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雁秋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重點培育學生的實際操作、實際運用能力,為社會輸送實用型人才。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使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不利于學生體育素養、職業能力的培育。在體育教學中,高職院校應根據學生專業等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模式,既向學生傳授體育專業知識,又注重體育素養、職業能力的培育,為更好地適應激烈社會競爭打下堅實基礎。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業壓力不斷增加,為高職院校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高職院校廣泛開展體育教學,目的絕不僅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培育他們的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塑造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使他們能更好地適應社會上激烈的競爭,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1 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概述
在高職院校教學中,培育學生的體育素養涵蓋體育品德、知識、技能等多個方向,涉及面非常廣泛。學生的職業能力,指的是走向社會時應掌握的基本職業技術,是學生更好地面對未來競爭、促進自身發展的重要基礎。不論是體育素養的培育,還是職業能力的塑造需要的時間都很長,絕不可能一蹴而就。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家主動適應新形勢的變化,提出教育體制改革。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方面,更加突出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培育,打牢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基礎,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贏得未來激烈的就業競爭。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視。
2 高職體育教學中培育學生體育素養與職業能力的重要意義
2.1 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育素養與職業能力
當前,國家正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在社會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作為國家培育、塑造新一代人才的高等教育機構,高職院校在日常的教學、科研活動中,應自覺貫徹、響應好這一理念,并通過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的落實,進一步增強了對培育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視程度。因此,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在推進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工作時,加強學生體育素養、職業能力的培育、塑造,一方面,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養成科學、健康的職業觀念,另一方面,也能夠增強他們的體育綜合素養,進而有效地促進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思想觀念。
2.2 能夠促進學生養成正確的職業道德和人生觀、價值觀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開展體育教學的目的絕不僅僅是使學生們能夠強身健體,更重要的目標是培育學生們勇于拼搏、樂于奮斗、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質。通過日常的體育教學工作,不斷提升學生們的體育素質,增強他們的職業能力,能夠促進學生用更科學的職業道德去迎接未來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可能遭遇到的種種挑戰和挫折。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平常的教學工作時,老師一方面要時刻關注學生掌握相關體育技能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還可以積極地幫助他們深化對體育運動根本目標的認識和了解,以更好地推動學生正確養成科學的職業道德和人生信念。
2.3 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職業綜合素養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我國各項改革事業的持續深化,目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很多高職院校的畢業生都避免不了面對“就業難”這一問題。如果想要在畢業的時候能夠找到自己滿意、認可的工作崗位,那么,擁有一個較強的職業能力和面對挫折的健康心態,便成為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之一。通過增強學生們的體育素養、職業能力,能夠使他們實現心理、生理上的同步發展,真正使他們養成一個更科學的心理狀態,進而能夠以一個更健康的心態去冷靜地迎接來自于社會、市場上的各種各樣挑戰與競爭,使自己擁有一個更加燦爛與輝煌的未來。
3 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3.1 體育教學的認識不到位
教學實踐中,很多高職院校對體育課本身重視程度不夠,忽視了體育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專業技能、職業能力等多方面塑造的重要作用,甚至于極個別院校認為體育教學可有可無。高職院校教師本身對體育教學的認識也不到位,不重視體育教學中多種活動的開展,對自身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3.2 體育教學的形式太過陳舊
現代社會的飛速進步、新課改的深入推進,都要求體育教學要與時俱進,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特別是高職院校,作為我國實用型專業技術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體育教學更要主動適應新形勢、符合新要求。但是,實踐中,很多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還沿用傳統模版,一方面,導致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不高,影響整體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不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培育,主動不足、被動有余,制約了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
3.3 體育教學的內容不科學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高職院校對體育教學進行了優化,不過,仍舊不能跟上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要求。在教學內容方面,對學生體育素養、職業能力培育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在課程設計中體現不足,態度較為敷衍,影響學生實際技能的鍛煉,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4 高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對策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應積極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通過創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經入職場模擬等辦法,切實使學生們養成良好的體育素養與過硬的職業能力,為將來面對來自社會的競爭打下堅實的基礎。
4.1 創新教學理念
在高職院校的教學實踐中,應加大教學理念的創新力度,教師首先要積極主動地去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從思想上尊重學生,在心中明確自己進行教學實踐的目的所在。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視體育教學,突出學生能力、素質的培育,認識到體育教學不僅是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更在于讓學生明晰體育對自身的重要意義,自覺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要著眼學生所學專業的實際,科學規劃教學目標,促進學生體育素養與職業能力的提升。要創新教學理念,立足學生專業實際,開展針對性教學,優化教學內容,在教學中盡可能多地運用專業知識,培育體育素養,提升實際能力。
4.2 改革教學方式
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破除陳舊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真正讓學生在體育中找到樂趣。開展課內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圍繞體育專業知識的傳授,創新教學辦法,提升教學水平。實施課外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愛好加強鍛煉,實現課內課外教學的有機統一。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成果,創新教學形式,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對實際技術的掌握,增強綜合能力。
4.3 豐富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教學重點是培育實用技能型人才,要圍繞這一中心,根據學生專業、個體等方面的不同情況,把專業的要求融入體育教學中,將職業能力的塑造浸入體育教育里,通過教學內容的不斷豐富,促進教學水平的日益提升。針對學生體能要求較高的專業,教師在規劃教學內容時,要突出體能提高的項目,如籃球、足球等,以鍛煉學生全身力量,塑造高水平的體育素養。對于四肢力量要求高的專業,教學內容規劃時,應重點突出田徑、排球、引體向上等項目,促進學生四肢力量的鍛煉。總之,在教學內容規劃上,應加強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融入力度,符合現代教學的理念,有利于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
4.4 引入職場模擬
要著眼學生體育素養、職業能力的提升,創新思路,嘗試引入職場模擬,真正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要多替學生未來走向社會、進入職場著想,通過目前的體育教學,增強他們的工作能力,促進他們的適應能力。要把未來的工作場景與眼下的教學活動相結合,開展職場模擬,讓學生真正從思想上懂得體育是與自己的職業息息相關的事,是自己一生都要重視的事。例如,對電子商務專業來說,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具備較強的耐力,在體育課程中就要引入耐力訓練的相關模擬,增強學生未來適應崗位的能力。對于機械一體化專業來說,要開展生產一線生活方面的模擬,讓學生切實明白所學專業對上、下肢力量的要求,進而增強肢體訓練,鍛煉健康體魄,更好適應未來的工作。可以說,職場模擬的引入,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加深他們對所學專業、未來職業的認識,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5 結語
總之,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體育素養、職業能力的培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針對目前存在的認識不夠、形式落后、內容不佳等問題,要真正高度重視起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所學專業等不同情況,通過創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以及引入職場模擬等有力措施,切實加強學生體育素養、職業能力的培養,鍛煉學生的實際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為他們更好地適應崗位、走向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單位: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