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竹君
摘要:如何管理大學生一直是教育界關注的問題。新課改已經施行多年,素質教育成為很多人認同的教育觀點,大學生自我管理教育成為高等院校開展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自教育”是值得應用于新時期高等院校學生管理的模式。
關鍵詞:三自教育 大學生 自我管理
大學對青年而言是很重要的階段,部分學生在中學由于繁忙的課業,沒有過多的時間完善自我管理,對自我及世界沒有充分的認知,尚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大學相對而言比高中更自由,學生跟外界的接觸面更廣,同時擁有更多的可支配時間。這些因素讓大學生對生活的支配話語權變得很高,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將對個人的大學生活、人生規劃及三觀樹立產生重要影響。人不是生來就會自我管理的,高校人文教育應該引導大學生養成自我管理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在大學過得健康、有序、進取。“三自教育”管理模式是符合高校開展素質教育要求的新模式。
1.一些學校大學生自我管理狀況
我國學生在中學時代,在校園被校規約束,在家庭被父母管束,每天的時間表被外界規劃得清清楚楚。使部分學生沒有從思想上形成自我管理意識,因為從未進行自我管理,只需要按照已有的時間表走,幾乎不需要自我管理,導致學生從中學進入大學后,面對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時間顯得茫然,甚至不知所措。大學生活具有高自由度,沒有人為學生規劃時間、安排生活,部分學生容易變得散漫,甚至影響心理健康。一些學校的狀況是:
1.1 沒有明確目標
中學時代很多人的唯一目標是考上大學。即使學生沒有這個目標,教師跟家長也會耳提面命地幫他牢固這種思想。進了大學后,很多學生內心充斥著喜悅,隨之而來的是茫然,可能導致學生不思進取。有自我管理意識的學生會規劃自己的人生道路,明確每個階段應該實現何種目標,并為之努力。想考研的學生會從大一就專注課業,力爭高分,而不是只求及格;想發展興趣愛好的學生會加入感興趣的社團,在里面發光發熱;有創業想法的學生,在大學期間會參與各種實習,體驗生活、體驗社會,了解創業相關內容。有明確目標的學生不會迷茫,但一些學生沒有目標,大學四年渾渾噩噩,不懂合理安排規劃生活。
1.2 報復性娛樂
在我國,一些家長在學生小時候會灌輸一種思想:中學努力一點,到好大學會很輕松。這種思想對學生產生了誤導。當結束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進入大學校園后,部分相信這句話的學生開始放飛自我。他們堅信需要自己努力學習的時光已經結束,于是開始進行報復性娛樂,將以前被約束著不能開展的活動全部做一遍。但大學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一個新起點,為進入社會打基礎。如果荒廢這些歲月,以后可能要用更多的汗水補償。
1.3 沉迷網絡
這一代年輕人的成長伴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小時候父母嚴格管控他們少接觸網絡,但到了大學,與父母距離較遠,學校不限制網絡使用,一些學生開始沉迷網絡,諸如網絡游戲、二次元動漫等。少數學生白天困頓不堪,晚上卻生龍活虎、精神抖擻。周而復始,不健康的作息和對于游戲的過于沉迷,會損害學生的身體健康,還可能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態。
1.4 對大學生活產生認知錯誤
一些學生受一些錯誤思想的影響,認為在大學成績不重要,功課只需及格,剩下的可支配時間是完全自由的,自己可以任意揮霍。但大學首先是學習知識的地方,不是玩樂的天堂。我們提倡學生多元化發展,實施素質教育,讓學生挖掘興趣愛好,自由地抒發思想。但過猶不及,當玩樂成為主旋律、學業成為附屬品,學生或許應該思考,自己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大學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充足的知識準備、更充分的思想準備迎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而不是青春的“安樂窩”。
歸根結底,這些學生還是缺少自我管理意識,沒有對生活進行合理的安排,沒有對人生進行科學的規劃,缺乏這方面的能力。
2.將“三自教育”應用于大學生的能力培養
所謂“三自教育”,要求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這種教育方法的核心內容是著重突出大學生在高校學習生活中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自律、自主的心態下,合理安排學習、生活,以達到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個人能力的目的。我們一直強調科教興國,教育是一個民族振興的基礎,大學更是重中之重。在大學,學生的學習及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應該是有意識自發進行的。學校應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讓學生明白,只有自律,才能獲得自由,當學生懂了自我管理,知道了自己未來想要的是一種怎樣的人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便會主動自發地學習及規劃生活,達到自我服務的目的。
高校推行“三自教育”,不僅能提高高校行政部門的管理效率、增強管理民主化,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不荒廢大學時光,而是在這段時間里竭力汲取養分,努力成為更優秀的當代青年。
2.1 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即鼓勵大學生降低自身學習的被動性,積極發揮自我主觀能動性,深刻認識到教育應該是自主的、自發的、自覺的,在自主教育中實現自我實現的目標。
2.1.1 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
一些大學生在思想上是懵懂的,聽命于外界的訴求,隨波逐流,沒有成型的自我意識,甚至沒有樹立正確的三觀,這對于一個成年人是危險的。學生在大學期間會面臨一些外界的誘惑,不論是消費主義陷阱還是玩樂思想,都可能影響他們的三觀和意志,不利于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學校應通過開展講座或其他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自我意識形態,確保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擁有良好的自我意識,形成明確的自我目標,有望從根本上減少學生迷茫的心態和降低荒廢時光的可能性。
