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同 王芬 蔣業(yè)林 陳祝 李正榮 麻嘉浩 葉圣陶 王佳佳 徐彬 周翔
摘要 在飼料中拌喂高穩(wěn)VC應(yīng)激寶(A組)、免疫多糖(B組)、EM菌(C組)、高穩(wěn)VC應(yīng)激寶+EM菌(D組)、免疫多糖+EM菌(E組)、高效生物離子鈣(F組),不噴涂任何功能性添加劑的顆粒飼料組作為對照組(G組),研究6種功能性添加劑組合對克氏原螯蝦生長和繁殖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F(xiàn)組克氏原螯蝦特定生長率最高(0.918%/d),G組次之,C組最低(0.552%/d);D組克氏原螯蝦成活率最高(84.4%),A組次之,E組最低;G組克氏原螯蝦抱卵率最高(81.6%),C組次之,F(xiàn)組最低。由此可見,在高溫和克氏原螯蝦繁殖季節(jié),適量拌喂離子鈣可以有效促進克氏原螯蝦的生長;拌喂VC和EM菌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蝦的成活率;用于繁殖的克氏原螯蝦不需要喂養(yǎng)任何功能性添加劑,就可以取得不錯的繁殖效果。
關(guān)鍵詞 克氏原螯蝦;功能性添加劑;生長;繁殖
中圖分類號 S 96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23-011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3.031
Effects of Six Combinations of Functional Additives on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Procambarus clarkii
SONG Guang-tong,WANG Fen, JIANG Ye-lin? et al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Aquaculture and Stock Enhancement in Anhui Province, Hefei, Anhui? 230031)
Abstract Gaowen VC Yingjibao(group A) , immunity polysaccharide (group B), effective microorganisms (EM, group C), Gaowen VC Yingjibao+EM (group D), immunity polysaccharide + EM (group E), highly efficient biological ionic calcium (group F) were added in the feed, no functional additive was added in control group (group G ). The effects of 6 combinations of? functional additives on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Procambarus clarkii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fic growth rate of P. clarkii in group F was the highest (0.918%/d), followed by group G, that in group C was the lowest (0.552%/d). The survival rate of P. clarkii in group D was the highest (84.4%), followed by group A, and that in group E was the lowest. The spawning rate of P. clarkii in group G was the highest (81.6%), followed by group C, that in group F was the lowest.? Therefore, during high temperature and breeding season, the growth rate of P. clarkii could be effectively promoted by adding appropriate amount of ionic calcium,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P. clarkii could be improved by adding VC + effective microorganisms. Good reproduction effect of P. clarkii could be achieved without adding any functional additive for the reproduction of P. clarkii.
