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鋁模和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相結合廣泛應用于高層和超高層建筑施工。但在使用過程中也可能發生安全問題,文章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結合鋁模施工在前期和設計階段、使用和爬升控制、安裝和拆除的安全管理進行討論,供參考。
【關鍵詞】高層建筑;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 鋁模; 安全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31.2【文獻標志碼】B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以下簡稱腳手架)配合鋁模施工已成為高層建筑和超高層建筑施工主要措施;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替代了傳統的懸挑式腳手架和落地式腳手架;鋁模替代了木模施工。腳手架將高空作業、懸空作業轉變為架體內部作業,鋁模更安全、環保、便捷;鋁模和腳手架相結合施工在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得到越來越廣泛應用。本文從設計階段、使用和提升階段、安裝和拆除階段就腳手架和鋁模結合施工對腳手架的安全進行分析,并提出安全對策措施。
1 施工前期和設計過程的安全管理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單位和鋁模單位根據項目建筑結構特點和作業環境進行設計,設計完成后進行工廠化生產,在施工現場完成拼裝使用,為保障腳手架和鋁模施工的配合,在進行招投標階段或施工組織設計階段,必須將鋁模和腳手架方案進行協同深化設計。
1.1 相關單位的資質審查
根據JG/T 546-2019《建筑施工用附著式升降作業安全防護平臺》,GB/T 50214-2013《組合鋼模板技術規范》等相關規范要求,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和鋁模生產單位均應取得相應的資質后,方可進行生產[1]。對腳手架企業或分包單位需要有專業承包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在有效期內,無被當地監督管理部門暫扣或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的情況;在工程所在地首次使用還應根據當地建筑安全管理機構的要求對該產品組織相關專家評估,符合國家標準方可使用。
1.2 設計階段的安全控制
在進行施工組織設計階段要確定施工措施,將項目相關資料分別發給腳手架供貨單位和鋁模供貨單位,同時要求兩家單位在設計階段進行溝通和協作,鋁模供貨單位在考慮模板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腳手架附著支座的安裝點位以及腳手架附著支座形狀和尺寸(一般為40 cm正方形),塔吊、施工電梯和卸料平臺的開口位置、高度、附著尺寸等因素,同時考慮這些點位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位置關系。要避開塔吊附著位置、施工電梯附著位置、卸料平臺鋼絲繩拉點位置和不利于腳手架附著、防墜裝置附著的情況。根據建筑結構圖,腳手架設計圖,提升機平面布置圖,鋁模設計圖進行充分論證,從設計階段進行源頭控制,消除安全隱患,如人員防墜落的安全問題,通過在作業平臺網片的頂部設置安全繩,為作業人員提供安全帶的掛點,在設計階段解決了防高處墜落的問題。
2 使用和提升過程的安全管理
根據安全工程學原理和對多起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全事故分析,事故的原因主要為以下5個方面:①工程設計缺陷;②維修保養不當;③人員違章;④施工程序和方法不當;⑤環境因素的影響。如2019年3月21日,經過事故調查組認定,揚州一建筑工地發生的“爬架”墜落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個方面:一是違規采用鋼絲繩替代爬架提升支座;二是人為拆除爬架所有防墜器防傾覆裝置,并拔掉同步控制裝置信號線;三是作業人員違規在下降的架體上作業和在落地架上交叉作業是導致事故傷害擴大的直接原因,為保障腳手架結合鋁模施工的使用安全,應重點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管理。
2.1 建筑結構和預留安裝孔的檢查
在混凝土澆筑前,要根據鋁模和腳手架附著位置預埋安裝孔,并將安裝孔位置固定,鋁模的材料運輸要設置傳料口,傳料口的尺寸滿足鋁模最大尺寸材料的傳遞通過要求,減少材料的搬運距離,提高工作效率,傳料口上部放置定型化的擋板。在腳手架安裝時,要檢查混凝土強度是否滿足腳手架的安裝和鋁模拆除條件要求。檢查穿墻螺栓孔等預留孔洞和預埋件的尺寸,應滿足設備設施安裝的結構功能和使用要求。
2.2 腳手架施工方案要點
腳手架和鋁模施工方案應經專家論證、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交底等多個方面進行審查,重點做好腳手架架體構造、附著支座、荷載控制三個方面的安全管理:
