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金雪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昆山市玉山鎮朝陽幼兒園)

幼兒園階段的讀物多數以看、聽、說為主,幼兒通過趣味讀物來提升自己的興趣,在閱讀過程中發揮想象、思維、表達能力。而在幼兒閱讀過程中發生的“關鍵教育事件”,能夠幫助他們更近一步走向閱讀。在幼兒閱讀行為發生的時候,教師應以發現“關鍵教育事件”為目的,找準契機,讓幼兒樂于閱讀并善于閱讀。
教師應解讀關鍵教育事件,幫助幼兒提高閱讀興趣。在幼兒閱讀行為發生的時候,關鍵教育事件也隨之產生,用怎樣的角度去關注,是幫助幼兒對閱讀行為充滿興趣的關鍵。在閱讀區,幼兒選擇用iPad 進行閱讀,邊上的手偶成了他閱讀的工具,有涉及故事中的角色,他就和伙伴一起用手偶進行演繹。在整個閱讀過程中,高科技手段的閱讀方式無疑是吸引幼兒的一個有利因素,他們可以隨意點擊,將故事內容與同伴分享、演繹。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抓住契機進行引導,幫助幼兒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師應以閱讀為切入點,關注關鍵教育事件。閱讀行為的發生地點可能是班級的圖書角,也有可能是家中的閱讀小天地,不論在哪里,特定時間中幼兒的關鍵事件都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教育的根本是讓幼兒得到更好更全面的發展,而我們要細心觀察,關注到這些偶發性的事件。《小魔怪要上學》是一本幼兒非常喜歡的繪本,主人公擁有很多常人無法擁有的東西,但是總是悶悶不樂,忽然有一天,他發現自己只是需要和普通幼兒一樣的陪伴。我將這本繪本分享給某幼兒的媽媽,她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幼兒,細細閱讀這本繪本之后,她感觸很深。教師應在幼兒與父母之間找到突破點,幫助家長走進幼兒的內心,了解他們真正需要什么,這就是關鍵性的捕捉點。在閱讀活動的開展中,教師應充分挖掘家長的力量,請家長帶幼兒購買喜歡的圖書,同時要求家長認真傾聽幼兒的閱讀,并將幼兒在家閱讀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幼兒園。
教師應營造氛圍,進行閱讀陪伴。不論是在班級區域還是在家庭的閱讀角,陪伴是讓幼兒在閱讀中體驗快樂的情感來源。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物后,我們可以耐心地傾聽,鼓勵其通過觀看、理解,表述圖畫中的內容。在幼兒取得一定進步,也就是能用較完整的語句描述故事情節時,我們要給予其鼓勵和欣賞,這樣幼兒閱讀的積極性會越來越高。
教師應多途徑參與幼兒閱讀,走進幼兒內心。幼兒好模仿,喜歡以他們感興趣的點來觀察成人的行為,進行效仿游戲。那么我們的榜樣示范極為重要,是幼兒進行模仿的一個標準。很多家長有很好的閱讀習慣,那么這個行為在幼兒看來就是可模仿的行為之一,他們會跟著家長一起翻閱圖書,潛移默化地形成愛閱讀的好習慣。在家庭中,陪伴者的行徑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的閱讀情緒,采用多形式的閱讀,不但可以幫助他們融入閱讀氛圍中去,對我們也不失為一種具有樂趣的陪伴方法。教師和家長可利用電子錄音、制作繪本圖書等不同的形式,讓幼兒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從而形成愛閱讀的習慣。
教師應關注不良閱讀行為。在閱讀過程中,幼兒的習慣參差不齊,在這其中有隨意翻閱、不記內容的,也有停頓在一頁后向四周觀望的。對于這些行為,教師要抓住關鍵的點進行引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區域活動的設置可以是多樣的,區中設區,讓幼兒感受在閱讀中的不同樂趣。電子圖書、手偶、自制圖書都是幼兒自主閱讀的可操作性材料。教師應通過在活動中捕捉關鍵點,逐漸引導幼兒愛上閱讀并愿意與同伴進行分享,共同感受閱讀的樂趣。
教師應關注關鍵教育事件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將其內化。幼兒喜歡形象表演,那么教師就要抓住在閱讀活動中發現的幼兒關鍵行為,將之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去。每一個繪本都有主要的角色,教師應抓住這個角色,讓幼兒感知故事的寓意。在繪本《漏》的閱讀中,教師應讓幼兒切實感受到老虎和賊的微妙之處,全文的話語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角度不同,所感受的有趣之處就不同。教師可請幼兒進行模仿、表演,將繪本進行演繹,進一步感受故事的有趣。
幼兒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達到的,教師應抓住幼兒在閱讀中的關鍵事件,以貼合幼兒生活的方式,圍繞“關鍵教育事件”概念,圍繞一件小事,引發幼兒閱讀的意愿,使其沉浸于閱讀的樂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