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鵬
(浙江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浙江 杭州 310020)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其與科技強國等并列為七大國家戰略之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方針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為了進一步深化“三服務”活動,以三卿口村為例,管中窺豹,了解鄉村振興的內在動力。
三卿口村隸屬于浙江省江山市峽口鎮,由原元通安、三卿口兩個村合并而成,位于峽口鎮東南約3 km,地處仙霞山脈三條山溪坑(名曰東坑、蠶坑、上坂溪坑)匯聚之地。仙霞古道貫穿其南北,王氏宗譜稱之為“三川”,當地人習慣叫“山坑口”。三卿口村莊區域面積14 hm2,耕地面積106.2 hm2(水田101.5 hm2、旱地4.7 hm2)。全村共有812 戶、2 612 人,其中黨員77 人、村民代表60 人。
2019 年三卿口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12.7 萬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 萬元。近年來,三卿口村經濟社會得到一定發展,但受自然和歷史條件影響,欠發達、后發展的現狀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給三卿口村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希望。
近年來,江山市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在全市新農村建設發展戰略的大環境中,三卿口村呈現出嶄新面貌。
第一,人居環境有效改善。三卿口村森林覆蓋率高,自然資源豐富。該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自然資源得到較大保護。三卿口村加快美麗鄉村建設,開展五水共治、四邊三化、三改一拆、赤膊墻整治等,有效推進農村垃圾分類減量,使人居環境大為改觀。
第二,項目建設穩步推進。近年來,各級部門累計投入資金4 000 余萬元,其中投資1 500 多萬元的峽口高速出口至華欣湖羊生態養殖示范區道路工程已經基本完工;投資100 多萬元的三卿口村公墓山建設項目、投資20 萬元的圣奧老年中心、投資200 萬元的游客接待中心主體工程、投資15 萬元的公廁項目已全面完工;投資700 多萬元的三卿口溪河道提升工程、投資275 萬元的肇和民宿改造項目已近完工;投資50 萬元的黨建示范帶項目已完成招投標。
第三,農業產業加快發展。2019 年,華欣生態農業園落地三卿口村,項目總投資5 億元,計劃建成湖羊養殖、羊文化建設和餐飲旅游配套的大型生態示范園。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完成土地平整和強夯,現場施工隊已進場正式動工開始園區建設。示范園建成后,可為三卿口村創造多個就業機會,如企業雇工農民務工、聯動農戶養羊種草等,通過較為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激發鄉村創新創業活力,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第四,基層治理已見成效。楓石村黨總支書記陸承江跨村兼職擔任三卿口村黨總支書記,在任3 年時間取得顯著成效,不僅加強了村黨支部建設,發揮了村民代表、鄉賢協會的作用,同時通過大力推進一系列項目,大大提振了村兩委班子工作決心和村民信心,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總體來看,三卿口村鄉村振興邁出堅實一步,但存在一些突出的制約因素,如農業產業“空”、農村干部“難”、農民思想“小”。“空”“難”“小”問題在浙江省其他經濟薄弱村也普遍存在。
三卿口村仍以傳統種植業為主,其他產業基礎薄弱,空心化嚴重。傳統種植業在經營模式上表現出耕作方法陳舊、種植技術落后、機械化程度較低等問題。雖然實施了一些項目,但是一些需后期經營的項目缺乏動力,例如三卿口民宿項目在招引經營主體方面需要時間等。因此,該村需要明確一個能帶動全村發展的核心產業。
好的基層領導班子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內因。只有把農村基層班子的活力激發出來、作用發揮出來,鄉村振興才有希望。
三卿口村屬于軟弱渙散村,村集體經濟薄弱、經營性收入低。2017 年換屆時,峽口鎮黨委大膽改革,由楓石村黨總支書記陸承江跨村兼職擔任三卿口村黨總支書記,取得了很大成效,但2020 年面臨換屆,尋找到一位新的“頭雁”較為困難。
大部分農民依舊存在“小農思想”,觀念陳舊落后,市場意識不強,面對紛繁復雜的市場經濟不能正確分析當地資源優勢,抓住市場競爭能力強的支柱產業和名牌產品,只是盲目跟從、盲目投資。青壯勞動力流失較為嚴重,從事傳統種植、養殖業的農民年齡偏大,不能很好地適應農業現代化需要,亟需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
