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勇 肖毅峰 覃魏 譚文煌



摘要 為加強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摸清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家底,健全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制度,完善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構建理論完備、規范有序、平穩運行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體系,很有必要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價值評估研究工作。基于此,以全民所有草原資源資產為研究對象,初步建立草原資源資產的評估方法,并在試驗區(30.30 hm2)開展全民所有草原資源資產實踐評估研究,結果表明:試驗區草地出租價格150元/(hm2·a),干草價格約為600元/t,經評估,草地價值為4 265.60元,干草價值為61 067.39元,名義價值為5元,合計65 337.99元。
關鍵詞 全民所有;草原資源;資產價值評估
中圖分類號 S 8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23-0115-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3.030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State-owned Grassland Resource Assets
TAN Yong1,2, XIAO Yi-feng3, QIN Wei3 et al
(1.Hunan Planning Institute of Land and Resources,Changsha,Hunan 410007;2.Hunan Key Lab of Land & Resource Evaluation & Utilization,Changsha,Hunan 410007;3.Hunan Academy of Geosciences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Changsha,Hunan 410004)
Abstrac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natural resource assets, find out the family status of state-owned natural resource assets, improve the reporting system of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improve the system of paid use of natural resource assets, and build a natural resource asset property right system that is complete in theory, standardized and orderly, and operates smoothly,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research work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state-owned natural resource assets.Based on this, takes the state-owned grassland resource asse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itially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grassland resources, and carries out the practical evaluation research on the state-owned grassland resources in the experimental area(30.30 hm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ntal price of grassland in the experimental area is 150 yuan/(hm2·a), and the price of hay is about 600 yuan/t. After evaluation, the value of grassland is 4 265.60 yuan, the value of hay is 61 067.39 yuan, the nominal value is 5 yuan, and the total is 65 337.99 yuan.
Key words State-owned;Grassland resource;Assets valuation
基金項目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科技計劃項目(2019-18);湖南省科技計劃項目(2017TP1029)。
作者簡介 譚勇(1983—),男,湖南南縣人,碩士,從事國土空間規劃與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研究。通信作者,工程師,碩士,從事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委托代理及確權登記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6-25;修回日期 2021-08-25
草原資源是具有空間、數量、質量結構特征,有一定范圍分布,具備生產能力,能夠作為畜牧業生產資料的一種自然資源[1]。評估草原資源資產價值對于構建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強草原資源保護修復具有重要意義。草原資源價值包括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兩方面,目前草原資源價值評估還沒有標準的體系,多數價值評估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價值方面。比如,采用馬克思的土地價格計算方法、市場法等。草原資源的生態價值一般以單項功能價值為評估范疇,采用市場價格替代法、機會成本法。
