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劉傳興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海門中學體育教研室)
良好的身體形態結構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觀察身體形態,測量相關數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評價其運動能力、健康狀況等。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身體素質直接影響著未來國民的體質。國家非常重視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狀況,從20 世紀70 年代末就開始針對學生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進行調研,及時了解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變化規律,尋找其中出現的問題,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文章主要通過身高、體重這兩個指標對江蘇省海門中學2017 級學生高中三年的身體形態狀況進行跟蹤調查研究,了解其身體形態發育狀況,為學校衛生保健工作和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研究對象:江蘇省海門中學2017 級全部學生(傷病者除外)。
測試時間與參與學生:
2017 年9 月~11 月,男生332 人,女生402 人;
2018 年9 月~11 月,男生329 人,女生394 人;
2019 年9 月~11 月,男生329 人,女生387 人。
由于傷病等原因,每年都有少數學生不能參與測試,因此測試人數并不相等。
測試項目:身高、體重。
數據處理:采用SPSS17.0 軟件分批進行處理。
本測試體通過身高、體重以及BMI 數值考察學生的身體形態。表1 數據顯示:在身體形態方面,男女生身高的變化趨勢相似,高一、高二年級身高變化不夠明顯,高二到高三年級時間段升高幅度較大,男生身高的增長幅度更大。由此可以發現,學生身高的增長速度不是勻速的。在高中階段,高二至高三年級階段是學生身高增長的一個高峰,在這個階段應該注意營養的補充。

表1 學生連續三年身高、體重數據分析表
在體重方面,男女生的發展趨勢相同,都出現了高一、高二年級體重變化不大,高二至高三年級時間段體重明顯增加的趨勢。這主要有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因素。內部因素是學生生長發育需要,隨著身高的增長,體重增長是必然趨勢。外部因素是高二至高三年級這個時間段是學生人生學習中的重要沖刺階段,課程緊、任務重、壓力大,學生活動的時間相對減少。部分家長為了讓孩子在這個重要階段保持充分的精力,盡可能為學生補充營養,提高飲食質量。營養攝入增加,運動量卻在減少,勢必會造成體重的增加。
通過表2 數據的分析可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長對學生飲食的重視,低體重人員在減少。男女生標準體重在高中三年中所占的比例始終是最大的,說明絕大多數學生的身體形態是標準的、符合要求的。男生在高二至高三年級階段超重、肥胖人員升高,充分說明這個階段是加強男生體重控制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男生要注意營養的合理攝入,少吃油炸等高熱量食物,同時還要加強鍛煉。女生體重變化不夠明顯,這可能是由于她們對身體形態的要求較高,為了保持良好的身材,刻意減少攝入。這同時也要引起重視,女生在保持身材的同時,也要注意營養均衡,以保證日常學習生活的需要。

表2 學生連續三年BMI 指數數據分析表
觀察BMI 值的變化規律可知,學生從高一到高三,超重和肥胖現象有所增加,究其原因,是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加,學生的運動量相對減少,而家長為了孩子有足夠的體能應對日益增加的學習任務,勢必會增加孩子的營養補充。因此,在高二至高三階段,男生應該適當增加運動量,緩解學習壓力、改善身體形態。女生BMI 的規律與男生不同,高二至高三階段過輕、超重和肥胖的體重都在減少,標準體重卻在增加,說明女生在這個階段對身體形態的要求較高,應通過營養的均衡攝入保持身體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