Key words Procambarus clarkii;Functional additives;Growth;Breeding
基金項目 安徽省重點研究與開發(fā)計劃項目(201904a06020032);安徽省水產(chǎn)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項目(皖農(nóng)科〔2016〕84號)。
作者簡介 宋光同(1979—),男,安徽肥東人,副研究員,碩士,從事蝦類健康養(yǎng)殖研究。通信作者,研究員,從事特種水產(chǎn)養(yǎng)殖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8-30
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俗稱淡水小龍蝦、小龍蝦等,屬于節(jié)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爬行亞目螯蝦科原螯蝦屬,是我國重要的淡水經(jīng)濟蝦類之一,2020年全國總養(yǎng)殖面積達145.63萬hm2,總產(chǎn)量達239.37萬t。小龍蝦適宜生長溫度為15~30 ℃,最適宜溫度為21~28 ℃,每年上半年溫度適宜,小龍蝦生長速度快;下半年隨著溫度升至30 ℃以上,且性腺發(fā)育開始加速,小龍蝦生長速度普遍下降[1-3]。徐進等[4]認為30和35 ℃高溫能引起克氏原螯蝦機體產(chǎn)生應(yīng)激反應(yīng),并對機體的生理機能產(chǎn)生影響。多糖類(如β-葡聚糖等)、寡糖類(如甘露寡糖等)、維生素(如VC等)、益生菌(如光合細菌等)等免疫增強劑可以有效提高水產(chǎn)動物的免疫力、抗病性和抗應(yīng)激能力等。洪徐鵬等[5-6]認為,在飼料中添加0.8%的黃芪多糖后克氏原螯蝦存活率提高26.67%,且對克氏原螯蝦的生長和非特異性免疫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對克氏原螯蝦抗WSSV感染有很好的提高效果;田立立等[7]認為,飼料中添加適量的VC(120 mg/kg)可以促進克氏原螯蝦的生長,提高機體免疫水平和抗氧化能力;張秀霞等[8]認為,按照飼料重量的3%添加光合細菌(PSB)可以促進紅螯螯蝦幼蝦的生長,提高蛋白質(zhì)消化活力和抗氧化活力。但是,目前國內(nèi)外關(guān)于夏季高溫后VC、益生菌、免疫多糖及離子鈣功能性添加劑對克氏原螯蝦生長、成活率以及繁殖的影響研究報道較少。為此,筆者研究了6種功能性添加劑組合對夏季高溫后克氏原螯蝦生長和繁殖的影響,旨在為今后高溫季節(jié)克氏原螯蝦的養(yǎng)殖管理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選擇及相關(guān)設(shè)施
在安徽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水產(chǎn)研究所試驗基地,選擇14口面積2 m2的玻璃缸作為試驗池,配備2臺功率120 W的旋渦式充氣增氧機,每個試驗池設(shè)置氣頭2個,保障試驗缸水體溶解氧充足。
1.2 試驗材料
選擇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生產(chǎn)的淡水小龍蝦專用膨化顆粒飼料,粗蛋白含量≥30%,粗纖維含量≤8%,粗脂肪含量≥5.0%,水分含量≤12%,賴氨酸含量≥1.4%,粒徑2.0 mm。選擇江西億隆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高穩(wěn)VC應(yīng)激寶(主要成分為VC、葡萄糖等)、億隆達EM(主要包含乳酸菌、芽孢桿菌、光合細菌、消化細菌、反硝化細菌、糞鏈球菌等)、高效生物離子鈣(主要成分為葡萄糖酸鈣、生物酶、多種促生長因子、氨基酸、維生素D3等)產(chǎn)品。選擇鹽城百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免疫多糖(甘露聚糖10%~20%,β-葡萄糖20%~40%,蛋白質(zhì)含量≤35%,水分含量≤9%,總多糖含量≥40%)。由舒城縣羽泉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選購淡水小龍蝦10 kg,小龍蝦運回后,首先在30 m2的水泥池中暫養(yǎng)7 d,然后選擇規(guī)格基本一致的蝦作為試驗蝦,體重為(11.44±1.55)g。
