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寶
(莊浪縣南湖鎮人民政府 甘肅 平涼 744603)
全面推動縣域經濟發展,能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支持,為農村經濟、產業、文化、教育、醫療等全面發展注入活力。準確把握鄉村振興背景下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優勢與挑戰,基于鄉村實際情況乃至全縣實際情況,合理采取相關措施優化管理,切實推動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的全方位發展。
鄉村振興是新時期推動農村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戰略,具有巨大的指導價值和實踐價值。實施鄉村振興是統籌推動鄉村全面建設與發展的重要路徑,能為鄉村現代化注入活力,為廣大農村居民創造契合時代發展要求和節奏的宜居環境,促進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有效建設。
縣域經濟是以縣作為基礎單位進行劃分而形成的經濟體系。縣域經濟通常以縣級政府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全面覆蓋整個縣的各方面經濟主體、活動、規律等。
縣域經濟作為國家基礎的區域經濟,在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協調區域發展、推動小康社會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整體上看,縣域經濟實力逐年增強是大趨勢,縣域產業結構將逐步完善,經濟發展更加復雜化。只有加強縣域經濟建設,才能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助力產業優化,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提供有力支持[1]。
2.1.1 優化農業資源利用
農業經濟是縣域經濟的基礎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縣域經濟的發展受限于地理、交通、人才、技術等因素,對農業資源的利用較為有限,導致農業經濟發展受限,影響縣域經濟的蓬勃發展。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能夠在多個方面如科技、人才、渠道等方面提供支持,實現對農業資源優勢的充分利用,借助農業經濟推動縣域經濟良好發展。
2.1.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縣域經濟的發展受政策影響,其中既包括縣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還包括中央、省、市(區)政府等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政府應進一步加強對鄉村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如產業扶貧、就業扶貧、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等。
這些政策既能直接通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方式助力縣域經濟發展,也能間接通過對農村條件、產業環境、市場調控等實現對縣域經濟的影響,最終起到良好的縣域經濟助力作用。
2.1.3 開發農村潛在價值
在城市建設進程逐步放緩,國家發展重心向農村發展的背景下,農村經濟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和價值。在發展縣域經濟的過程中強化對農村潛在價值的開發,全面深挖農村經濟發展的優勢,能夠進一步助推縣域經濟的蓬勃發展。
2.2.1 農業生產技術滯后
目前,農村農業生產水平較低,對先進技術、先進設備等的運用不到位,生產技術滯后,直接影響了農業經濟的蓬勃發展。在農業經濟發展受限的情況下,縣域經濟的發展亟待改善。
2.2.2 區域發展不平衡
縣域經濟的健康、良好發展應以全面發展、均衡發展為基礎。但是目前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較為明顯,城鄉經濟發展差距大,不同區域經濟發展程度有所差異,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給縣域經濟的均衡、良好發展造成影響。
2.2.3 人才流失嚴重
人才是支持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關鍵。在城市經濟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大量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導致農村大量人才流失,給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及縣域經濟發展造成了阻礙。與此同時,鄉村和縣城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很難留住大量優秀人才,進一步加劇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縣域經濟發展所面臨的人才問題。
2.2.4 基層管理不到位
加強基層管理,充分貫徹和落實相關政策,是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充分落實的關鍵。只有推動基層管理水平提升,確保相關政策、制度等得到有效實踐,同時對基層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管理,才能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共同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然而當前基層管理不到位的現象較為普遍,政策落實不足,制度執行缺乏保障,不能切實解決農民相關問題,給農村經濟乃至縣域經濟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不管是農村經濟還是縣域經濟,農業經濟始終是最基礎也最關鍵的部分。目前農業發展較為滯后,對先進技術設備等的應用不足,尚未形成足夠規模的產業,使得農業經濟水平上限較低,難以為縣域經濟的蓬勃發展作出有力貢獻,也很難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實施。故而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將推動農業的現代化和產業化發展作為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的手段十分必要。
縣政府應根據地方實際情況,綜合考量各鄉經濟現狀,加強統籌規劃,做好頂層設計,制訂科學合理的農業發展方案。要積極引入先進技術,以技術推動農業生產水平提高,大量運用先進農機設備,促進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做好農機設備與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加強基層推廣人員隊伍建設,安排專業人員深入基層,面向廣大農民群眾落實推廣工作,確保先進技術能夠在基礎農業生產中得到有效應用,逐步構建起規范化的農業產業體系。助力鄉村經濟發展,推動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提升,能夠取得良好成效。創新推廣形式,既要通過座談會、廣播等較為傳統的形式落實推廣工作,又要充分利用移動設備、互聯網、新媒體等探索更加多樣化的推廣模式,保障先進農業技術與設備在農村農業生產實踐中得到普遍應用。同時強化信息技術在縣域經濟建設中的應用,逐步完善農業信息平臺,實時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最新、有用的相關信息。以農業經濟為基礎,以先進技術為動力,進一步探尋縣域經濟的全新增長點,發揮金融創新在縣域經濟建設中的核心地位,逐步創新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乃至縣域經濟發展模式。
