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芮寧
(信陽農林學院 河南 信陽 464000)
當前世界各國和相應組織對于電子商務的定義均有所不同,從1997 年開始世界電子商務會議提出了關于電子商務最權威的表述。電子商務指代的是電子化的貿易活動,通過電子方式而非面對面的交易,是借助多種應用技術包括交換數據技術、自動捕捉數據等進行商品交易模式。而經濟與發展組織(OECD)則將電子商務定義為在開放的網絡技術發展前提下,企業與消費者或企業與企業之間所從事的相應的商務活動[1]。
農村電子商務指的是數字化信息化手段下應用于農村商務市場,圍繞農產品供給開展的一系列電子化的交易和管理活動,是借助互聯網平臺作為支撐,對于農產品消費品的流通產銷等進行全方位的管理。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斷提高農村經濟的運行效率和農民生活質量。產品供給的市場主要指代的是農村向外進行產品出售,具體的農產品包括蔬菜、水果、肉類等常見的食品,同時更好地滿足更多農民的消費需求,包括日用品、衣物、家用電器等。
近年來,大別山革命老區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積極地引進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同時又在農村各區域針對特色的農產品開展了休閑農業旗艦店。而且大別山革命老區蘊含著豐富品種的特色農產品,具體的農產品包括赤芝、紫芝、鹿角、靈芝、核桃、茶葉等,銷量較為可觀。隨著大別山革命老區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很多農產品都打上了大別山革命老區的標簽,截至2020 年底,大別山革命老區共有電商企業417 家,農產品電子商務銷售額不斷增加,主要包括農產品貿易的電商企業、電子商務服裝類、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等,主要是銷售大別山革命老區的水果、農產品、服飾等商品。
大別山革命老區在鄉村振興發展步伐下,不斷加大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并且拓寬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規模。但現如今關于農村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還需要加強具備較高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人才的引入。關于農村電子商務人才,不僅能對網絡相關信息和數據做到整合、預測,還要精通網絡技術,了解農村經濟發展運行規律,并根據農業信息進行精準分析,從而成為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的主體。現如今大別山革命老區電子商務的人才主要來源于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和部分大學生村官,而且由于農村和城鎮地區發展之間存在一定的界限,使得很多電子商務人才不愿意來農村就業,人才流失較為嚴重,這就影響了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2]。
大別山革命老區處于眾多交通路線的交界處,具有優越的地理環境、交通便捷等優勢。其物流體系也在不斷地建立,各地區和鄉鎮也在不斷加快快遞網點的建設。
從整體發展來看,目前大別山革命老區電子商務大部分產品是農產品,在農產品生產的過程中具有易損壞、易腐蝕等缺點,其運輸和儲存需要冷庫冷鏈等相應的配套設施,目前大別山革命老區缺乏統一的、規范的、高標準的農產品物流配送,而且當地的物流資源發展不對稱,各鄉鎮雖然物流基礎設施完善,但部分鄉鎮地區還是較為空白。因此,需要不斷加快構建完善的倉儲和物流服務體系,并對原有的物流環節進行梳理改造,完善物流服務發展需求。
第一,政府要加大宏觀指導規劃。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市場始終是商業化發展,一切的商業活動需要以市場的需求為主導。第二,政府應滿足農民的看法和需求進行轉型。政府要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對農村電子商務大力推動。第三,政府需要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為了更好地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政府需要推進農村電子商務作為工作發展的重心,加大財力、物力、人力等投入。第四,政府需要加強運輸設施的建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但是對于基礎設施建設要求較高。現如今農村地區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雖然實現了全網絡電子信息覆蓋,但是電子化的發展程度不高,如果物流體系不發達,商品就無法送到客戶手中,因此政府還需要不斷加強對于公路、鐵路等運輸設施的建設。
為了更好地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不斷完善信息技術建設。大別山革命老區政府部門應加強宏觀調控,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激勵政策和措施,鼓勵當地政府進行財政投入,用加強自身通信建設的方式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條件。大別山革命老區政府應出面與通信企業進行相應的溝通,并采取相應的鼓勵措施進行政策補助,在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要加大對于寬帶的普及力度。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環節具體是農產品的銷售,而農民是農產品的主要生產者,也是電子商務組成的主體。大別山革命老區政府需要不斷地對農村開展相應的電子商務信息培訓,加強農村地區農民對電子商務的了解是當前農村開展電子商務的關鍵。針對當前大別山革命老區農民文化知識普遍水平不高,受傳統生產方式和交易方式限制等問題,當地政府可以通過開設講座、廣告和廣播的形式加強電子商務的宣傳,并讓當地農民看到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使他們在思想上打破傳統經營方式的弊端,不斷接受當前市場信息的發展,了解當前先進的產業設備和生產設備。針對大別山革命老區建立專門的板栗、茶葉、蠶桑、中藥材等特色板塊農業,并建立專門的產品加工基地,通過相應產品的加工,能方便開展物流作業,還能拓寬產品的附加值,不斷提升產品經濟效益。
為了有效推動大別山革命老區農產品的建設,需要完善冷凍、冷藏食品的生產、儲存、銷售等環節,從而使得產品質量得到保障。如今很多產品在不同環境下處于規定的低溫狀態進行延伸,通過地區建立冷鏈物流農村區域的中心集聚點規劃設計,以此來保證當地生鮮農產品的包裝加工和相應的電力需求。政府要針對不同的農村農產品的銷售,建立起家電下鄉和相應的財政補貼,建立與冷鏈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協會和組織,根據行業標準統一設立管理冷鏈單獨部門,有效控制冷鏈的運輸。采取合作和自營模式,整合現有大別山革命老區能量物流系統,進行標準的統一配置,合理劃分冷鏈物流區域,并且借助第三方的自由模式,鼓勵公司建設第三方冷鏈物流系統,加強特色農產品冷鏈物流運輸標準的設置。
大別山革命老區位于華中地區中部,交通便利,在電子商務發展的過程中大別山革命老區的地理位置占據很大優勢,但也受限于當地落后的物流配送設施體系。
隨著現如今城鎮的發展,要不斷完善鄉村交通道路,加快鄉村和當地物流中樞點以及配送設施建設,從而形成產銷一體化和產品的及時供應,這也是加快當地電子商務發展的必然趨勢。要加大農村物流基本設施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同時要加快各流轉區域和相關儲存點的建設,對農產品的運輸設備進行標準化的改造[3]。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農戶在企業未來發展的過程中要不斷樹立品牌意識,借助品牌銷售的道路,從而有效地掌握當前市場發展趨勢。品牌化運作是農產品實現溢價增收的先決條件,通過產品的合理規劃和策劃,可以精準地對市場和營銷進行計劃,打造品牌效果和數據,同時也可通過策劃推廣者的形式來實現。真正實現品牌價值的是質量,要想打造農村電商品牌,就要不斷加強把控產品的質量和服務,對農產品、農副產品從產出、收獲到加工等環節進行產品的質量回溯,跟蹤保障產品的質量安全,嚴格把控質量關,加強品牌建設,既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還有助于產品的推廣。
在研究過程中結合當前大別山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探討了當前大別山革命老區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當前大別山革命老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當前政府帶動農村增收致富,縮小鄉村差距,促進農業化和鄉村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