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冉 , 張照娜 , 陸禹闊 , 許超前 , 史東旭 , 賈 悅
(河北水利電力學院遙感與智慧水利創新中心,河北 滄州 061001)
我國旱區農業灌溉是用水大戶,水資源已成為制約旱區經濟發展及生態環境健康的關鍵因素,破解旱區“水危機”的關鍵是實現農業高效用水[1]。玉米作為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2],同時也是我國種植率第一的旱作物,在我國旱區農業生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3]。河北省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生產基地,也是我國主要旱區農業生產基地,春玉米在河北省農業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其產值直接影響河北省農業產值的發展。但近年來由于土地干旱嚴重,依照傳統方法灌溉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的需求,地下水的過度開采已經導致河北省多地出現了地下水降落漏斗現象[4-5],找到一種新的、適合旱作物的灌溉方法迫在眉睫。覆膜灌溉是目前廣泛采用的一種節水農藝措施[6],已有研究表明,覆膜灌溉能夠減少土壤水分損失、調節土壤溫度、增加降雨入滲、提高土壤保水力,加快作物生育進程,顯著增加作物產量[7],同時還具備有效抑制土壤蒸發、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8]、活化土壤養分、抑制雜草及病蟲害等功能[9-11]。大量研究結果表明,覆膜灌溉可通過影響作物干物質積累,從而顯著提高春玉米產量[12-27]。因此,為進一步緩解河北省的農業用水問題,提高河北省旱作物產值,本研究以春玉米為研究對象,研究覆膜灌溉對春玉米生長生理及產量的影響,研究結論可為河北省作物覆膜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參考。
本次試驗在衡水市節水灌溉試驗站進行。選擇春玉米為研究對象,每年5 月初播種,9 月底收獲。分別設置用于對照的不覆膜處理(CK)和覆膜處理(PM)共2 種處理,每個處理設置3 組重復試驗,地膜采用寬80 cm、厚0.04 mm 的規格。玉米株行距為50 cm×30 cm,每個處理播種時秸稈還田,并按當地種植習慣以復合肥為底肥,畝用量70 kg,無追肥。覆膜處理除覆膜外,其他均與不覆膜處理完全相同。
1.2.1春玉米生長指標測定
每年6 月初開始測定春玉米株高和葉面積,每10天測定1 次。利用卷尺測量玉米葉片的長度和寬度,計算單片葉面積后相加得到整體葉面積(GLAI),每個試驗小區選擇5株玉米,取平均值。
1.2.2春玉米光合作用測定
采用LCPro+光合儀,對不同生育期不同處理的春玉米進行蒸騰速率(Tr)、氣孔導度(Gs)、凈光合速率(Pn)及胞間CO2濃度(Ci)的測定。測量時間為每天上午9 點,選擇晴天觀測。每個處理選1 株,固定同一方位的3個葉片進行測定。
1.2.3春玉米產量測定
對不同處理的春玉米產量進行測定,統計實際產量,折合成公頃產量,并分別測定玉米穗數、穗粗、穗重、百粒重等農藝性狀。
本研究數據主要采用Excel 2019 進行處理,數據顯著性采用SPSS10.0 進行分析,圖表采用Origin 2018軟件作圖。
圖1 為不同處理對春玉米葉面積指數(GLAI)的影響。由圖1可知,覆膜處理下的春玉米GLAI比不覆膜處理狀態下的春玉米提前10天達到峰值,且數值高于不覆膜處理下峰值數據。在玉米出苗后的前80 天,覆膜處理下的GLAI 數值始終高于不覆膜處理下的GLAI數值,且上升速度較快。覆膜和不覆膜處理下的GLAI均在到達峰值后持續下降,但對比覆膜處理下的GLAI,不覆膜處理下的GLAI數值下降速度較為平緩。由圖1 可知,在播種后玉米生長前期里覆膜處理使玉米葉面積指數增大,光合作用變強,促進了作物的生長發育,增加了物質積累量,從而增加了玉米的產量。

圖1 不同處理春玉米葉面積指數對比
圖2 為不同處理對春玉米株高的影響。由圖2 可知,覆膜和不覆膜處理的春玉米為同時播種,幾乎同在播種第20 天出苗,但是覆膜處理下的株高明顯高于不覆膜處理下的株高,且全程覆膜的株高明顯高于不覆膜處理的。表明地膜覆蓋對春玉米的生育期有顯著影響,因為地膜覆蓋增加了土壤溫度,保蓄了土壤水分,增強了春玉米生長和抗旱能力,同時,也加快了作物的同化速率,從而促進春玉米提早成熟。申麗霞等[28]的研究表明,覆膜處理使春玉米生育進程加快,與本研究結論基本一致。