(1)架體構造,架體高度與支承跨度的乘積不應大于110 m2;架體懸臂高度應不大于2/5架體高度且不大于6 m;架體高度不應大于5倍樓層高度、寬度不應小于1.2 m;直線布置架體支承跨度不應大于7 m,折線、曲線布置架體支承跨度不應大于5.4 m;架體水平懸挑長度不應大于2 m且不應大于跨度的1/2;在使用工況時,應將豎向主框架與附著支座固定扣;在升降工況時,應將防傾、導向的結構裝置設置在附著支座處。
(2)在附著支座上應滿足以下要求:在豎向框架所覆蓋的每個樓層設置一道附著支座,根據爬架的高度計算,在使用中附著支座不得少于3個,在升降過程中附墻支座不得少于2個;在使用工況時豎向框架應與附著支座固定[2]。
(3)在荷載控制方面,根據施工方案的荷載控制要求,充分考慮均布荷載,滿足腳手架穩定性要求;既要考慮自身荷載也要考慮施工荷載和風雪荷載的情況,如施工機具、施工人員、風霜雨雪等荷載,鋁模材料等因素;不得將拆除的鋁模版隨意集中放置在腳手架上,在提升或下降的過程中除腳手架操作人員外,其余作業人員不得在腳手架體上,嚴禁上、下交叉作業。
2.3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和鋁模施工常見問題解決措施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搭設的高度不大于5倍樓層高度,常規搭設是4.5倍層高,這樣可滿足在使用過程中附墻支座的附著點3個,在爬升過程中2個,這樣各項指標均符合相關要求。但是由于業主單位要求穿插提效和縮短工期,導致了腳手架使用過程中產生了以下問題。
(1)腳手架達到了5倍層高,可采取縮短機位間距,減少懸挑斷長度,控制機位間的投影面積小于110 m2減輕單個機位荷載的方式來解決,關于水平防護、卸料平臺、障礙物、同步控制、提前提升問題已有成熟的解決方案[3]。
(2)對于多個項目中發現的鋁模K板與腳手架附著點位產生沖突,導致頂部附墻支座無法安裝的情況,可采取將附著點位通過焊接支架挑出,挑出距離大于K板厚度的技術措施,解決附著支座安裝不上的問題。
3 在安裝和拆除過程中的安全管理
3.1 施工方案和技術管理
在編制施工方案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鋁模和腳手架安裝和拆除過程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充分考慮到現場作業環境和高層建筑物的結構特點,腳手架的機位布置,塔吊的作業性能各項指標,包括作業半徑、起重量等因素,并根據當地的市場和規范要求制定相適應的方案和措施,按程序進行上報和審批。
3.2 施工組織和交底管理
在進行安裝和解體的過程中,按照方案和合同對現場進行對照檢查,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管理:
(1)做好入場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和特種人員資格管理,交底要具有針對性,簽字記錄要真實、完整。
(2)要做好人員分工統一指揮,嚴格按照方案和程序執行,要認真核對腳手架每個網片和框架的重量,嚴禁超載吊裝。
(3)做好檢查和維護保養工作,在安裝和拆除前后均應對腳手架的裝態進行全面的檢查,檢查吊裝鋼絲繩、夾具和螺栓的狀態,檢查塔吊的性能和各項指標滿足工作要求,拆除前在墜落半徑范圍內設置警戒標識,劃分警戒區域,安排專人監護[4]。對架體上的雜物進行全數清理,放置物體打擊,要保留檢查的影響和紙質記錄,對于存在隱患的,必須整改銷項后方可作業。
4 結束語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和鋁模在高層和超高層建筑施工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要加強設計、使用和提升、安裝和拆除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做好專業分包和特種設備資質管理。進一步提高腳手架和鋁模施工使用的安全性,以期在高層和超高層建筑中安全的使用,達到項目安全生產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釩.淺談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全管理[J]. 建筑安全, 2009(12).
[2]JG/T 546-2019 建筑施工用附著式升降作業安全防護平臺[S].
[3]杜科.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及常見問題解決[J]. 建筑安全,2008(11).
[4]母斌.如何加強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全管理[J].建筑知識:學術刊,2013(2).
[定稿日期]2021-02-03
[作者簡介]胡平(1986~),男,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安全技術(建筑、化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