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居梅芳
(作者單位系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東部分校)
為提高體育課程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課堂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使其加強體育運動訓練,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發展學生終身體育觀念,教師可以將“教”與“玩”有效結合,構建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通過引入趣味內容,激發學生興趣,通過創設趣味游戲、組織競賽活動等方式提升學生運動能力,有效達成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在過去的高中體育教學中,個別教師沒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基礎和認知能力差異,而是設置標準的教學目標,通過講解、演示、指導訓練的固定流程實施教學。由于不同學生的身心發展基礎不同、學習態度不同、認知能力具有差異性,這樣的教學模式容易出現各類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有些學生“吃不了”或者“吃不飽”。因此,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引入趣味內容,以此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例如,在立定跳遠的教學中,對于初中階段的必考項目和高考之前的必測項目,教師應當足夠重視這項運動的教學,認識到其對于發展學生身體協調性、速度和力量的作用。新時期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玩中創”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教師可以先講解與示范立定跳遠的主要規則與方法,然后創設立定跳遠相關的體育游戲,以此開展教學。比如在“石頭、剪刀、布”的游戲中,教師先講解游戲規則:通過猜拳,獲勝的一方向前跳一次,輸了的一方不動,最后看誰先到終點,然后組織學生參與這個游戲。
在高中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傳統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構建新時期趣味性的教學目標,并引入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可以是比賽,也可以是游戲,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感受其中的快樂,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以更好地達成課程目標。
在高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一改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注重教學的趣味性,根據體育課程的主題,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探析新時期的體育教學目標,通過日常觀察、實踐調查和文獻研究等,明確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此為基礎,教師可以創設趣味體育游戲,指引學生加強運動訓練,讓學生在游戲的快樂中訓練相關動作,掌握運動技能,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
足球運動作為三大球運動之一,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運動教學項目。教師可以將足球訓練的內容與游戲融合,創設趣味足球游戲。比如“踢蜈蚣”游戲可以提高學生身體協調性,培養學生團結合作能力與積極進取的意志品質,提高學生傳帶球能力。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站成一行,隊伍最后的隊員運球到隊伍前方,以此向前傳遞,直到傳到最前面的隊員,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這個游戲訓練需要循序漸進,教師應當指導學生一些技術要點。
教師應根據高中體育的運動教學項目,創設能培養學生運動能力的趣味游戲,講解體育游戲的規則和玩法,進行針對性指導和教育,引領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體育游戲,更好地提升學生運動能力和體育運動訓練水平,發展學生的體育綜合技能,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在高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落實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實現“教”與“玩”的有效結合,教師還可以根據高中階段體育運動的項目,組織一些競賽活動,引領各個小組積極參與到各項競賽活動中,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發展學生集體主義榮辱觀,更好幫助學生掌握體育運動技能。教師通過組織開展多種多樣的競賽活動,能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各項運動的訓練,幫助學生更好掌握各種運動項目的技能,提高體育運動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還可以在競賽活動中培養學生“重在參與”的理念,更好進行德育教育。
高中體育教學教師應結合新課改教育理念,更重視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與綜合素養,構建“教”與“玩”有效結合的基本教學模式,通過運用游戲和競賽等方式教學,創設趣味十足的體育教學課程,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各項體育活動中,更好幫助學生掌握各項運動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與終身體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