已經開展的探索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計價和估算方面。劉欣超等[2]在草原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評估方法的建立研究中,初步建立了草原資源的資產核算及資產負債的評估體系,并建立了負債評估報表系統,為草原資源資產價值的評估提供了參考和借鑒。20世紀70年代,日本學者采用市場價格替代法對森林資源的價值開展綜合評估,并得出一系列價值指標;80年代國內學者效仿該方法計算了我國長白山森林資源的生態價值,并獲得了相關成果。有學者綜合闡述了上述計算方法,并認為其適用于草原資源價值評估[3]。一般說來,草原生態價值大于經濟價值,但不能強調生態價值而忽視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的計價主要是根據其經濟價值折算的。綜合考慮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是今后研究探索的重中之重。
草原資源資產價值評估的理論、方法、手段和特征等均處在不斷豐富、完善、相互交織影響和擴展的發展過程中,但這些研究無疑已成為資源環境經濟學、環境科學等研究的前沿焦點。在這些學科相互交織、影響的背景下,自然資源資產價值評估不僅要考慮跨代際的評估,如評估結果的貼現問題,還應考慮資源資產的稀缺性、風險狀態和評估影響因素、結果的可控性等問題,更要考慮資源資產的物理、生物、環境變化等對人們的福利和價值的影響等,以更好地為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決策服務[4]。
1 草原資源評估方法構建
1.1 草原資源價值內涵
草原資源的經濟價值主要由草地的地價、草地地上附著物價值及名義價值3方面構成。草地地價是指在一定市場條件下,以一定的時間基準,由草地的自然因素、生態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等決定的貨幣價格。草地地上附著物價格是指特定范圍內草原地上植被換算成干草可交易的總價格。
該研究選取草原資源面積實物量、干草均價、草地出租價格等指標,以實物量為基礎開展相應價值量的評估。草地資源的價值評估以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中草地的草地價格、面積等實物量,核算出經濟價值中的草地價值量。草地地上附著物價值量的評估采用市場法比較法,根據實物量,評估出經濟價值中的草地地上附著物價值量。
1.2 評估方法構建原則
1.2.1 可持續發展原則。
草原資源資產價值的評估要有可持續性,草原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應是可持續、長久的過程。首先,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遭受大量破壞和污染,為了實現對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和保護,構建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人們開始發展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為特征,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核心打造全新的生態系統。其次通過發展循環經濟,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指導,引導社會對廢棄物實行綜合利用,以減小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再者發展共享經濟,重新配置、整合和優化社會閑置資源,大幅度提高自然資源的使用效率。因此草原資源資產價值的評估方法須遵守可持續性原則[5]。
1.2.2 適用性原則。
評估方法的選擇與采用應能滿足當前或未來一段時間內草原資源評估的發展需要,能基于現有基礎數據與資料成果,實事求是地確定指標,符合當地實際需要,能夠運用價值理論較容易地得出草原資源具體的價值,也能開展定性定量的評估。
1.2.3 生態經濟原則。
生態經濟學通過研究經濟活動與自然生態的相互作用,探索規律,為資源保護、社會發展等提依據與手段,引導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草原作為重要的自然資源,在其發展與利用中須堅持生態經濟學的初衷。
1.3 草原資源價值評估技術路線
利用已有草原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以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的圖斑為基礎,疊加草地清查、確權登記成果等自然資源圖斑界線,按照先核清各類資源邊界、面積,再確定資源數量、質量的順序[6],形成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權屬,數量、質量、用途、分布等實物屬性信息,在統一標準和價值內涵及屬性信息的基礎上,采用適合的方法,評估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經濟價值。
草原不僅能夠提供可供直接只用的物品,而且在生態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提供著眾多有形無形的效能,效果顯著,但學術上對草原資源的生態價值研究甚少,也即無確定的方法,以及無生態基礎數據[7],因此,該研究對草原資源資產價值評估主要從草原資產的經濟價值展開。關于草原資源的資產價值,該研究參考《農用地估價規程》中關于草原資源中的草地及草地地上附著物、草原資源名義價值3方面進行評估(圖1)[8]。
1.4 草原資源資產價值評估方法
1.4.1
草地土地資源的地價的估算按照《農用地估價規程》的技術方法計算。擬采用收益還原法和市場比較法進行評估。根據草原的利用狀況和資料收集情況,草地交易比較活躍時可采用市場比較法。在正常條件下有客觀收益且草地純收益較容易測算的草地地價評估宜采用收益還原法。
其中收益法計算的基本公式為:
P=a/r(1)
式中,P為草地價格;a為草地年純收益;r為草地還原率。
有限年期的待估草地價格可根據其使用年期進行年期修正。
當草地純收益每年不變,草地還原率每年不變且大于0,草地使用年期為n的公式:
P=a/r×[1-1/(1+r)]n(2)
式中,P為草地價格;a為草地年純收益;r為草地還原率;n為草地使用年期。
草地純收益每年有變化的,可按其變化規律采用相應的公式進行計算。
1.4.2 草地地上附著物價格的估算采用市場比較法,計算公式如下:
草地地上附著物價格=單位面積鮮草產量×鮮干草轉化系數×干草均價。
在評估草地地價時,要充分結合草地的經營方式與草種結構,盡可能貼近現實的交易數據。
該研究在利用收益還原法開展價值評估時,其草地上的經營收益主要來自飼養牲畜經濟價值,因此評估時應充分考慮牲畜的出欄率和生長周期;收益和費用數據采用試驗區連續3~5年的平均值;對于僅開展草場經營的草地,其價值主要是體現在草地的經營和使用,以及地上附著物的經濟價值方面,一般通過近3年的收入及費用數據的平均值開展評估[9]。
2 草原資源資產價值評估案例分析
2.1 案例區概況
試驗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北連長江,南通瀟湘,西控九澧,東出洞庭,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試驗區西北部為山區,太青山鴨母尖海拔1 019.5 m,是全縣制高點;南部與北部屬丘陵區,起伏不平;東部和西部為湖區,水網縱橫。土壤種類繁多,以紅壤土類潮土類為主[10]。根據初步成果統計,試驗區涉及全民所有草地圖斑74個,草地面積30.30 hm2。
2.2 數據收集與分析處理
