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琴
(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人民政府 寧夏 固原 756000)
許多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確實很快,但是在發展的同時也需要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單純地擴大再生產不是經濟發展的長遠之計,需要明確發展方向和發展對策,才能夠實現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在農業經濟發展找好定位之后,接下來就是用恰當的方法對其進行合理且正確的規劃和管理?,F在的農業經濟沒有良好的創新管理策略,都是以每家每戶售賣農產品為經濟來源,這樣會讓農業經濟在短時間內得到一定的發展,但是這并不是一個長遠之計。時代在變,農業創新發展的方法不能一成不變,需要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隨著農業機械在農村的使用率大大增加,也逐漸出現了一些使用不規范的問題,主要原因是農業機械的操作者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缺乏規范使用意識和對農業機械設備的維護意識,導致了農機在實際工作時很容易發生故障,甚至是出現油耗增加等問題,降低了農機工作效率。
要想增強現代化農業技術,首先就得從農作物的種子開始進行研究,提升農作物種子的存活率、防病蟲害率,不僅能夠為農業創新發展作出卓越的貢獻,還能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則需要考慮農民接受能力低、資金短缺等方面的問題,為農民創造工作效率高、操作簡單的農機。再次則需要加強對肥料的研究,通過引入不同地區的肥料并對當地農產品進行生長研究。
為切實落實幫扶政策,首先就需要對貧困程度、貧困原因等進行深入調查,然后再制定出相關方案,這樣既可以減少資金在中間環節的浪費,又可以提升幫扶效率。在幫扶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不可有大量發放現金的輸血式幫扶政策的出現,這不僅不利于農業創新發展,而且還會增加農民的惰性,達不到幫扶農民的目的。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落實,當前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環境逐漸復雜,需要在諸多管理方法中尋找到一個適合該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管理策略才能實現真正的管理。如今農民對于農業經濟管理僅僅是片面的了解,而且對于大部分人而言農業經濟管理的作用就是為了增加收益,并沒有深入地去了解農業經濟管理在生活、政治中的作用及其他影響力[1]。因此,首先應介紹農業經濟管理的思想理念,讓農民明白管理是什么意思、具體應怎么做;其次再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對農業經濟管理進行修改,以此提供更加便民的服務。盲目進行農業經濟管理策略的研究,不僅不利于老百姓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而且還會導致其誤解管理策略,因此讓老百姓了解相關農業經濟管理的思想理念很有必要。
為了能夠真正地將農業經濟管理策略落到實處,在現階段的農業經濟管理中,應該切實保護農民的經濟利益和相關權益,這樣不僅可以自上而下地傳達政策精神和相關理念,而且可以讓農民在工作時減輕精神上的負擔。
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將制度或者政策真真切切落實到農民身上,不允許發生管理不規范、違規操作等行為,倘若發生,一經核實必須對相關人員進行嚴懲,這樣才能達到層層把關的效果。也可以在進行管理時層層遞進,明確每個人的分配與管理職責,以此保證管理的透明化與公平公正。
在5G 通信技術的加持下,休閑農業的覆蓋面積愈來愈廣,不單單是農家樂,還有將農業景觀與生產活動相融合的項目——集觀光、休閑、娛樂、養殖、銷售、休閑等元素于一體的新型經營模式[2]。伴隨著鄉村旅游業的不斷進步,休閑農業已經逐漸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不僅帶動了農村的經濟發展,而且加快了農業生產與發展的速度。
5G 通信技術能夠讓農村360 度全景效果圖通過VR 設備為游客呈現出來,不僅可以讓游客提前了解其中的景點與娛樂活動,還能激發游客的游玩興趣,讓游客體驗到采摘水果和蔬菜的快樂。5G 通信技術不僅為農民帶來經濟收益,而且為農業發展帶來了新的生產模式,農民能夠利用物聯網設備對大棚中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生產數據進行采集,讓農民更方便地了解種植條件。
在目前的“互聯網+”銷售環境之下,大量農產品的銷售和購買都能直接通過網絡來實現,較之于傳統的依靠商販來收購農作物,節省了不少成本,還實現了最大程度的經濟收益。這種經營模式,能讓國家范圍之內的所有農產品銷售做到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有效整合整個農業市場的產品資源,動態把握市場發展走向,減少農民的銷售壓力[3]。
對于要購買這些農產品的消費者來說,也不再需要實地考察,只需要通過網絡攝像頭,就可以身臨其境地觀察農作物的種植情況,然后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農產品作物。
另外,種植者如果想更好地銷售自己的產品,還可以通過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等方式進行宣傳,而且這些方式讓農民的租房和運輸貨物費用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減少,大大降低了銷售成本。通過扣除這些中間成本,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既能保證價格低,又能保證產品的新鮮度。
農民對于農產品的營銷方法有所欠缺,這就需要借助網絡平臺,提升農產品的品牌意識,使其擁有屬于自己的品牌,使得農產品可以在市場有著一席之地,進而吸引大量的消費者。由于當前農產品市場的發展環境比較復雜,農民對于網絡平臺下的營銷方法不是很了解,而且對于大部分人而言網絡平臺的作用可能就是單純進行網上沖浪,并沒有深入了解網絡平臺在農產品市場中的其他利用價值。所以在利用網絡平臺進行銷售的同時還需要結合自身的發展狀況,實現多途徑、多策略的農產品營銷,利用網絡平臺推動整個農產品市場的發展[4]。
當然這也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對農民適時開展農產品推廣策略教學和農產品品牌打造教學,從而使農民對農產品的營銷方式更加熟悉,也讓更多的農民可以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品牌以此帶動周圍農民進行營銷,提高整體經濟收益,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
在如今鄉村振興的人才培養中,需要不斷利用最新技術,對人才進行有計劃的培訓。首先需要強大的培訓資源,讓農民在接受培訓時能夠接觸到更加專業的知識;其次需要做好后勤保障;再次是根據農村的后期發展情況制定人才培養方向,倘若農村需要精通各類技術的專業性人才,則要進行合理安排,以此擴大農村專業人才隊伍。
完成此工作的具體措施首先應在思想上、意識上做好宣傳,積極鼓勵各類外出打工人員“返鄉創業,回鄉就業”,宣揚回鄉創業成功的典型案例,對于先進的返鄉創業者及回鄉就業模范進行表彰獎勵,使群眾在精神上能夠對工作充滿信心。
其次,在農村的經營結構與服務主體方面,支持利用參股、合作、協議等多種形式。同時,當地的政府要做好返鄉就業的政策性支持工作,充分考慮就業帶動的優勢作用,在鄉村振興背景的戰略下帶動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針對一些區域條件較差的地方,要對創業行為進行傾斜式的政策支持,在具體的實踐落實方面,從開放創業信息、從業培訓、創業支持等多方面進行支持。在一些具有天然優勢的區域,采用集體式發展策略,如創建農業示范園、農業創客基地等,以此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再次,多給予返鄉創業或工作者更好的支持條件,以此幫助其實現工作目標,大力支持技術生產,促使人民群眾文化水平的提升。
在目前農業生產發展的大環境下,鄉村振興戰略已在逐步推進,國家相關政策的推進與經濟的發展不僅對農業經濟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大增加,而且會將人才真正運用到農業生產發展的方方面面。
因此,在日后的農業發展中,不能放松對農業生產發展策略的落實,要將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業農村實際需求緊密結合在一起,并且從實處促進農業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