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葉
【摘要】戲劇編演不僅融合了編劇、導演、演員等人員的智慧,也體現了多種藝術元素,如,文學作品、肢體語言、音樂和美術的美。它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對學生道德情感、責任意識、團隊精神等方面起到了促進作用。
【關鍵詞】戲劇編演;創造能力;班級建設;團隊意識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能促進學生獲得成功。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善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美并創造美。而一個班級怎樣做才能增強班級凝聚力呢?毫無疑問是活動。如何將興趣與活動結合在一起達到這兩種效果?從心理學角度講,要激發學生們的這種欲望,一個很好的途徑就是讓他們有這樣一個獲得成功的體驗,也就是成就感。
一、推波助瀾,給尖子生開辟一片天地
學校一年一度都會有元旦文藝匯演。在匯演前,會對全校30多個班級報送的節目進行篩選。作為“火箭班”,筆者動員全班齊參與,進行英語小說劇本的改編與表演,不枉青春年少一回。
二、編演中促創新,競爭中促合作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體驗學習”的理念,即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主線構建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每個學生都是天生的演員,將主導權歸還給學生,能更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劇本的了解也會更加深刻。課本劇的編演不僅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不斷改編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創造力和想象力。
仲向東認為,有效組織讀后活動并精心設計符合新課程理念,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能力的提升,以及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考慮到全班32人都要參與演出,與編劇協商后,筆者選擇了馬克·吐溫的經典之作《百萬英鎊》中的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片段《飯店》。在分工之前,讓全班觀看了該部影片,了解其歷史背景和整體內容,對于劇中人物關系與故事發展脈絡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學校初審時,由于小說改寫后的劇本編演層次不清晰,班級32個演員角色分配不到位,初審結果待定。
隨后,核心小組的主創人員與劇本主角針對如何實現人物沖突最精彩的演繹進行分小組討論、分享、反饋、再調整,各個小組精心琢磨著自己的角色與劇情,并與其他組精誠合作,爭取創造出更加逼真的劇情,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經過改編后的《飯店》:兩個富豪打賭,如果把一張一百萬的支票給一個叫Henry的乞丐,看他能否在一周之內花完這一百萬?接著,饑餓難忍的Henry進入了一家高級餐廳打算吃飯,飯店老板和老板娘及一位服務生,展示了三位在男主拿出支票后截然不同的態度。為了使戲劇人物沖突更加明顯,有人提出了增加不同行業的人來餐廳吃飯,如,商人、政客、駐唱歌手、演奏家等,這一想法得到了其他學生的一致認可。隨后,在改編的劇本中增加了名媛、商界的精英等幾位吃飯的顧客,背景設定為一家高級餐廳,略有美國18世紀流行的嬉皮士風格,客人們聽著音樂,聊著天,品嘗著食物。重點描寫餐廳人員態度的轉變:從厭惡鄙視男主到畢恭畢敬討好他。人物選定之后,所有學生根據自己的角色定位,分小組進行打磨,口語化臺詞的改寫,背景圖案與音樂的搭配,服飾與場景的選擇與制作。為了讓演出效果更加逼真,學生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到電臺進行配音。然后根據配音對口型與做動作。為了控制舞臺表演時間,又對故事的結尾進行了改編。學生將《百萬英鎊》的結尾改為Henry將自己獲得的一百萬饋贈于社會,倡導人們不要“拜金”。
經過修改后的劇本與人物角色安排都到位了。在排演中,學生們互相幫助、學習,都把最完美的一面呈現了出來。這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競爭意識。再次審核:通過。學生們的喜悅之情不言而喻。
三、演繹中,還觀眾一片精彩
1.演繹中滲透美育與德育
英語戲劇的編演劇在過程中適時滲透德育與美育。劇場每一個場景的布置,小到餐桌上晶瑩剔透的高腳杯,大到餐廳門的顏色與背景,都再現了劇本當時的場景。學生們精美的禮服,從頭飾到鞋子,都是經過色彩搭配與人物性格特征匹配的。英文劇本的編演幫助學生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不以貌取人或拜金主義,使英語戲劇與素質教育相結合。
2.優化了人際關系
建設和諧的人際關系對班級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班級里有兩種關系要處理好,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英語戲劇可以使學生了解不同意識形態社會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內在關系,深刻理解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個人與社會、國家與國際等多種社會關系,學會關心、理解、尊重和欣賞不同社會群體,從而能夠與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溝通、合作。經過初審的考驗,學生們明了心中要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幽默意識,即使是一個小丑的角色,也有他精彩的一面。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當主角,也不是每一個配角都不重要,一部好的英文戲劇更加體現了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張曉華于《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一書中表示教育戲劇的功能如下:活潑愉快、有學習意義的教學能提高學生的溝通和表達技能;有效地促進個人與他人之間的良好互動。除此之外,還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升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養成合群的美德。在編劇過程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后,戲劇編演還能加深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誼,形成了良性循環,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通過英語戲劇的編演,形成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團隊中每個人都有機會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養成。與此同時,他們尊重彼此,善于傾聽與接納他人的意見,促進了班級良好班風的建設。通過戲劇編演,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班級形成了一股愛學、會學、樂學、團結一致的優良學風。一次舞臺劇的編演,打磨了學生的心性,鍛煉了他們的綜合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靜.英語課本劇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
[2]喬姆斯基.支配和約束論集[Ml.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3]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仲向東.讀后活動設計適當的案例分析及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4(3):38-43.
[5]張曉華.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M].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