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翠華
如皋市人民醫院腫瘤化療科,江蘇如皋226500
肺癌是我國高發腫瘤之一,其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該病的致病因素很多,比如吸煙、環境污染、家族遺傳、肺部慢性病灶等都是高危因素[1]。而且其中對于大多數患者而言,疾病的發現即為晚期,已經失去手術治療的機會,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存質量。而隨著生物免疫治療的不斷發展,其在癌癥的臨床治療中已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其不同于化療藥和靶向藥物,這類藥物并不直接殺死癌細胞,而是調動人體的免疫細胞,喚醒人體的免疫細胞去殺死癌細胞[2-3]。基于此,該次研究選擇該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化療或者靶向藥物治療失敗后的80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就對其采用PD-1卡瑞利珠單抗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化療或者靶向藥物治療失敗后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齡33~91歲,平均(62.26±5.47)歲。納入標準:①均滿足臨床對于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標準[4];②預計生存期在6個月及以上;③患者病例資料均完整有效;④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參與該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器官腫瘤或嚴重功能損傷者;②合并肺結核、肺部感染等其他肺部疾病;③合并過敏體質或免疫系統疾病者;④合并精神疾病或溝通障礙者;⑤中途退出或不同意該研究者。研究已經申報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80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均采用PD-1卡瑞利珠單抗治療,靜脈滴注PD-1單抗藥物卡瑞利珠單抗,劑量200 mg/次,每2周為1個周期,一共治療6個周期。
①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患者治療前后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的變化情況。②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治療前后體液免疫指標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與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的變化情況。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的變化情況。④采用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定,分為完全緩解(患者治療后病灶全部消失,并維持時間>4周)、部分緩解(患者治療后病灶體積減小超過50%,并維持時間>4周)、穩定(患者治療后病灶體積減小在50%之內,或增加在25%以內),以及進展(患者治療后病灶體積增加超過25%,或出現新的病灶)。緩解率=(完全緩解例數+部分緩解例數)/總例數×100.00%。獲益率=(完全緩解例數+部分緩解例數+進展例數)/總例數×100.00%。同時觀察記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包括免疫性肺炎、免疫性心肌炎、甲狀腺功能異常及毛細血管增生癥等。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6周時間治療后,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指標中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療前,而CD8+水平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1 治療前后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
經過6周時間治療后,患者IgA、IgM及IgG水平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患者IgA、IgM與IgG水平比較[(±s),g/L]Table 2 Comparison of IgA、IgM and IgG level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g/L]

表2 治療前后患者IgA、IgM與IgG水平比較[(±s),g/L]Table 2 Comparison of IgA、IgM and IgG level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g/L]
?
經過6周時間治療后,患者血清炎癥因子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3 治療前后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
經過6周時間治療后,患者病情表現為16例完全緩解,33例部分緩解,22例穩定,進展9例,患者病情緩解率為61.25%(49/80),臨床獲益率為88.75%(71/80)。而在不良反應發生狀況方面,治療期間患者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只有13例出現輕微的免疫性肺炎、免疫性心肌炎、甲狀腺功能異常及毛細血管增生癥等癥狀,且患者均可耐受,對后續的治療未產生影響。