收集的資料主要包括:試驗區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庫成果、草地資源清查數據、飼草業調查監測數據、遙感影像數據、湖南省DEM數據、土壤數據等。
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庫成果作為草地資源資產清查試點工作的基礎數據;草地資源清查數據來源于湖南省草地資源清查數據,主要包含草原類、草原型、草原所有權、植被覆蓋度、干草產量、草原等級、退化情況、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等草原清查因子;飼草業調查監測數據來源于湖南省飼草業調查監測工作,主要包含草原利用方式、飼草種類等草原調查監測因子;遙感影像數據來源于第三次國土調查最新遙感影像;湖南省DEM數據覆蓋全省范圍,分辨率為2 m;土壤數據來源于各市縣組織開展的土壤普查成果,主要包含土壤質地、土壤類型等草原清查因子。
草原資源資產價值評估基礎數據中草原經營單位為南山牧場等;近5年交易價格:草地出租價格為75、150、225元/(hm2·a)(具體有文件規定,期限50年);干草均價以干稻草價格計算;草原管護費用無。
2.3 關鍵參數說明
試驗區的工作數據基準時間為2018年12月31日,草原資源的圖斑以國土三調數據為準。根據收集資料的局限性與有效性,該次草地出租價格采用南山國家公園草地出租價的平均值,干草均價采用南山國家公園所有干草評價價格進行代替,以便經濟價值評估得以實現,干草質量利用湖南省草地清查采樣數據,計算每個草類的單位面積的干草量,結合各類草原資源圖斑面積,從而計算每個草原資源圖斑的干草質量。對納入自然保護地和生態紅線的草原資源資產以名義價值計量其經濟價值,按1元/圖斑計量(表1)。
2.4 評估結果與分析
試驗區干草量為101 778.99 kg,干草價值按均價600 元/t計算,干草價值為61 067.39元;草地價值以南山國家公園草地租價的平均值150 元/(hm2·a)計算,草地價值為4 265.60 元(扣除生態紅線以內的草地價值);另外試驗區名義價值為5 元,因此草原資源資產總價值為65 337.99 元。
由表2可知,試驗區干草總量為101 778.99 kg,干草價值為61 067.39元,由于涉及納入自然保護地和生態紅線的草原面積為18 649.41 m2,扣除了區塊3、4、7、11的部分干草量和區塊10的全部干草量,試驗區的實物量干草量屬區塊5最高,為37 044.55 kg;其次是區塊6,干草量呈現由西北向東南遞減的規律,一定范圍內,海拔越高,相應的干草量也越大。在不考慮面積和區塊10的情況下,單位面積上的干草價值也符合這一趨勢,其中區塊5的干草價值最高,為22 226.73元;區塊7干草價值最低,為241.60元;前者約是后者的92倍,主要原因在于2個地塊的草地型不同導致干草量相差較大。
試驗區總體草原資源經濟價值偏低,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在于基礎數據特別是有關試驗區草地經營的數據非常缺乏,導致價值的評估與實際值間存在出入。另外,該次評估的對象主要集中在經濟價值方面,生態價值、社會價值未在考慮范圍之內,一是因為資料和數據不足以支撐相關價值的評估,二是涉及的計算方法及指標難以實現,多方面原因導致了草原資源的價值相對偏小。由此可見,草原資源的價值總量巨大,其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不僅有發掘的必要,而且還有很大的空間。
3 討論
明確價值內涵和價值種類是草原資源資產價值評估的前提,基礎數據和評估方法對全民所有的資源資產價值評估產生直接影響。在該研究中,草原資源的資產價值主要體現的是經濟價值,其綜合了草原土地、土地地上附著物及名義價值三方面自然資源資產價值,根據前文計算所得,試驗區草原資源資產價值整體上遠小于已有的其他地區的研究成果,同時也從側面印證了僅僅評估草原資源的經濟價值或者單一價值都會造成其整體價值的低估。盡管試驗區的草原資源資產價值評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方法和結果對湖南省的自然資源資產價值評估研究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從可行性方面分析,以往的研究評估指標多,計算所需的基礎數據龐大而且要求高,造成了實際情況無法滿足科學研究,導致資源價值評估無法反映真實情況。因此,確定相關技術參數,建立基礎數據長期監測平臺,是從根本上促使草原資源資產價值評估接近真實值的有效手段,也是以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另外,在國家大力建設生態文明的氛圍下,草原的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也將會進一步得到重視,未來一段時間內,預計會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被應用于草原價值的評估,進一步助推自然資源價值評估體系的建立,更好地服務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與人民幸福生活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瓊閣.三峽庫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4.
[2] 劉欣超,翟琇,賽希雅拉,等.草原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評估方法的建立研究[J].生態經濟,2016,32(4):28-36.
[3] 額爾敦扎布,莎日娜.再論草原資源價值[J].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39(1):41-44.
[4] 張穎.資源資產價值評估研究最新進展[J].環境保護,2017,45(11):27-30.
[5] 裴寶明.曹妃甸濕地神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價[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5.
[6] 付利釗,李永華,聞洪峰,等.河北省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試點工作方法與實踐[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21(3):75-78.
[7] 李坤龍.重慶市城口縣森林資源資產價值評估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8.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農用地估價規程:GB/T 28406—2012[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9] 陳戰武.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補助標準分析研究[D].鄭州:華北水利水電學院,2007.
[10] 徐文海,譚勇,姚德懿.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的探索與實踐[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