肥2~3 次為宜[8]。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園林綠化人員要結合土壤的實際情況,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科學施肥,從而為喬木提供適宜的土壤環境,滿足生長過程中的養分需求。
城市環境對于園林綠化有重要影響。如果城市的空氣和水污染較為嚴重或者地下垃圾過多,都會對綠化種植造成不良影響。例如冬季我國北方尤其是高原地區非常寒冷,喬木的生長會變得極為緩慢。在溫度極低的霜凍天氣,喬木可能會大量死亡[9]。因此,在大慶地區的冬季,需要對喬木進行保暖抗寒。可以用草繩對樹干進行纏繞,也可以采用搭建簡易的塑料薄膜溫室棚來保護喬木,從而減少低溫對樹木的損害。良好的保溫措施能夠極大降低低溫下喬木凍傷和死亡的概率[10-11]。
在園林綠化建設中,要重視喬木的栽種和管理養護工作,從而保證喬木種植和養護質量。盡量選擇當地樹苗。應根據栽種環境選擇適當的喬木品種。栽種時應選用科學的方法,從而優化園林綠化建設效果。園林綠化人員要做好喬木的養護工作,定期修剪、澆水、施肥,注意夏季防干旱、冬季防凍工作和病蟲害防治工作。做好喬木種植與后期養護,確保喬木健康生長,提升園林綠化建設質量,使大慶地區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