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宇
本人的體會是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豐富自己教學方法,用心的去加入到教育教學當中,總結方法,探索規律,在活動中提升,才能達成自身的專業成長。具體的想法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前提---確定重、難點
每一節課的重、難點確定是很重要的,只有教師自己心里明確了所講的這節的課重難點是什么,你才會把重要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可以根據老師這節課在黑板上板書書寫和課件上的內容來記錄筆記。來完成本節課的重點知識的學習。確立重難點對于年輕教師而言有三種方法:1、利用好教參和教案。(但是有的時候內容還是較長,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稍微的刪減一下。但是重要內容不能缺少的)。2、可以像有經驗的老教師詢問。(咱們二中的傳統就是當新教師上班的時候都會有一個有經驗的教師作為師父來引領你的成長,像咱們學校準備的師徒結對課,這個時候可以多和師父交流討論,或者像其他有經驗的教師詢問探討)3、通過組內教師的集體備課當中掌握重難點。(因為每次組內集體備課的時候,發言的這位教師都是精心準備的發言材料,所以當你聽完發言教師匯報之后,你對本節課的重難點問題自然就記在心中了,這時我們就可以根據教師的發言確定本節課的重要問題了)那么確定好了本節課的核心內容,無論這節課講得生動與否,只要學生將主要的知識弄明了就可以了。掌握了本節課的80%的內容了,其實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就足夠了。100分的學科能達到80分,那就相當不錯了。不能一節課結束,學生摸不到頭緒,不知道老師這節課的重點在哪里,所以很多同學可能在課下就會交流這個老師講課我聽不懂,有點迷糊。
二、關鍵---重視做題
我認為想把一堂課講好,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做題。我09年參加工作,但是第一年沒有講課,整個一年下來就是聽課和做題,我認真細致的做了八本練習冊,像以前的學升、全品練習冊、資源評價、中考習題、總復習測試、六月沖刺、名校沖刺、仿真試卷、在做題的過程當中慢慢的就掌握了每節課的重要知識點。因為每套題里面總出現的那個知識點就是考試要考的那道題。而且一直到現在還是每天堅持做題,我會發現其實90℅的習題都是一樣的,這樣我做起題來也就更加得心應手。只有你先把這節課的習題做完了,晚上作業當中涉及到的問題你都知道了,在講解新課的過程當中你可以對相關習題進行滲透和講解,當學生回家完成作業的時候也就簡單了許多,學生也會高興的告訴你老師昨天的作業我做的老好了,我都會。學生心理自然特別的滿足和開心。沒準還會私下里和其他同學交流這老師講得好,我能聽懂,作業我也會做。一舉兩得,他不香嗎?
同樣題做多了,講習題課的時候也就順暢很多,因為這個時候學生不會的問題少了,節約了不少的時間,不用每道題都講了,只講解作業中不會的問題就可以了,(但是有個前提你得提前批改好作業)這樣我們也就做到了課堂當中大容量、高效率。有時在講解習題時也可以針對聽不懂的學生換一種講解的思路和方法。在講解習題時要注意歸納和總結。
三、輔助---課件的呈現
現在我們每個班級多媒體都在正常使用,所以你還是手里捧著一本書在前面干吧的講,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果你還是在我行我素那樣你就不一定能得到學生的認可。那么我們現在就要充分的利用好先進的教學手段讓你的課堂動起來,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想睡覺都不忍心。
1、課件內容方面
原來我做課件就是沒有主次之分,不系統、目的不明確。網上下載下來簡單改一下就用了,有的課堂用不到的直接翻過去了,給學生弄得不知所措。可能還會提醒你老師這個課件我們還沒講呢?(就像我今天發言做的課件一樣,可能有的老師看起來會認為過于簡單,但是我做在課件上的都是精華,不講究花里胡哨,)通過這幾年來的校內公開課,課后領導的指導與點播才讓我在內容的形式上有所改變,一個課件只能體現兩個到三個大問題,(問題多了你也講不完,講不透,走馬觀花、囫圇吞棗)其他的零散的知識點可以在課堂上直接講解,不用都做在課件上。整個課件給人的感覺是干凈而不缺乏內容。而且一個知識點所帶的問題應該要呈現在同一個課件當中,這樣才更加的直觀有效。并且在問題的設計上也要難度適中,一定要符合從易到難一種教學理念,不能一上來第一問題就解決不出來,這樣會很尷尬,特別是公開課的時候,這樣效果會很不理想,不僅影響課堂氣氛和可能會影響到老師講課的心情,導致發揮失常。
2、激發興趣方面
我感覺一堂課的能不能成功,課前的導入非常的重要,更是牽引著我們這堂課的一個主要的脈絡。導入設計的合理有效,這堂課就成功了一半。
比如說以前公開課“分子和原子”,因為這節課難度比較大非常的抽象不是特別好理解,所以在課前我們采用的導入新課就是利用手機配樂詩朗誦錄音,緊接著教師在講臺演示鐵樹開花的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并且在講解第一條性質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時也是采用的這個方法,利用一組數據的對比讓學生們來更好的理解這條性質。讓這節課變的更加生動、形象、通俗、易懂。還有一點就是課堂上也可時不時的用一些幽默詼諧的語言來調節課堂的氣氛。但不是無休止的開玩笑。
教育工作中,是一項經常做經常改進的工作。立足于課堂,在摸索中不斷的前行,在摸索中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