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靜?琚穎
【摘要】? 自2012年以來,國家出版基金共開展9次主題評審工作,推出了一批國家需要、社會需要、讀者認可的優秀主題出版作品,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文章對十年來國家出版基金資助主題出版項目進行統計分析,梳理資助重點,總結發展規律,分析國家出版基金主題出版項目發展方向,希望對出版單位在主題出版策劃、出版基金申報、做優做精項目等方面有所助益。
【關? 鍵? 詞】主題出版 ;國家出版基金 ;建議
【作者單位】楊晨靜,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琚穎,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
【中圖分類號】G239.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21.002
國家出版基金成立于2007年,致力于資助體現國家意志,傳承優秀文化,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優秀公益性出版物,現已逐步成為推動出版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為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以迎接十八大勝利召開為起點,國家出版基金在常規年度項目評審的基礎上,每年開展一次主題出版項目評審。截至2021年,國家出版基金共計遴選資助了1000多個主題出版項目。
本文對十年來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的主題出版項目進行統計分析,梳理資助重點,總結發展規律,分析和探討國家出版基金主題出版項目發展方向,希望對出版單位在主題出版策劃、出版基金申報、做優做精項目等方面有所幫助。
一、國家出版基金主題出版發展歷程
在“主題出版”這個概念明確提出之前,主題出版事業早已與我們黨和國家命運緊密融為一體,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主題出版是圍繞黨和國家重點工作、重大會議、重大活動、重大事件、重大節慶日等特定“主題”,進行選題策劃并付諸出版的活動[1]。從國家出版基金資助主題出版項目的情況看,自2012年以來共計開展9次主題評審工作,集中了優勢資源,形成了長效機制,發揮了引導作用,到“十三五”收官,已經推出了一批國家需要、社會需要、讀者認可的優秀主題出版作品,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國家出版基金對主題項目的資助從最初的定向試點,到后期多方面考慮實施資助的影響因素,主題評審工作在與時俱進中不斷創新實踐,資助模式也有了相應轉變,可以說經歷了兩個階段。
一是2012—2014年,起步和探索階段。國家出版基金對已通過出版主管部門遴選,有出版資源和編輯實力保障,能夠按要求完成的主題項目,小范圍開展試點評審,并按專家評審結果給予“事前資助”,即在項目出版前給予資助。這種資助模式可以減輕出版單位的前期成本壓力,增強編輯團隊的工作動力,為主題出版項目的完成提供條件。
二是2015年開始轉型,而后進入常態化發展階段。從表1可以看出,2015年并未開展評審。主要原因是統籌考慮“十三五”時期出版業的整體部署,主題出版項目選題內容與重要政策、重大事件、重點節慶日銜接的時效性,主題出版物的規模體量,以及出版單位組稿、編輯、校對、印制、發行等環節的周期性因素。國家出版基金研究改進措施,由先補助、后出版的“事前資助”方式,轉變為先出版、后補助的“事后資助”方式。2015年8月發布的《關于2015年主題出版項目申請國家出版基金資助事宜的通知》(基金辦〔2015〕39號)明確了主題項目的申報條件及要求,自2016年開始對已完成上一年度主題選題的正式出版物進行評審資助,并保持了常態化發展態勢。
資助方式的轉變不僅更為符合中宣部關于做好主題出版工作的通知精神,確保主題出版項目及時推出成果,產生有效影響,而且按照國家出版基金由政府主導、打造精品、服務公益的基本定位,通過后期資金補助的鼓勵措施引導出版單位積極策劃優秀主題出版項目。
二、國家出版基金資助主題項目的特點
從表1中歷年重點選題(或主題)可以看出,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的主題項目,與年度內或一段時期內的國家重要工作事項以及出版主管單位的政策引導方向密不可分。同時,主題出版的內涵也在不斷深化,外延不斷擴展,從單一的政治理論讀物發展到經濟、文化、歷史、科技等多個領域,從重大節慶活動轉向更廣闊的空間[2]。

1.堅持政治導向,服務中心工作
主題出版是突出體現出版人政治使命與文化擔當的重要選題板塊[3],是體現黨和國家意志的出版,政治性是首要的,沒有政治性,主題出版就失去了靈魂和方向。國家出版基金重點資助堅持黨的出版方針、政策,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優秀出版項目,始終圍繞大局、服務大局、保障大局、推動大局[4]。自2012年啟動主題出版項目評審工作以來,國家出版基金按照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不斷加強政策引導、創新資助方式,通過主題項目評審,資助了一批聚焦時代主題、唱響時代主旋律的優秀出版項目。如《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國家治理現代化叢書”等一批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的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等深入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項目,弘揚主流意識形態,傳播主流思想文化。
