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勝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案例: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姚老師培養小然成為自己的“小密探”,通過小然的“小報告”成功掌握班級的動態,結果,小然被大家指責,也開始討厭姚老師了。班級管理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陷入了“三敗俱傷”的僵局。筆者認為,姚老師的案例告訴我們,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除了要有一顆積極有為的進取心之外,還要行不言之教、做慧心之師。
行不言之教
一位真正能與學生共情的老師,哪怕是迫不得已要學生“打小報告”,也必然會用教育智慧處理好這件事。
2020年疫情居家學習期間,我發現學生聽課效率低下,線上課堂為學生聊天、玩游戲、抄答案、掛課提供了有利條件,但學生不在眼前,教師鞭長莫及。我要求科代表利用聊天的機會去發現同學上網課時的真實表現,然后向我報告。
針對科代表的報告,我沒有在課堂上說,也沒有找任何一名學生談話,只是及時調整了課堂模式:第一,我隨時視頻點學生回答問題,隨機讓他們展示解題過程,分心的同學回答速度肯定不如專心的同學,我不會揪住學生的錯誤不放,而是用榜樣的力量激勵暫時落后的學生;第二,我規定練習與考試的提交時間,不給學生留傳抄答案的機會。同時,我也會反復看自己的課堂回放,及時發現并改進自身的不足,盡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一段時間后,課堂紀律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學生怕被我點名回答問題,上課聽講更加認真了,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提交練習,我能看到他們更真實的學習情況,從而更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
做慧心之師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主任管理班級肯定要立規矩,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多點智慧,多點靈活變通。
有一年夏天,學校為防止學生游泳溺水,要求每個班級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寫“嚴禁游泳”4個大字。我雖然覺得這條禁令的語氣過于生硬,但本著“安全高于一切”的想法,還是照寫了。晚上再進教室時,我發現這4個字被學生擦掉了,全班同學都等著看我的反應。我可以找班干部打聽“肇事者”是誰,但這樣一來,就會陷入姚老師那樣的僵局。于是,我壓下怒火,笑著說:“我要表揚這個擦黑板的同學,他很聰明!”
教室里凝重的氣氛瞬間輕松了,我繼續說:“要是我看這4個字不爽,肯定幾下全擦了。可是大家看看,這個同學擦了4個字,還剩4個字!‘嚴’字擦掉一撇,成了‘亞’,‘禁’字去掉下邊,留下‘林’,‘游’字去掉兩邊,成了‘方’,‘泳’字去掉偏旁,留下‘永’。‘亞林方永’,真聰明!說明這個同學擦之前是動了腦筋的,我們學習也需要有這種精神,會琢磨,玉一琢磨就成器,人一琢磨就成才。大家說這個同學聰不聰明?”全班同學一起大聲回答:“聰明!”我又說:“其實,我知道你們不是故意跟我作對,只是覺得這句話的語氣太過生硬,但我們周圍確實有很多血的教訓。生命對于每個人而言只有一次,要慎重對待。我不會去追究這是誰擦的,也不想知道這是誰擦的,但我希望我再次走進教室的時候,這4個字又不同了。”說完我就走了。再次進教室時, “嚴禁游泳”4個字果然端端正正地寫在黑板上,同學們也在認真自習,似乎什么都沒發生過。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學問,共情處事,行不言之教;靈活變通,做慧心之師。師生共同成長,不亦樂乎?
(作者單位:湖北省大冶市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