1.3 試驗方法
1.3.1 試驗飼料與分組。
用高穩(wěn)VC應(yīng)激寶、免疫多糖、EM菌、高效生物離子鈣4種功能性添加劑進行組配,形成高穩(wěn)VC應(yīng)激寶、免疫多糖、EM菌、高穩(wěn)VC應(yīng)激寶+EM菌、免疫多糖+EM菌、高效生物離子鈣6個功能添加劑處理組,分別記作A、B、C、D、E、F組。功能性添加劑用清水化成水漿后,與淡水小龍蝦專用膨化顆粒飼料充分混勻,并放在陰涼通風處陰干,使添加劑黏附于飼料上,每組設(shè)置2個平行,并設(shè)置1組不噴涂任何功能添加劑的顆粒飼料組,作為對照組,記為G組。各組6個功能性添加劑配比見表1。
1.3.2 生長及繁殖試驗設(shè)計。
2020年8月25日,往14口玻璃缸中分別加水50 cm深,每個試驗缸設(shè)置6個網(wǎng)袋作為隱蔽物,每個功能性添加劑處理組的2個試驗缸共投放親蝦90尾,每個試驗缸放養(yǎng)蝦苗45尾。按照試驗設(shè)計,每天17:30投喂1次,日投飼率2%,首次每個試驗缸投喂飼料10 g,此后根據(jù)試驗蝦采食情況酌情增減,每天19:00至次日07:00開啟增氧機,保持試驗玻璃缸夜間溶解氧含量在5 mg/L以上,每隔15 d,分別于9月10日、9月25日、10月10日、10月25日從每個試驗缸中隨機抽樣試驗蝦20尾,利用電子秤稱量體重,精確至0.001 g。每次測定后立即將試驗蝦放回原試驗池繼續(xù)養(yǎng)殖。10月25日,統(tǒng)計雌蝦抱卵、試驗蝦成活數(shù)量。
1.4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試驗蝦生長參數(shù)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成活率=(終末尾數(shù)/初始尾數(shù))×100%(1)
特定生長率SGR(%/d)= [ln(養(yǎng)殖天數(shù)內(nèi)終末體重)-ln(養(yǎng)殖天數(shù)內(nèi)開始體重)]/養(yǎng)殖天數(shù)×100%(2)
抱卵率=抱卵蝦尾數(shù)/雌蝦總尾數(shù)×100%(3)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功能性添加劑對克氏原螯蝦生長的影響
經(jīng)過2個月的精心飼養(yǎng),試驗期間(8月25日至10月25日)試驗蝦特定生長率表現(xiàn)為F組>G組>D組>E組>A組>B組>C組,其中F組克氏原螯蝦特定生長率最高(0.918%/d),對照組(G)次之,C組最低(0.552%/d)。試驗期間,正值高溫季節(jié),不同養(yǎng)殖階段試驗蝦的生長速度存在一定差異,其中8月25日—9月10日各試驗組試驗蝦的特定生長率明顯高于其他時間段,以F組最高(2.546%/d),對照組(G)次之,C組最低(1.094%/d);9月10日至9月25日,各組試驗蝦的特定生長率相較于8月25日至9月10日皆大幅度下降,尤其E組、F組和對照組(G)出現(xiàn)體重下降的現(xiàn)象,可能與該階段溫度高、小龍蝦攝食量少且消耗大有關(guān);9月25日至10月10日,相較于9月10—25日,除B、D組特定生長率下降外,其他試驗組皆有所上升,G組最高,C組次之,B組最低;10月10—25日較9月25日至10月10日F、B組特定生長率上升,A、C、D、E、G組特定生長率皆有不同幅度的下降(表2~3)。
2.2 不同功能性添加劑對克氏原螯蝦成活率和抱卵率的影響
由表4可知,各試驗組克氏原螯蝦成活率表現(xiàn)為D組>A組>B組=C組>G組>F組>E組,其中D組克氏原螯蝦成活率最高(84.4%)。各試驗組克氏原螯蝦抱卵率表現(xiàn)為G組>C組>A組>D組>B組>E組>F組,其中G組克氏原螯蝦抱卵率最高,達81.6%。
3 討論
甲殼動物周期性的蛻殼需要大量的鈣,這些鈣必須從餌料中或生長環(huán)境中通過體表吸收得到補充[9]。該試驗結(jié)果表明F組克氏原螯蝦的特定生長率最高,達0.918%/d,但其成活率、抱卵率皆較低,分別為63.6%和58.3%;試驗過程中,8月25日至9月10日F組克氏原螯蝦的特定生長率高于其他試驗組;10月10—25日,F(xiàn)組克氏原螯蝦的特定生長率也最高。這表明離子鈣能刺激小龍蝦蛻殼生長,但會降低克氏原螯蝦培育的成活率和繁殖力。但是,9月10日至9月25日,F(xiàn)組克氏原螯蝦的特定生長率迅速下降,可能與試驗玻璃缸面積空間小,導(dǎo)致蛻殼蝦遭到其他蝦殘食有關(guān)。
