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爽 余佳群
(遼寧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遼寧 錦州 121001)
生鮮農產品具備季節性和地域性種植、易被天氣情況影響、易壞、易變質、保存難度大等特征,此類產品的特點和產銷地間的距離是導致其物流成本始終處于較高水平的關鍵原因。高效的物流成本管控不但可以削減物流成本,也可以削減一些額外的損失和提升獲利水平。
目前,物流企業競爭的情況更加復雜,要想讓生鮮農產品物流企業平穩發展,需要明確服務水準,管控物流質量和成本投入。
質量成本指出于讓產品品質符合顧客要求的目的而形成的費用和產品品質并未符合規范導致的損失開銷。高水準的物流服務是其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獲利率的關鍵,但是高水準和高穩定度一定會提升相關產品的質量成本。要想讓質量和成本實現平衡,確定與經濟要求相符的質量成本區間,就要對質量成本進行限定,繼而提升物流企業的管理水準和獲利能力,提升相關企業在對應領域中的競爭水平。
生鮮農產品包含新鮮的蔬菜、水果和并未加工的蛋類、肉類及水產品。此類產品的重要特性就是存儲時限短、腐壞率高,運送存在困難,有損壞的可能性,安全限制多。生鮮農產品需要特定的溫度確保其新鮮程度,對于溫度的管控貫穿于物流體系的所有環節。部分生鮮農產品運送路途短、運送時間快,對溫度的要求不高,在常溫狀態下就可以保存。
生鮮農產品物流是把相關產品從產地運輸到顧客手中的過程,包含運送、保存、包裝、裝卸搬運和信息整理的全過程。分析可知,生鮮農產品物流屬于一種服務,服務目標對象為生鮮農產品,服務目的是確保產品的品質和新鮮度,使其能夠創造收益。
生鮮農產品產品量大、品類繁雜、季節性和區域性顯著、對溫濕度要求高、運送和保存難度大,物流模式也與普通的物流有一定差別,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3.1 時效要求高、損耗大
即使在低溫情況下,生鮮農產品的保質期也不是很長。為此,要盡力減少產品的運送時間,高效冷藏或運到銷售地點。在銷售過程中,要謹慎控制生鮮農產品的貨架期,讓此類產品能夠保持最佳的品相,獲得顧客的喜愛。
1.3.2 空間特征顯著
生鮮農產品物流的空間特征明顯,這與地理條件和社會分工都有關聯,主要體現在此類產品的銷售地點和產地的距離。生鮮農產品與銷售地在空間上的差異就是物流體系為其提供服務的意義所在。
1.3.3 季節性明顯、物流量變化頻繁
對于蔬果、花卉等植物類產品,經過播種、栽培、長大、成熟、收取等環節后方可出售,因此相關的物流服務表現出一定的季節性。對于肉、蛋、奶、水產品來講,對應的供應量通常與過去的市場銷售狀況具有很大的關系,產量存在一定波動,對應的物流量也有一定波動。
1.3.4 物流方面難題多、技術限制大,物流成本超標
為了確保生鮮農產品的新鮮度,減少相應的耗費,要在運送、保存、裝卸搬運等環節對其品質實施管控。在溫濕度方面,要應用有關的制冷方法;為實現生鮮農產品所有環節可追溯,要打造質量追溯系統,使用GPS、射頻識別等;在運送時還要安排專門的冷藏車。因此生鮮農產品的物流成本非常大。
1.3.5 生鮮農產品物流運營要有匹配的優秀人才
生鮮農產品的品質不但關系到有關企業的利益,還與諸多民眾的生活品質和身體健康存在緊密關聯。管控生鮮農產品的溫濕度、追溯包裝和物流源頭,都要求有掌握冷鏈物流理論、了解物流相關技術和食品安全標準的優秀人才。
物流企業的產品便是服務,物流企業質量成本體現在開展物流服務的進程中。物流企業的成本防控重點體現在確保和提升服務水準、避免質量問題等方面。鑒定成本是物流企業的物流服務能不能符合合約雙方明確規定的質量要求而形成的開支。內外部故障成本是開展物流服務前后,由于顧客不滿意而導致的開銷和虧損。
物流企業的外在質量成本體現在質量認證開支、物流服務的檢驗和評估開銷等。運送生鮮農產品時,要對溫濕度等進行實時追蹤,以減少運送產品時的損耗,因此要還要核算監控成本。