圖2 不同處理春玉米株高對比
圖3 為不同處理對春玉米凈光合速率(Pn)的影響。由圖3 可知,不同處理在不同生育期對春玉米Pn的影響不同。隨著生育期的進行,春玉米Pn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這與葉片的發育程度有關。相同生育期內,覆膜處理的Pn高于不覆膜處理,且在苗期、拔節期、抽穗期、灌漿期4 個生育期內,春玉米Pn不同處理間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在成熟期,覆膜處理春玉米Pn雖高于不覆膜處理,但處理間差異未達顯著水平(P>0.05)。綜上所述,覆膜處理可提高春玉米的凈光合速率。

圖3 不同處理春玉米凈光合速率對比
圖4 為不同處理對春玉米蒸騰速率(Tr)的影響。由圖4 可知,不同處理在不同生育期對春玉米Tr的影響不同。隨著生育期的進行,春玉米Tr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這與葉片的發育程度有關。相同生育期內,覆膜處理的Tr高于不覆膜處理,且在苗期、拔節期、抽穗期、灌漿期4 個生育期內,春玉米Tr不同處理間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在成熟期,覆膜處理春玉米Tr雖高于不覆膜處理,但處理間差異未達顯著水平(P>0.05)。綜上所述,覆膜處理可提高春玉米的蒸騰速率。

圖4 不同處理春玉米蒸騰速率對比
圖5 為不同處理對春玉米氣孔導度(Gs)的影響。由圖5 可知,不同處理在不同生育期對春玉米氣孔導度的影響不同。隨著生育期的進行,春玉米氣孔導度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這與葉片的發育程度有關。相同生育期內,覆膜處理的氣孔導度高于不覆膜處理,且在苗期、拔節期、抽穗期、灌漿期4 個生育期內,春玉米氣孔導度在不同處理下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在成熟期,覆膜處理春玉米氣孔導度雖高于不覆膜處理,但處理間差異未達顯著水平(P>0.05)。綜上所述,覆膜處理可提高春玉米的氣孔導度。

圖5 不同處理春玉米氣孔導度對比
圖6 為不同處理對春玉米胞間CO2濃度(Ci)的影響。由圖6 可知,不同處理在不同生育期對春玉米Ci的影響不同。隨著生育期的進行,春玉米Ci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這與葉片的發育程度有關。相同生育期內,覆膜處理的Ci高于不覆膜處理,且在苗期、拔節期、抽穗期、灌漿期4 個生育期內,春玉米不同處理間Ci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在成熟期,覆膜處理春玉米Ci雖高于不覆膜處理,但處理間差異未達顯著水平(P>0.05)。綜上所述,覆膜處理可提高春玉米的胞間CO2濃度。

圖6 不同處理春玉米胞間CO2濃度對比
表1 為不同處理對春玉米產量的影響。由表1 可知,不同處理之間春玉米產量不同。其中,覆膜處理后的春玉米產量提高明顯。覆膜處理的穗數高于不覆膜處理,但處理間差異未達顯著水平(P>0.05)。覆膜處理的平均穗粗達到了47.93 mm,較不覆膜處理高出了5.6%,且處理間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覆膜處理的平均穗重達到了214.13 g,較不覆膜處理高出了20.4%,且處理間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覆膜處理的平均百粒重達到了31.23 g,較不覆膜處理高出了13.8%,經濟產量達到了12 700 kg/hm2,較不覆膜處理高出了7.6%,且處理間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綜上所述,覆膜處理可通過調節春玉米生長生理作用,從而提高產量。

表1 不同處理春玉米產量對比
通過采用LCPro+光合儀,對不同生育期不同處理的春玉米進行蒸騰速率(Tr)、氣孔導度(Gs)、凈光合速率(Pn)及胞間CO2濃度(Ci)的測定數據研究,發現覆膜處理下的春玉米覆膜處理相比于不覆膜處理下的數據來說,更適合春玉米的生長發育。覆膜灌溉提高了土壤溫度,促進了玉米的生長,縮短了玉米的生長周期。覆膜處理使玉米的葉面積指數發生了變化,加強了春玉米葉片的光合作用,增加了物質的積累量,使玉米產量增加。覆膜灌溉處理減少了土壤水分的蒸發,增加了水分利用率,達到了農業高效用水的目的。綜上所述,相對于不覆膜灌溉下的春玉米,覆膜灌溉下的春玉米生長速率較快,生理狀態較好且產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