鄉村振興要靠產業、靠隊伍、靠群眾。多管齊下,才能激發經濟薄弱村鄉村振興的內在動力。應從抓核心、建隊伍、提素質3 方面采取措施。
華欣湖羊生態示范園是三卿口村落地的最大項目,總規劃實施范圍面積162.4 hm2,總投資5 億元。湖羊產業示范園建成后年存欄湖羊24 萬只,年產有機肥10 萬t、飼料10 萬t,擁有占地26.67 hm2的牧草種植和果樹采摘園,以及配套設施齊全的羊文化展示及旅游餐飲設施。應建立“企業+基地+農戶+市場”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機制,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4.1.1 共享“羊來羊去”訂單收益
通過簽訂訂單的方式,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結機制。由政府擔保將種羊羊羔以低于市場的價格銷售給農戶,由公司提供技術和培訓服務并負責湖羊收購。預計示范園建成后,三卿口村每戶約可養種母羊100 只。以100 戶農戶負責養殖、每只種母羊收益約600 元計算,可增加村民收入600 萬元。
4.1.2 帶動飼草產銷增收
示范園建成后,需要約666.7 hm2的皇竹草、青貯玉米。應設立飼草種植供應基地,形成產銷鏈條,使村民通過種植皇竹草、青貯玉米實現增收。皇竹草一次種植可以連續收割7~8 年,每年可收4 茬,年產量可達20 t/667 m2,以收購價格220 元/t 計算,農民純收入1 500 元/667 m2以上。青貯玉米一年可種兩茬,年產量可達12 t/667 m2,以收購價格380 元/t 計算,農民純收入1 500 元/667 m2以上。預計示范園建成后,可帶動農民人均增收3 000 元以上。
4.1.3 形成“租金+勞務收入”增收機制
完善“租金+勞務收入”聯動模式,推動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把農戶土地流轉與雇傭農戶務工結合起來,在逐漸增加農戶流轉土地租金收入的同時,優先安排流轉農戶的農業再就業。
4.1.4 形成項目引游客的增收機制
結合當地美麗鄉村建設和湖羊文化活動等牧旅融合模式,帶動當地村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出售特色農產品、辦農家樂和民宿等方式,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讓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占領更多市場、吸引更多消費者,逐步形成農村經濟新的穩定增長點[1]。預計示范園建成后,每年可為村民增加收入500 萬元。
完善引進機制,注重人才回流。拓寬選人渠道,打破地域、身份、資歷、行業的界限,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致富能手、農民經紀人、復員退伍軍人和外出務工返鄉農民中選拔村干部[2]。
鼓勵優秀民營企業家以及市鎮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退居二線、提前離崗或退休干部職工中思想政治素質好、致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的優秀黨員回原籍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儲備一批政治素質高、清正廉潔、群眾公認度高、熱愛農村工作、學歷較高的年輕人作為黨支部書記后備力量。讓曾經“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來”,把在外積累的經驗、技術以及資金帶回三卿口村,構建帶頭人隊伍[3]。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提升農民的素質,培養高素質農民是有效渠道。三卿口村務農人口老齡化趨勢十分明顯。要想確保有人種地、有人興村,必須加快提升農民綜合素質和生產經營能力,通過提高個體勞動技能和生產效率,應對結構性變化帶來的挑戰。
三卿口村土生土長的青壯年農民擔負著農業轉型升級的新使命。需要依賴有效的組織,充分對接市場,創新培養形式,把當地農民培養成市場化復合型人才。隨著華欣湖羊生態示范園項目推進,返鄉下鄉創業人員將會成為農業勞動力的重要補充,迫切需要幫助他們熟悉農業產業特點、補齊農業知識短板,提高創業成功率,帶動更多人才回流農村。
這就需要培訓部門突出重點群體,主要面向農業經理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農村創業創新青年和產業扶貧帶頭人等,強化學員遴選,堅持因材施教,推動分層、分類、分模塊、按周期培訓,提高針對性、精準性、有效性,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讓他們成為三卿口村產業發展帶頭人,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