對一家企業而言,質量成本的核算非常關鍵。質量成本管理的前提是進行準確的質量成本核算,只有質量成本核算準確有效,企業才可以根據核算結果進行分析、處理,進而開展下一步工作。有些企業依舊沒有創建完備的核算機制,原因是缺乏具體、標準、可指引質量成本管理行為的規定和流程。行業中缺乏明確的核算體系,導致質量成本的歸集方式不標準,從而導致一些數據不準確,不但妨礙了企業質量成本管理的深度進行,也導致質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性降低。
在大部分物流企業中,管理者沒有對質量成本進行重新審視,沒有全面的成本管理觀念。許多管理人員僅關注提升物流服務水準,忽略了物流服務成本,將大量精力耗費在質量成本上,導致質量控制過度。質量管理是覆蓋所有環節的行為,生鮮農產品物流企業提供的是物流服務,因此質量管理全過程便是物流服務的全過程。質量成本管理涉及服務的全過程,要對物流各部分進行掌握,不能只注重部分而不關注整體。要想把控成本,物流企業應把供應鏈的各部分關聯在一處來核算各環節的成本,繼而明確整體的收益水平。一些物流企業為提高某個環節的獲利水平,會在這個環節耗費更多資源,追求更多利益,但忽視了對整體成本的管控,并未對物流的所有環節進行高效整合和使用。
要想把質量成本提升到管理層面,物流企業應從宏觀出發,密切注意質量成本管理的價值,在客觀操作中建立完善的質量成本管理體系,執行制度性規定并進行考評。質量成本管理考核可以及時發現質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管理人員根據考核結果調整決策,員工能夠根據考核結果及時改進工作。質量成本考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企業質量成本管理效率,降低企業質量成本管理風險,提高企業經濟利潤。許多企業未創建完備的質量成本管理考評機制,導致質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能被及時發現、處理,管理人員不能及時根據考核結果進行調整,無法促進質量成本管理發展。
質量成本管控是一個動態管理過程,把企業的成本控制轉變為準則,優化企業運營支出,將支出限定在合理的區間,繼而達到質量成本的預定水平[1]。
要把質量成本引入成本核算體系,合理安排質量成本事項和會計核算科目,依靠數據智能關聯,減少會計核算和質量成本核算中的重疊操作,提升辦事效率,促使企業運營效果到達較高水平,實現實時追蹤和防控[2]。
質量成本控制在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具有關鍵意義,只有強化企業的質量成本管理,才能最大程度提高產品的應用價值,減少成本支出,為企業在今后的發展中創造可觀的資金利益。由于質量成本管理是全流程、全方位、全人員管理,因此生鮮農產品物流企業的工作人員要參與質量成本管理的理論培訓,學習質量成本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解決各種質量管理問題的方法。
對質量成本實施高效管控,需要創新采購機制,創建合理高效的考評機制和職位責任制。量化質量成本指標,具體到各部門、各職位以及所有工作者。確定工作人員所在崗位的質量管控職責,建立賞罰機制,激發職工的辦事熱情和創新度,從流程上進行把控,從而不斷改進制度。
生鮮農產品物流企業要依據目前質量成本的具體結構情況,打造對應的控制體系。此外,要秉持不斷優化的思想理念,使企業的質量成本控制體系與時代發展同步。換言之,在企業實力不斷增強和經濟環境不斷變遷的宏觀背景下,初期打造的質量成本控制體系或許與企業今后的發展存在沖突,為了讓企業得到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應持續優化和調整相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