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敏儀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創新發展,“互聯網+”思維也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小學這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和培養習慣的階段,在德育中應用好“互聯網+”思維尤為重要。本文圍繞在小學數學德育中如何體現“互聯網+”思維的優勢,展現互聯網資源的便利性和強大,并為德育提供的效果起到顯著作用等方面展開闡述,以期為小學數學德育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數學;德育;優勢
在新時代科技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互聯網技術逐漸普及,互聯網強大且便利。正確的認識和合理的使用是德育的重要任務,如何將其有效應用在小學德育當中,是我們當下應該去思考的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具備“互聯網+”思維,分析其在德育中的優勢,結合在小學德育中的需求,才能在教育過程中合理應用好互聯網技術并為其提供有效參考和支持。
一、“互聯網+”思維在德育中的應用優勢
1.契合學生需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都在借助互聯網這種便捷的媒介得以快速發展,教學形式也隨著“互聯網+”的實現逐漸多樣化,小學生們對互聯網的應用逐漸成為習慣,在小學階段的習慣培養對于形成健全的觀念也有重要的影響,也有實踐證明,好的習慣是好的品質的影響因素。對于傳統“灌輸式”教育方式,學生容易產生被動的感覺,不可避免會有強烈的抵觸心理,而這種狀態必然導致學習效果的下降,而在這種新時代“互聯網+”教育的方式下,讓學生們體驗到科技的進步,接觸更加全面的知識體系,會讓學生有更強的參與感和創造性的開發,甚至一些發達地區的小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制作出一些小型的應用程序,而這些成果依然累積在數學德育中的邏輯思維培養的基礎上。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然如此,更好地學習和利用互聯網,體驗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便利,讓其發揮價值,也是我們的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
2.德育滲透的全面性
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一絲不茍的學習,同時因為數學學習通常比較抽象,理解起來比較費力,所以讓一些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但是,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的靈活性和全面性改進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趣味性以及自信心,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在我國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師生形成了很強的應試教育思維,尤其在數學學習中,“題海戰術”是常用的方法,這種量大、效率低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學習壓力,也無法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和行為習慣,對于德育品質的提升效率較低,同時這種學習方式也會磨滅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數學德育過程中,應用好“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對于小學生系統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通過互聯網思維,可以幫助小學生很快養成良好的數學解題思路和學習意識,因為在小學階段,他們對生動鮮明的事物具有較快的吸收能力。教師在教學當中不僅是滲透德育的引領者,也是德育的啟發者,教師應指導學生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搜索、分享各種學習資源,受到啟發的同時也可以將方式經驗傳授給別人。
二、“互聯網+”思維在小學數學德育中的應用
1.在線教學
互聯網時代,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對于個人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幫助,在線教學不但是科技發展的體現,也是對傳統教育方式的一次升級。目前,在線教育品牌非常多,這也對數學德育的發展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在線教學的優勢在于能夠形象生動地演示,一些抽象的問題使得學生們豁然開朗,運用互聯網工具和學習互聯網思維,對學習內容的傳授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線教育的另外一個優勢在于反復性,對于需要溫習的知識點可以通過回放的方式多次學習,培養他們的主動學習能力。同時,在線教育也有很強的互動性,對于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在線教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需要培養學生新的思維能力,讓優越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們帶來更強的學習意識。
2.豐富德育資源類型
網絡早已普及在學生們的生活當中,同時,網絡當中也存在著驚人的網絡資源。在過去的數學德育過程中,往往以書本當中的知識點為主,稍加擴展便完成數學德育目標。但是這種方式往往因為欠缺德育相關的內容,年復一年地重復著這些內容,更新速度較慢,嚴重滯后,跟不上時代發展,造成小學生德育工作的缺乏。而“互聯網+”的引入,恰恰彌補了這一缺憾,因為互聯網中的各種豐富的資源可以被使用,從而為數學德育工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網絡查找資源,對教材內容相當于再一次的開發和研討,及時補充、完善當下出現的新的觀點和思路。同時,促進學生們優良道德品質的培養。
3.生活化案例引入
以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倍數問題為例,教師完全可以把互聯網上合適的一些經典案例制作成課件作為德育素材,比如,王明去超市買了一瓶5元的可樂,在付錢時,王明給老板50元錢,由于老板疏忽,誤將王明給的錢當作2倍的數額計算,結果給王明返回了95元。聰明的王明及時發現了問題并將多余的錢返還了超市老板,誠實的王明在這種舉動之后也得到了超市老板的贊揚。“互聯網+”的思維為數學德育提供了多元且實際的例子,給小學生們的理解提供了很大幫助,這也是教育的意義所在。
再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級數學的課程中有一課時是“植樹問題”,在課程之前,教師可以安排一些開放性題目,如“我們為什么需要植樹”,這就可以幫助學生們提升較強的保護植被的意識,同時也讓他們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團隊合作,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意識的形成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結語
“互聯網+”是一種趨勢,我們只有積極響應時代的號召,培養“互聯網+”思維,并轉化成數學德育的方式,不僅是作為教師對自己的升華,也是對學生的責任。當然,“互聯網+”在數學德育中的體現不局限于這些,我們在數學德育工作過程中要不斷地發現、捕捉、完善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為培養具有良好品質的下一代努力奮斗,展現數學學習的趣味,傳播數學學習的價值,讓學生喜歡數學,為之所用。
參考文獻:
[1]許百川.“互聯網+”思維在小學數學德育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6):167-168.
[2]潘琴華.“互聯網+”思維在小學數學德育中的應用分析[J].好家長,2018(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