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夢
摘要:學習動機是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文章主要介紹了幾種學習動機理論、探討了學生學習動機的主要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
關鍵詞:學習動機;影響因素;激發學習動機
一、動機與學習動機
現如今教育系統越來越注重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與自主性,由此學習動機、學習積極性等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動機是指激起和維持個體活動,并使活動朝向一定目標的內部動力。學習動機是激勵并維持學生朝向某一目標的學習行為的動力傾向。
二、學習動機的主要理論
(一) 強化理論
這一理論是由聯結主義理論家最早提出。所謂強化是能夠增加行為發生的概率。[1]依照他們的觀點來說,人們的某種學習行為完全是由于先前這種行為與強化而建立起來的聯系,強化能夠增加人們某種行為重復發生的概率。
(二) 自我效能感理論
這一理論是由班杜拉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完成某一行為的主觀判斷。[2]當人們認為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一成就行為時,此時將會產生較高的自我效能感,激勵自己去從事這一成就行為。
(三) 成就動機理論
這一理論是由阿特金森最早提出。他認為人的動機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誘因價值三者共同決定的。人在追求某一成就行為時存在兩種傾向:力求成功與避免失敗。力求成功者內部動機強,注重能力提高;避免失敗者內部動機較低,注重行為結果。
(四) 成敗歸因理論
這一理論是由韋納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的。人們將自己的成功或失敗歸結于不同的因素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進而影響下次行為發生的方式。例如,一個人將自己的成功歸結為努力,那么下次他會更加努力;當一個人將自己的失敗歸結于能力,那么下次他就不會努力了。[3]
三、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主要因素
(一)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科學研究表明,當學生面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科時,他們往往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學習效率也會更高,往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他們面對自己不感興趣的學科時,他們往往會產生排斥、消極的態度,自然而然學習的效果也不太理想。
(二)教師及其教學方式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個人的專業素養、人格魅力等會對學生學習動機產生較大影響。當一個教師具備淵博的知識、較高的個人魅力時,學生將會產生要好好學習的學習動機;當一個教師的教學方式生動有趣時,將會吸引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提高學習動機。
(三)學習環境
對學生學習動機影響最大的就是學校環境與家庭環境。一個學校的教學條件包括硬件設施、軟件設計、生態環境以及教資水平、學校的學習氛圍;這些都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學習。同時,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言傳身教、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學生的成長,家庭的學習氛圍也會對學生學習動機產生較大的影響。
四、運用學習動機理論,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依據上述影響學習動機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以下幾點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建議:
(一)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
教師在課堂上要改變“一言堂”、“填鴨式”教學的方式,將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創設成為一個個有趣的場景,讓學生在一個個有趣的場景中探索、分析,從而達到共識。成功的教學離不開良好情境的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提高其內部動機。[4]
(二)設置合適的目標,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
根據成就動機理論可知,任務難度為50%時,此時最容易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選擇合適的任務難度,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喜悅,進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5]
(三)引導學生進行正確歸因
教師要積極指導對學生學業失敗進行正確歸因。面對考試失利的學生,要引導他們將學習上的失敗歸結為努力不夠而不是能力問題。教師應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鼓勵夸獎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只要努力就有成功可能的信念。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6]
(四)充分認識自我,自我效能培養
相關研究表明,自我效能與學習成績成正相關。當學生對于要做得事情或者要完成的任務有了充足的自信心,確信自己一定能夠完成,此時他才能產生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已有水平,布置恰當任務,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感覺“我能行”,增強其自我效能。
五、小結
文章主要介紹了學習動機的幾種理論以及影響學習動機的幾種因素,并借此提出了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策略。對于教師來說,應該熟練掌握這些理論,并在教學中加以運用,以便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參考文獻
[1]鄭巧.斯金納的強化學習理論在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求知導刊,2015.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馮忠良.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柳長友,張建鯤,張偉娜.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5]趙佳楠.運用學習動機理論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J].教育時空,2019(4):170-171.
[6]張慶宗.英語口語中動機歸因對高校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1): 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