肺癌主要是指腫瘤細胞發自于支氣管黏膜或者腺體的一種惡性腫瘤,現在多數發達國家中的肺癌,居于男性惡性腫瘤的首位,女性居第2位,僅次于乳腺癌[5]。而且肺癌的早期檢出率相對比較低,早期的肺癌患者術后,復發率高,對于復發的肺癌患者或者一經發現就是晚期肺癌,病死率非常高,平均生存期只有1~2年[6]。加之其會造成患者的炎性反應加重,進而導致機體免疫系統的下降及紊亂,不僅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還可導致機體其他并發癥的出現,影響患者的預后情況[7]。近年來,隨著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方面技術的發展,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快速進展[8]。
免疫治療是患者通過服用藥物或者通過其他的治療方式,提高自身體內的免疫細胞的含量,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而去除身體內的腫瘤因子起到預防腫瘤,甚至是治愈癌癥的治療[9]。癌癥腫瘤患者體內的腫瘤因子過多,甚至影響到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統,導致患者自身的白細胞、中性粒細胞等炎癥細胞缺乏,從而使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導致腫瘤細胞在體內肆虐引發各種臨床癥狀,甚至會導致患者容易感染其他系統疾病。進行免疫治療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身體內的白細胞數目,通過自身白細胞的增加抵抗身體內的腫瘤因子[10-11]。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在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或靶向藥物治療失敗后進行PD-1單抗治療后,患者病情穩定率有明顯的提升,且與治療前進行對比,治療后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指標中CD3+、CD4+、CD4+/CD8+水平分別為(69.73±6.35)%、(40.47±5.41)%、(1.91±0.41),分別高于治療前,而CD8+水平為(22.56±2.73)%,則低于治療前(P<0.05);同 時IgA、IgM與IgG水 平 分 別 為 (4.93±0.85)、(1.47±0.26)、(16.87±3.44)g/L,均高于治療前(P<0.05)。說明PD-1單抗治療可有效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究其原因在于PD-1的抗體和其他抗體藥物作用機理完全不一樣,由于腫瘤細胞會通過產生一定的抑制性物質來麻痹免疫系統,甚至有一些腫瘤細胞還會有特殊武器,它的細胞膜上有一種能夠抵抗免疫細胞的分子叫PDL-1,其會通過PDL-1逐步誘導殺傷性細胞表達PD-1分子,兩者一旦結合就啟動免疫細胞的自殺機制,讓其失去了對腫瘤細胞的攻擊力[12-13]。而卡瑞利珠單抗則直接作用于腫瘤細胞膜的蛋白上,能夠阻斷PD-1和PDL-1的結合,激活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免疫作用,進而增強患者的抗腫瘤效應,達到殺滅腫瘤細胞的目的。同時其還能調節細胞免疫的功能,更利于疾病的抑制[14]。陳婷婷等[15]研究中,對研究組患者采取西妥昔單抗聯合NP方案治療后,其CD3+、CD4+、CD4+/CD8+水 平 分 別 為 (66.47±4.42)%、(40.23±3.35)%、(1.56±0.31),均高于治療前,且CD8+水平(21.72±3.18)%則低于治療前(P<0.05)。同時IgA、IgM與IgG水平分別為(2.72±1.16)、(1.19±0.20)、(22.82±3.14)g/L,均高于治療前(P<0.05)。佐證了該次研究方案對提升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治療后患者血清炎癥因子TNF-α和IL-6水平分別為(91.62±6.90)pg/mL、(52.89±3.81)ng/L,均分別低于治療之前(P<0.05)。則提示PD-1單抗治療可降低患者炎性反應。廖怡鋒等[16]研究中,對靶向藥物治療或化療失敗后給予PD-1派姆單抗治療后,TNF-α和IL-6水平分別為(91.52±6.84)pg/mL、(52.91±3.78)ng/L,均分別低于治療前(P<0.05)。進一步佐證了該次研究方案對降低患者炎性反應的作用。治療后,患者病情緩解率為61.25%(49/80);臨床獲益率為88.75%(71/80)。且只有13例出現輕微的免疫性肺炎、免疫性心肌炎、甲狀腺功能異常及毛細血管增生癥等癥狀,且患者均可耐受,對后續的治療未產生影響。提示PD-1單抗治療可有效提升患者病情緩解率和臨床獲益率,且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高。張燕[17]的研究中,對該院收到經鉑類化療后仍為進展的非小細胞肺癌采用PD-1派姆單抗治療,結果顯示其臨床獲益率為89.13%(41/46),治療期間均未見嚴重的不良反應,僅9例(19.57%),患者出現輕微癥狀。也佐證了該次研究方案對提升患者病情緩解率和臨床獲益率的作用,且其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PD-1單抗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機體免疫能力,降低其機體炎性反應,同時亦可提升患者的疾病緩解率和臨床獲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