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志彬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在全球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在2016年,教育部等11個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研學旅行正式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中。本文淺談把信息技術作為輔助工具,貫穿整個研學旅行中,從而提升研學旅行的實效,讓學生更好地體驗研學旅行的樂趣。
【關鍵詞】小學;研學旅行;信息技術
2016年,教育部等 11 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意見指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蓖ㄟ^在中小學開展研學旅行,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在校園內,使“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再停留在教育名言上,而是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行合一”的道理,這是一種培養人才的創新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引導學生適應社會,促進課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相融合。
2018年的國家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實現高速寬帶城鄉全覆蓋,擴大公共場所免費上網范圍,讓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帶來方便和實惠,同時,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移動通信設備越來越普通和易用,這為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開展研學旅行提供了廣泛的社會基礎。
現在的研學旅行容易出現一些誤區,如“只旅不學”或“重旅輕學”的現象。學生在研學旅行前都是興致勃勃,但對研學地點不了解,又不可能到研學地點現場查看,因此幾乎沒有做任何準備工作,直接影響研學的體驗過程;在研學過程中,由于沒有清晰的研學目標,大部分學生只是游玩觀光一次研學地點,沒有留下屬于個人的研學經歷;研學旅行結束后,沒有研學的成果分享,缺乏對以后的研學旅行的促進作用。如果能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貫穿于整個研學旅行中,研學旅行的效果將會有很大變化,使學生獲得更豐碩的研學旅行成果。
一、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明確研學旅行的主題
在研學旅行的前期,學生的興趣最強烈,他們會與同學交流旅行地點有什么“玩”,但幾乎不會研究旅行地點有什么“學”,教師要緊抓這一切入點,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圍繞旅行地點開展研學,通過積極運用信息技術的手段,既能拓展研學旅行的時空范圍,又能提升研學旅行的實效,學生在資源豐富的網絡世界中,能獲取很多研學旅行的信息,對研學的主題有充分的理解,使學生成為研學旅行的探究者,如,組織三年級學生參加主題為“不走回頭路,跟隨偉人步伐領會廣東人的創新精神——三鄉羅三妹山研學之旅”,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上網技術,可以通過網絡技術,找到“游三鄉羅三妹山”攻略,在閱讀文字介紹時,知道羅三妹山與偉人鄧小平之間的歷史故事,瀏覽網上圖片、視頻時,對三鄉羅三妹山有大概的了解,最后,學生通過信息的搜集和辨識,不但增強了學生對研學旅行地點的興趣,而且學生對中山歷史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二、利用信息技術助力學生體驗研學旅行
學生在研學旅行過程中,不但要重視研究學習,而且親身體驗也非常重要。如何讓學生更高效體驗研學旅行呢?過去的研學旅行,一般是用紙筆記錄所看、所想,邊看邊記,學生容易出現看了忘記錄或記錄時錯過其它內容,影響研學的效果。如今已經是信息化時代,可以用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智能手機等設備記錄研學旅行過程,其中智能手機在研學旅行中是最合適的輔助工具,智能手機已經進入千家萬戶,而且攜帶方便、功能強大,具備拍照、攝像、通信、記錄、做問卷、上網等功能,這是提高學生研學旅行的體驗的有力保障。如,學生到中山咀得園研學旅行,有的學生對咀香園的歷史感興趣,有的學生對杏仁餅的制作方法感興趣,有的學生對產品的生產車間感興趣,但參觀的時間有限,學生要以小組形式開展研學,組員明確研學的任務,然后學生充分運用手中的智能手機,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進行拍照、攝像、錄音等,疑惑的地方通過網絡大數據查找答案,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親身體檢而強化學習。
三、利用信息技術分享大家的研學旅行成果
研學旅行是學生用已有的知識體驗的綜合實踐活動,在研學旅行中,由于每個學生的認識水平都是有差異的,所以大家收集的信息都不一樣,如何才能把大家在研學旅行中的收獲成果生動有趣的表現出來呢?首先,研學成果是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的,然后,小組成員把各自在研學旅行中收集的資源,利用信息技術處理獲得資源,最后把資源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展示出來,與其它小組分享。如,三年級的學生可以使用畫圖軟件制作一幅電腦畫,或者用Word文字處理軟件,寫一篇圖文并茂的日記或調查表;四年級的學生可以使用PowerPoint制作電子相冊,介紹研學旅行的準備工作、研學過程、收獲感想等;五年級的學生可以使用FrontPage制作網頁,系統地介紹研學旅行的亮點;六年級的學生可以使用Scratch編程制作研學旅行小游戲,使用Flash軟件制作簡單的研學線路動畫,使用APP制作微信相冊等;除此以外,一些學生對資源進行創新應用,如有的學生把拍攝的自然風光圖片,通過畫圖軟件的任意選擇、復制、粘貼功能,勾畫出各式各樣的服裝,再配上小組成員的頭像,就做成了大自然的服裝秀。最后,把小組制作的作品分享到Q群或者微信群上,讓所有學生得到一次再學習的機會。這不僅提升學生研學旅行的效果,還鍛煉了學生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工具與研學旅行融為一體,成為研學旅行的一雙有力翅膀,一方面提高了研學旅行的效率,另一方面提升學生的處理信息、應用信息、創新和實踐的能力。為適應21世紀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羅亞玲.最美的教育在路上—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實踐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8(3).
[2]王清華.利用信息技術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J].綜合實踐活動研究, 2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