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景景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中學)

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要通過各種合理的教學設計,以及各種趣味化教學活動的設計,激發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這會讓學生對課堂學習更加投入,學生教學參與的程度會更高,并且學生會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思考各種問題,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這種良好的整體氛圍下,課程教學的目標能夠有效達成,學生也能夠有效吸收掌握知識原理,這才是高質量的生物課堂要達到的教學效果。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展開。要提升學生的教學參與度,一個很好的方式就是教師設計各種教學提問,尤其是那些具備生活化色彩且能引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問題,這樣的設問方式可以快速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進入知識探究的活動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多和學生展開互動,通過有效提問來給學生創設充裕的教學參與空間,并且讓大家基于問題的解析獲得知識原理,這樣的方式可以讓生物課教學的整體效率更高。
比如在教學“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這節內容時,在引導學生學習顯性基因遺傳和子代性狀相關的知識點時,教師便可以讓學生思考:父母是雙眼皮,為什么子女有可能是單眼皮?通過問題的引導,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思考和討論,學生的思維會快速活躍起來,并且學生會以問題為向導,逐漸進入新知識的學習探究中。在這種良好的學習狀態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會更強,并且大家也能基于問題的解決理解背后的知識原理,有效達成課堂教學的目標。
教師還可以加強理論知識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生物知識無處不在,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運用各種生動直觀的生活化實例來輔助理論知識的解讀,并且基于實例的分析推動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能夠很快掌握知識原理,并且感受到知識學習的樂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在生活中的觀察和體驗,對相關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并且提出自己想到的問題解決方案。讓學生對教學活動有更充分的參與,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這種良好的學習氣氛下,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更高。
在教學“種群的特征”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人口數量,還可以為學生呈現各個地方人口的年齡結構特點,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背景知識。隨后,教師可以從這個話題進行延伸,讓學生認識到人口數量的增加容易導致資源危機的產生,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在社會中,人口和環境應當是和諧共生的關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穿插不同的教學內容,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讓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分析知識內容。這樣的教學設計方式,可以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強,還能夠讓學生對一些社會問題有相關思考,這會帶給學生更豐富的課堂學習收獲。
學生普遍對實驗活動充滿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在生物課堂上設計多樣化的實驗探究活動,這能夠起到很好的訓練效果,并且可以對學生的多種學科能力展開鍛煉。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科能力,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有針對性地設計實驗內容。同時,實驗應相對簡單,易于學生操作,最好能夠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生獨立開展實驗時,注意力會十分集中,學習的興趣也會更高。不僅如此,這種活動方式會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學習印象,學生會對相關的知識原理產生更牢固的記憶,知識教學的效率會更高,學生學科能力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在教學“走近細胞”時,為了讓學生對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基本生物學單元建立更直觀的認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實驗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手里的顯微鏡來觀察植物細胞和人口腔的上皮細胞,讓學生對微觀的世界產生自己的感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實驗室,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讓其通過自己參與生物實驗來提升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并且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更深刻的學習印象。雖然初中生的實驗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不具備自主實驗能力。教師要多給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鼓勵學生進行各種探索發現。這既能顯著提升課程學習的趣味性,也會讓學生的自主意識更強,學生會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有更多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