VC作為甲殼動物的一種必需添加素,可通過多種途徑影響其機體的生長發(fā)育、健康和繁殖,如VC可激活吞噬細胞,使之發(fā)揮更大的吞噬能力,而吞噬作用在甲殼動物免疫防御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10-12]。該試驗中拌喂VC+EM菌的D組和拌喂VC的A組試驗蝦的成活率分別為84.4%和76.7%,明顯高于其他試驗組。這表明高溫季節(jié)VC可增強克氏原螯蝦的免疫力和抗應(yīng)激能力,提高其養(yǎng)殖成活率。田立立等[7]認為,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維生素C(120 mg/kg)可以促進克氏原螯蝦的生長,提高機體免疫和抗氧化能力。艾春香等[13]認為,飼料中添加0.5%~1.0%的VC可以有效增強河蟹的非特異性免疫能力。
該試驗中不噴喂任何功能性添加劑的G組喂養(yǎng)試驗蝦抱卵率最高,拌喂EM菌的C組次之,表明6種功能性添加劑對于提高克氏原螯蝦的繁殖力不具有積極作用。
4 結(jié)論
在高溫和克氏原螯蝦繁殖季節(jié),適量拌喂離子鈣可以有效促進克氏原螯蝦的生長速度;拌喂VC和EM菌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蝦的成活率;用于繁殖的克氏原螯蝦,無須喂養(yǎng)任何功能性添加劑,就可以取得不錯的繁殖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鑫,徐增洪,趙朝陽.克氏原螯蝦人工繁殖及無公害養(yǎng)殖技術(shù)(二)[J].科學養(yǎng)魚,2009(2):12-14.
[2] 方春林,鄧勇輝,余智杰,等.克氏原螯蝦生物學特性的研究[J].江西水產(chǎn)科技,2010(3):18-20.
[3] 劉其根,李應(yīng)森,陳藍蓀.克氏原螯蝦的生物學[J].水產(chǎn)科技情報,2008,35(1):21-23.
[4] 徐進,魏開金,徐濱,等.克氏原螯蝦對高溫應(yīng)激的生理學響應(yīng)[J].淡水漁業(yè),2017,47(6):9-13.
[5] 洪徐鵬,陸宏達,張慶華,等.黃芪多糖對克氏原螯蝦抗白斑綜合征病毒(WSSV)感染的效果研究[J].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14,23(3):423-428.
[6] 洪徐鵬,夏思瑤,唐嘉藎,等.黃芪多糖對克氏原螯蝦生長和非特異性免疫指標的影響[J].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13,22(4):571-576.
[7] 田立立,萬金娟,孟祥龍,等.維生素C對克氏原螯蝦生長及非特異性免疫機能的影響[J].水產(chǎn)養(yǎng)殖,2021,42(6):29-34.
[8] 張秀霞,汪蕾,李軍濤,等.飼料添加光合細菌對紅螯螯蝦幼蝦生長、消化酶活力與免疫力的影響[J].飼料研究,2021,44(6):62-65.
[9] BOURGET E,CRISP D J.Factors affecting deposition of the shell in Balanus balanoides(L.)[J].Journal of the marine 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the UK,1975,55:231-249.
[10] BACHRE E,MIALHE E,NOL D,et al.Knowledge and research prospects in marine mollusc and crustacean immunology[J].Aquaculture,1995,132(1/2):17-32.
[11] VADSTEIN O.The use of immunostimulation in marine larviculture:Possibilities and challenges[J].Aquaculture,1997,155(1/2/3/4):401-417.
[12] SMITH V J,CHISHOLM J R S.Non-cellular immunity in crustaceans[J].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1992,2(1):1-31.
[13] 艾春香,陳立僑,高露姣,等.VC對河蟹血清和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磷酸酶活性的影響[J].臺灣海峽,2002,21(4):43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