2.1.2 引導學生審視自我、評價自我
在學生形成自我意識后,高校教育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審視、自我評價。學生應該充分認識白身,包括自己的社會身份、自己的優缺點等。審視自我然后評價自我的過程可能是痛苦的,當學生發現自己不是想象中優秀、完美的人,可能感到沮喪、不安。但這是成長必需的,只有發現自己的不足,才知道彌補。在自我審視過程中發現的短處會促使學生改變現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1.3 幫助學生處理好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關系
一些學生習慣了被動學習,鮮少主動學習。在前十幾年的學習生活中,學習是被動的,自我教育在他們眼中是一個名詞,而不是動詞。但自我教育不僅關乎學習,還關乎一個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如果學生在大學只是消極被動地完成專業學習,那么他將收獲較少。高校應開展相關活動,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并養成自我教育的習慣,同時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將兩者結合、優勢互補,達到更高效學習的目的。這個過程能幫助糾正學生對大學的錯誤認知,大學不僅是度過青春的地方,還是學習的地方。
2.2 自我管理
當學生形成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后,可能產生很多超前的新穎的想法,這些想法有好有壞。這時,高校應該教育學生自我約束和引導,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自我管理。
2.2.1 引導學生養成目標管理的習慣
當學生清晰地認知了自我,并形成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后,潛意識里會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這些目標有大有小,不論大小,學生都應該找出那個真正符合自己內心價值觀念的目標作為行動指導,而不是毫不作為,把目標作為空中樓閣。一個清晰且可實現的目標能夠帶來極大的動力,同時能夠減輕學生的報復性娛樂心理。只有沒有目標的人才會對娛樂毫無節制,有目標就有壓力,有壓力就有動力。一個清晰明確的目標能對學生的進取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2.2.2 教導學生擁有時間管理的能力
時間是寶貴的。一些大學生覺得自己年輕,認為光陰何其多,明日復明日。但時間是最缺乏的資源,它一往無前。一些學生每天在網絡游戲中虛度時間,四年光陰轉瞬即逝,回想大學生活發現自己一事無成,很早定下的目標也一直擱置,毫無作為,隨之而來的便是悔恨。這是缺乏時間管理的典型表現。高校應開展相關活動,給學生灌輸時間管理的思想,幫助學生學會協調、平衡學習時間、娛樂時間,達到充實白我、不虛度光陰的目的。當學生學會時間管理、學會平衡娛樂跟學習時,有望從根本上改善無節制沉迷網絡的現象。
2.2.3 引導學生學會壓力管理
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很快、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一些大學生在發展中由于學業、經濟、人際、感情等問題,內心產生很大的壓力。面對壓力,高校應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引導學生客觀地看待事物的發展及對自己產生的影響,主動尋找原因并合理調節。幫助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在人生中,壓力是常態,如果能正確處理壓力,并且運用壓力,會成為個人實現目標、實現自我的動力。
2.3 自我服務
自我服務包含的內容很廣,包括精神和生活上的。學生應該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在生活中為了實現這些追求,進行學習或者活動,實現自我服務。當學生做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然會形成自我服務意識,這也是“三自教育”的核心。
3.結語
在高職院校,一些學生缺乏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能力,推行“三自教育”是加強大學生思想建設、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三自教育”的目標包含學校培養人才的內在要求。在大學擴招十幾年后的今天,學生數量增加,出現的問題越發多樣化,“三自”教育有望從根本上減少問題,使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馬丁,盧彥霖.共享教育模式發展現狀的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0(13).
[2]王玲,王小恒.基于傳統倫理路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構建——以R大學的教育教學活動為例[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02).
[3]汪露,董嚴斌,高旭東.高校生命教育模式探索——以X大學X學院探尋生命意義主題訓練營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07).
[4]涂雯雯,彭劍峰.高校“雙創”人才培養體系中融入創客教育培養實踐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20(05).
[5]李方軍.雙創教育模式下計算機網絡綜合性實驗教學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0(11).
[6]許祥建.地方高校“雙創型”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8(24).
2019年湖北省高校學生工作精品項目“新時期高職院校大學生‘三自教育能力培養研究”;編號2019XG JP 6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