今年,圍繞慶祝建黨百年主題主線,國家出版基金探索開展了“回望建黨百年”“紀錄小康工程”專項項目評審資助。在現有的“自下而上”申報的基礎上,優化專題設置,打通“自上而下”申報資助渠道,及時打造堅持正確政治導向的優秀主題出版項目。評審資助了《大黨的樣子》《中國崛起的世界意義》等一批系統總結建黨百年光輝歷程的優秀項目,《全面小康 全面解碼》《中國農村:從小康到全面小康》等一批反映脫貧攻堅偉大成就的優秀項目。進一步向出版界釋放國家出版基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鼓勵原創精品,堅持多角度、多層面、高質量發展的資助導向。
從歷年資助情況來看,以出版黨和國家重要文獻、哲學社會科學著作,服務國家重點關注領域為基本任務的出版單位有著明顯的先天優勢。這些出版單位無論是做政治性、理論性、學術性的出版內容,還是將“主題”內容融入通俗讀物,都可以稱得上是行家里手。比如人民出版社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家出版機構,從選題來源到作者團隊都有著堅實的基礎。一些大學出版社通過調用自身的學術資源,也在主題出版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一些地方出版社,如廣東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黑龍江教育出版社等深入挖掘區域文化資源,將聚焦大局的主題融入本地文化發展當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圖1 國家出版基金主題出版項目排名靠前的出版單位分布圖(單位:項)
2.項目內容豐富,創作思路多樣
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的主題出版項目不單是政治理論讀物,還可以在弘揚時代主旋律的同時,在經濟、文化、科技等多個領域深耕細作,通過多層次的研究闡釋,多元的敘述角度,呈現人民群眾喜愛的,有傳播效果的,接地氣、有溫度、引共鳴的內容。
從選題方向來看,有注重將中華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融入新時代主題的選題,比如《歷史視野下的中國家風文化》運用講故事的手法,深入弘揚民族精神,增進價值認同。有運用學術研究方法對現實問題進行深層次解讀的選題,如《科技強國建設之路:中國與世界》從新時代我國創新發展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前沿趨勢出發,展現我國科研成果,推動科技進步;《綠色發展新理念:建設美麗中國》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從不同角度為促進生態和諧發展做出科學分析和研究[5]。
從出版板塊類型來看,有學術研究類的專著,有知識普及類的讀物,有真實、生動的報告文學,也有圖文并茂的繪本、畫冊等。比如《圖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2個關鍵詞,精選編繪能夠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經典故事,以通俗易懂的連環畫形式傳達具有文化底蘊的內容。

從讀者群體類型來看,主題出版項目可以滿足專家學者、青少年、外國友人的閱讀需求。比如《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扶貧》《百名攝影師聚焦脫貧攻堅(漢英對照)》就是用創新的視角展示中國在減貧領域的巨大成功,用國際化表達方式講述中國的扶貧故事。
近年來,很多出版單位開始廣泛探索,根據要求,緊扣主題,將選題范圍擴寬,充分將選材特點、表現形式、敘述方式等與主題內容相結合,創作出涉及多領域、涵蓋豐富內容、創新表達方式的優秀出版項目。
3.資助數量均衡,遴選標準嚴格
2012年以來,國家出版基金陸續資助了1000多個主題出版項目,項目平均入選率約80%,遠高于出版基金年度項目的入選率。今年,因開展自主選題“回望建黨百年”“紀錄小康工程”專項項目的評審資助工作,參評項目數量大幅上升,獲資助項目數量仍與往年持平。這說明出版基金對主題項目的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從項目申報到獲得資助,其中每個環節都對項目質量嚴格把關,并引導出版單位加強管理,不斷深化內容質量。
三、策劃申報主題出版項目的建議
國家出版基金主題出版評審工作已經開展十年,在各方積極努力下,推出了很多導向好、質量佳、受到讀者喜愛的優秀出版成果,為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出版單位應在新任務新課題新探索中深入思考,進一步做好主題出版工作。
1.把握資助重點,提前謀劃儲備
