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海鷗,吳友山
連云港市東方醫院消化內科,江蘇連云港 222042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臨床十分常見的胃腸疾病之一,患者主要癥狀表現包括腹部脹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對日常生活、健康均造成不良影響。隨著近幾年人們飲食習慣、結構的不斷改變,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率逐年升高,據統計,2019年國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率高達20.00%以上,且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1]。目前臨床多采取藥物方式治療該疾病,馬來酸曲美布汀為常用胃動力調節藥物,能夠有效調節胃腸功能,進而治療疾病,但效果一般。中醫學將功能性消化不良劃歸入“痞滿”“胃脘痛”范圍,認為與飲食不節、脾胃損傷所致,通過中西醫聯合治療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2]。該文方便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該院收治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研究枳實消痞丸聯合馬來酸曲美布汀治療的效果與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觀察分析,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組,對照組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39.41±1.33)歲;病程6個月~3年,平均病程(1.15±0.33)年。觀察組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39.43±1.34)歲;病程7個月~3年,平均病程(1.17±0.32)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①西醫診斷標準[3]:參考羅馬IV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斷標準要求,餐后飽脹、過早進餐不適、上腹脹痛等。②中醫診斷標準[4]:根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規定,均屬脾胃虛寒型辯證,患者胃脘隱痛、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沉。納入標準:①均確診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要求;②均符合脾胃虛寒證;③均同意參與且配合該次研究。排除標準:①排除對治療藥物過敏的患者;②排除其它證型患者;③排除抵觸配合研究患者。研究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患者單純采用馬來酸曲美布汀(國藥準字H20030290)治療,用量用法:0.2 g/次,3次/d,持續治療2個月。
觀察組患者采用馬來酸曲美布汀聯合枳實消痞丸治療,前者用量用法與對照組一致,枳實消痞丸組方組成為:枳實、炒麥芽、炒谷芽各15 g,茯苓、焦山楂、六神曲各12 g,黨參、生白術各10 g,法半夏、陳皮各6 g,甘草4 g、黃連3 g、淡吳萸2 g。根據患者辯證用藥,針對氣虛疲乏者可加炒白術、炙黃芪;針對腹滿脹痛者可加木香、香附;針對納呆者可加雞內金、萊菔子。1丸/次,2次/d,持續用藥2個月。
①觀察患者治療效果,劃分為顯效(癥狀完全消失,臨床指標檢測結果恢復至正常范圍)、有效(癥狀明顯好轉,臨床指標檢測結果相比治療前改善)、無效(癥狀無明顯變化,臨床指標異常)3種情況,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觀察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變化,包括反酸、腹痛、噯氣、惡心,評分以0~10分,分數越高,患者癥狀越嚴重,反之越差。③利用放射免疫法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腸功能指標,包括胃動素(MTL)、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血清神經肽S受體-1(NPSR1)。④觀察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總發生率。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兩組患者治療前癥狀評分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癥狀評分結果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對比[(±s),分]
組別反酸治療前 治療后腹痛治療前 治療后噯氣治療前 治療后惡心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60)對照組(n=60)t值P值7.74±1.06 7.78±1.05 2.13±0.52 4.89±0.53 7.92±1.13 7.94±1.12 2.25±0.41 4.94±0.42 8.13±0.88 8.14±0.89 2.62±0.57 4.94±0.56 7.67±1.13 7.68±1.15 2.31±0.57 4.69±0.56 0.208 0.836 28.793<0.001 0.097 0.923 35.500<0.001 0.062 0.951 22.490<0.001 0.048 0.962 23.071<0.001
兩組患者治療前胃腸功能檢測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胃腸功能檢測結果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腸功能檢測對比[(±s),pg/mL]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腸功能檢測對比[(±s),pg/mL]
組別MTL治療前 治療后CGRP治療前 治療后NPSR1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60)對照組(n=60)t值P值388.46±11.13 388.48±11.15 469.49±10.13 430.94±10.15 124.38±11.06 124.39±11.05 166.13±10.21 146.45±10.22 173.34±9.24 174.11±9.25 202.24±6.55 189.15±6.54 0.010 0.992 20.823 10.552 10.954<0.001 0.005 0.996<0.001 0.456 0.649<0.001