縣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人才作為基礎。而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尤其要凸顯鄉村人才建設的重要性,提高人才隊伍建設質量,以大量人才作為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根本保障。縣政府應積極落實人才網絡建設工作,根據縣域經濟發展情況和需求明確人才隊伍建設方向、目標、要求、標準等,進一步完善相應的具體條件和規范,切實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隊伍,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持。加強鄉村人才網絡建設,對農業、政務、基層服務、金融、技術人才等全面培養,結合鄉村實際發展情況制訂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項目。通過具體項目的實施落實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在各個方面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保障,充分發揮鄉村振興在推動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發展方面的優勢與作用。一方面,通過改善待遇條件吸引人才,加強人才培訓和建設,持續提高人才隊伍整體水平;另一方面,優化人才體系建設,讓更多人才能夠在鄉村經濟建設乃至縣域經濟建設中發揮其價值[2]。
人才建設應著重朝著兩個方向前進,其一為專業性,強調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其二為綜合性,打造整體綜合素養高的人才隊伍,適應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需求及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提升要求。針對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結合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需要,適當提高專業要求,全面推動整個領域人才隊伍在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經驗等方面的發展。同時全面加強最基本的信息技術素養、文化素養、管理能力及交流溝通能力等基礎工作。
經濟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縣政府需要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支持縣域經濟尤其是農村經濟建設,同時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為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地方政府需要積極爭取上級撥款,加大扶貧力度,通過項目與撥款支持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工作的落實,同時通過各種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到鄉村經濟建設之中,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活力。另外還需要根據農村實際情況,制訂科學的農村建設方案與規劃,積極出臺配套政策,指導、支持、規范和保障鄉村振興,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政策的出臺應全面覆蓋經濟、產業、人才、技術、市場等各個方面,以具體政策為農村經濟建設創造有利條件,為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的提升提供基礎保障。
為了有效落實保障政策,需要做好相應的基層宣傳工作,讓廣大群眾了解最新政策,理解政策內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導向、示范作用,逐層下達政策實施任務,確保基層組織堅定不移跟黨走,為相關政策的實施提供支持與保障,確保政策能夠成為推動基層經濟發展、文化發展、教育發展等的關鍵。同時做好政策實施的監督、考核與評價工作,對政策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研究,及時發現相關問題并在后續的政策落實中加以改善。
良好的產業發展是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及促進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縣政府需要重視產業發展,積極優化產業結構,基于鄉村振興戰略合理調整一二三產業體系,充分發揮農業優勢,并嘗試挖掘第二、第三產業的巨大潛力。因地制宜地發揮縣域特色優勢,推動縣域特色農業發展,嘗試將旅游業和農業相結合,深化產業融合,最大程度挖掘各產業價值,以高質量的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經濟乃至縣域經濟的良好發展[3]。
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規劃,嚴格控制、認真落實,才能逐步取得良好成效,避免實踐過程中出現一片混亂、失去方向、難以為繼等嚴重問題。加強傳統產業改造,尤其要在支柱傳統產業中融入新理念、新設備、新技術,充分利用信息化優勢探索更加明朗的產業發展路徑。優化縣域經濟發展可利用資源的合理配置,基于區域產業結構發展需要對人力、物力及財力等進行綜合管理,綜合運用計劃配置方式和市場配置方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集中推動技術先進、經營管理完善、成本低和效益高的領域及企業發展,進而發揮強有力的帶動作用,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縣政府應主導基層服務的優化,全面采取各種措施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基層人員隊伍建設,規范配套服務體系,健全服務機制,合理優化基層管理和服務制度流程等,綜合推動服務的合理改善。建設群眾反饋渠道,主動了解農民群眾對鄉村建設發展的意見,堅持貫徹以民為本理念,切實為農民提供優質服務,促進縣域經濟良好發展。縣政府需要基于本地實際情況,制訂科學的基層服務體系建設方案,全面覆蓋經濟、產業、教育、醫療、金融、文化等各個領域,積極推動縣域基層服務體系和其他縣相關體系乃至市體系的有效對接,從而保障整個體系的持續、健康、良好運行,始終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完善基層服務評價和反饋機制,給予廣大群眾最基本的知情權、監督權和反饋權,開通包括電話、短信、書信、互聯網平臺等在內的群眾反饋渠道,加大監管力度,在實踐中不斷推動基層服務的優化和改善,促進服務水平提升。另外還需要深化各種先進設備、技術等在基層服務中的應用,大力促進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的有效應用,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4]。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有必要加強縣域經濟建設,提高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為農村經濟、教育、文化、醫療等的綜合化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并提供有力支持。縣政府需要充分發揮導向調控運用,以強化縣域經濟建設為基礎,采取合理措施針對性地優化農村經濟建設,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助力農村和全縣經濟的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