主題出版具有非常強的政治性和時效性特點。堅持正確政治導向是做好主題出版項目最根本、最基礎、最重要的要求。首先選題立意政治站位要高。出版單位在確立選題時,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宣傳黨的主張,反映人民心聲,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為目標,聚力推出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優秀項目,推進文化強國建設。面對“十四五”時期的新任務新要求,出版單位要將中央精神和決策研究透理解透,關注國際國內社會的發展形勢、價值理念、現實問題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圍繞主題主線,講好中國故事,通過有質感有品位的話語開拓讀者視野。
在把好政治導向的基礎上,出版單位還要重點把控項目的內容時效性和申報時效性。主題出版絕不是一盤“冷飯”反復炒,而是要緊密結合時代特點對內容進行系統整理和整體創作。以“四史”題材選題為例,不能將黨史、國史簡單化拼湊,而是應結合年度選題重點,深入解讀時下社會關切的現實問題、熱點問題,從歷史中發現新啟示。主題出版項目對時間要求非常高,在申報國家出版基金前,要認真策劃、長期積累、提早準備。出版單位要對項目的制作周期、出版周期等做好整體計劃,對需要重大選題備案的項目,必須提前按要求履行相關程序。
2.發掘項目亮點,體現內在特色
要想在眾多優秀出版項目中脫穎而出,還要找準選題切入點,結合出版單位特長,對比研究同類出版物,打造方向正、質量好、有亮點的主題出版物。總體來看,越來越多出版單位在抓取選題亮點上花心思、費力氣,其經驗有以下方面。一是提前做市場調查研究。出版單位要對市場上主題圖書的情況多做了解,梳理和研究讀者愿意讀、看得懂的主題出版物具有哪些特點,為進一步做好主題出版工作積累經驗。二是分析出版單位擅長領域。出版單位不能盲目跟風,應切實分析自身特點,選取擅長門類,精選資源、精心策劃、細致打磨,發揮品牌特色。三是積極尋找創新點。創新點分布在主題出版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善于發掘和應用。出版單位可在內容表述上創新,增強語言文字的親和力和感染力,或以讀者喜聞樂見的形式將作品的思想內涵表現出來。編輯要開動腦筋、增長見識,善于捕捉創新點,不斷為主題出版工作開發源頭活水。
3.增強精品意識,打造傳世之作
近些年,隨著主題出版工作走深走實,優秀主題出版項目數量并不少,但能稱之為“時代精品”的主題出版項目還不多。“時代精品”不僅是某一方面的優秀,還是多角度多方面優秀的匯集。打造傳之久遠的精品力作,關鍵在于“精”,必須要精心用心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出版單位要將提高質量放在突出位置,注重主題出版項目的思想性和傳播力,用心選材、精心設置選題,在內容表述上使學術研究更加貼近大眾需求,努力推出富有思想深度、藝術高度的精品。出版單位要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著眼于時代之需、人民之需,引領全社會求真求善求美的良好風尚。在此基礎上,對項目的編校、設計、印裝等方面要精雕細琢,提升質量,增強審美力。比如,有些出版單位增加主題出版項目的編校次數,反復推敲,精益求精;一些主題出版物的書名設計非常精彩,讓人過目不忘、久久回味;一些主題出版物在裝幀設計上充滿新意,使讀者愛不釋手。總之,出版單位要用心用情去做好主題出版項目,努力使作品經得起時間、讀者、社會考驗,發揮主題出版強大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在探索精品的過程中,出版單位要努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讓主題出版物成為兩個效益有機統一的案例,使得主題出版物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不再是相悖命題[1]。
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國家出版基金會繼續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做好主題出版項目資助評審工作。出版單位在策劃主題項目、遴選申報選題時要自覺站在黨和國家的戰略全局、政治大局上想問題、謀發展,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保證在既定時間內完成選題的實施和出版,制作出開拓新領域、填補研究空白的出版精品。
|參考文獻|
[1]周慧琳. 努力做好新形勢下的主題出版工作[J]. 出版參考,2017(1):5-8.
[2]郝振省,宋嘉庚. 從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看“十四五”時期出版業的發展指向[J]. 現代出版,2021(5):5-10.
[3]韓建民,李婷. 主題出版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七問[J]. 中國出版,2021(7):5-10.
[4]郝振省,韓建民. 主題出版的歷史與內涵[J]. 出版與印刷,2021(1):28-33.
[5]馮雪. 2019年主題出版凸顯七大特點[N].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