兩組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總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方發生率對比[n(%)]
功能性的消化不良在臨床上屬于典型的消化不良癥狀,患者在發病后會表現出上腹部腫脹、上腹部疼痛、食欲不佳、惡心嘔吐、噯氣、早飽等癥狀,但此類癥狀無明顯特異性,和其它胃腸道功能障礙類疾病相似度較高,因此還需開展進一步的排查和評估后方可確診[5-6]。功能性消化不良均伴有不同程度上的器質性病變,和內分泌失調導致的消化不良存在一定差異。根據臨床大數據研究顯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程均超過30 d,且病情表現為慢性特征,也可在未來1~2年時間內反復發作,總持續時間可以達到3個月左右[7]。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較為復雜,除病理因素外,工作壓力過大、不規律飲食、生活節奏失調、熬夜、不良心理狀態等心理因素也會對該病癥的發作和復發產生明顯的影響。近幾年國內的生活壓力明顯增加,也使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8-9]。
目前國際醫學界針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時均推薦以藥物干預的方式治療,西藥當中并無針對該病癥的藥物,而是通過服用調節胃腸道功能或抗抑郁癥等類型的藥物進行緩解,以起到逐步恢復的目的。馬來酸曲美布汀是臨床治療胃腸道疾病的常用藥物之一,其可以有效調節胃腸道功能,對功能紊亂導致的腹脹、腹痛、惡心嘔吐、噯氣、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癥狀均有較好的臨床療效[10-11]。該藥物進入人體后可以針對性地和膽堿能神經K受體發生結合,從根本上抑制神經細胞乙酰膽堿的合成和釋放,進而緩解胃腸道周圍平滑肌細胞的異常運動狀態,起到接觸肌肉痙攣、緩解神經亢奮的作用,有效改善胃腸道蠕動的節律性,進而提升人體的消化功能。但該藥物并非直接改善消化功能,且長期服用藥物后有較高幾率出現腹瀉、口內麻木、便秘、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雖然概率較低,但一旦出現仍會給患者的恢復帶來不良影響[12]。
我國中醫理論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原因主要在于飲食無度,加之外感風、濕、寒之邪,導致脾胃臟腑經絡受損,氣機流轉不暢、升降不調而引起的積食、腹脹、腹痛、噯氣等癥狀,因此將其歸類于“痞滿”、“胃脘痛”等范疇內。中醫認為治療該病癥時應選擇溫中健脾、和胃通絡、化滯消食的方劑[13-14]。枳實消痞丸是中醫治療多種消化不良疾病的常用藥物,其藥物主方中包含了枳實、黨參、茯苓、法半夏、生白術、陳皮、黃連、淡吳萸、焦山楂、六神曲、炒麥芽、炒谷芽、甘草,再結合患者自身不同的臨床指征進行加減,以達到對癥施治的目的。
藥方中的枳實為君藥,性微寒,味酸苦,可歸入脾胃二經當中,具有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的功效,常用于飲食積滯、痞滿脹痛、大便不通、痰滯氣阻等病證,是治療消化不良類藥方中的常用藥物[15]。根據現代藥理學研究指出,枳實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質,且具有改善胃腸道狀態、抑制氧化還原反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抗菌消炎等功效。在針對胃腸道藥理試驗結果中可見,枳實的有效成分可以提升胃腸道的蠕動效率,增加組織下血管內活性腸肽的合成和分泌量,對于脾虛型的大鼠模型具有較強的改善效果,不僅能夠促進其胃泌素的分泌量,還能夠有效抑制胃腸道周圍平滑肌的異常收縮情況,降低腸道痙攣帶來的消化不良癥狀[16]。
白術具有健脾和胃、祛濕降燥、利水抗炎等功效,將白術經水煎處理后可以析出大量的有效成分,利用豚鼠模型試驗可見白術對胃腸道平滑肌的收縮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并能夠促進空腸、小腸等的排空效率,繼而為消化系統的恢復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同時白術中的有效成分還能夠提升胃粘膜的自我修復速度,且對部分受損的腸壁、胃壁細胞的修復速度也有明顯的促進效果??寡鬃饔每杀苊獍l生二次感染,針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具有較好的抑制效果,有效防止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癥狀[17-18]。
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和胃生津,可用于治療食欲不振、便清脾虛之癥。根據現代藥理研究顯示,黨參中的有效成分不僅可以提升免疫功能,還具有調節胃腸道蠕動的效果,有利于加快腸道內碳的推進,并有效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對腸道的不良影響。同時黨參和白術一起應用可加快對胃粘膜的修復速度,使受損的消化道得到有效的恢復,尤其對于潰瘍性病變的治療效果更好,也可適當增加胃周圍循環系統中的血液流通量[19]。
半夏可除濕化痰,并兼具降逆止嘔的功效,對于消化不良引起的惡心嘔吐癥狀具有較好的療效。半夏中含有大量的生物堿、多糖等物質,可有效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功能。同時近幾年研究發現半夏可以有效降低胃液當中前列腺素E2的合成量,從而降低對胃腸道黏膜形成的刺激性。但法半夏對胃腸道到蛋白酶、前列腺素E2均無明顯影響,但仍具有保護胃腸道黏膜的效果,且不會因過度提升胃腸道功能而加劇嘔吐癥狀,因此藥方中可選擇法半夏。
從該次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聯合用藥的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8.33%,明顯高于對照組85.00%。該研究結果與任沾,姜成軍等[20]研究結果中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90.9%高于對照組65.9%相一致。
綜上所述,利用枳實消痞丸聯合馬來酸曲美布汀的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效果,但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對患者臨床癥狀和胃腸道功能的改善作用也更加明顯,值得在臨床實踐應用中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