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劉曉航(1993-),女,漢族,湖北十堰人。主要研究方向:經濟。
基金項目:2020年度漢江師范學院校級科研項目《十堰新經濟發展實踐路徑研究》
(項目編號:XJ2020020)。
摘要:鄉村經濟振興戰略是解決我國當前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矛盾的重要舉措,而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和壯大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必然路徑。本文以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土城鎮黃酒村的特色黃酒產業的發展現狀、成功之路為討論對象,探討這一特色產業助力鄉村經濟振興帶來的啟示,思考發展農村特色產業的策略,研究鄉村經濟振興的方法,以期能夠為推動鄉村經濟振興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鄉村經濟振興、特色產業、調查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經濟振興是我國在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的重點。《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也指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而我國的幅員遼闊導致不同地區的農業經濟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尤其是一些難以得到國家相關政策扶持的偏遠地區,所以各地根據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產業才能真的實現鄉村經濟振興,逐步縮小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巨大差異。
十堰市房縣土城鎮位于房縣城北部33公里處,全鎮313平方公里,12個村共有20232人。黃酒村的發展以山區農業資源為基礎,以地理位置為優勢,以特色產業為支撐打造出銷售過億的黃酒產業,并先后榮獲“湖北省首批新農村建設示范鎮”、“十堰市先進鎮”、“市級生態鎮”等稱號。
一、黃酒村的發展之路
湖北省十堰市房縣素有黃酒之鄉的稱號,黃酒質量好、口味佳,各家各戶都有釀制黃酒的手藝。房縣政府及土城鎮政府看到了特色產業對鄉村經濟帶來的效益,于是從2014年開始規劃建設黃酒村。于2014年成立黃酒生產合作社,將分散的釀酒人家集中到合作社進行統一管理。合作社將村民組織起來成為社員,村政府作為合作社的管理者,制定統一的規章制度,采用統一的原料供應,使用統一的包裝及技術管理,分戶生產,分戶儲存,但統一進行銷售。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下至2020年黃酒村已經實現了過億的年銷售額,平均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達3萬元以上,最大黃酒生產戶甚至可達百萬的年收入,為鄉村經濟以及脫貧致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目前,土城鎮黃酒村開始進行特色民居改造,為農戶提供更好生活環境的同時,以民居改造為載體,以旅游觀光產業為導向,融合產業與民俗文化,希望將土城鎮打造成集住特色民宿、品農家菜肴、喝土城黃酒、采綠色蔬菜為一體的城郊生態旅游美麗新農村。
二、黃酒村的發展現狀
1、以合作社為平臺,構建新型農村經營體系,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十堰市房縣土城鎮黃酒村2014年10月成立黃酒專業合作社,農戶以每股500元股金入社,首期吸納入社農戶157戶。通過企業每銷售1斤黃酒合作社獲利0.5元,農戶收益8元,并將合作社純收益的60%對農戶進行分紅的方式,不斷發展壯大,并吸納更多的農戶作為合作社的社員,帶領農戶付出勞動、共同富裕。至今,合作社不僅幫助多個農戶致富,還幫助21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這種以合作社為單位的經濟發展模式,將分散的農戶集中起來,統一的制度和管理是其成功的根本;并且先富帶動后富,以實際的收益來吸納更多的農戶作為社員加入合作社,得到長足的發展和壯大。
2、以產業強鎮為支撐,特色產業不斷壯大
十堰市房縣土城鎮黃酒村不僅僅發展以合作社為基礎的黃酒產業,并且以此為平臺招商引進公司,整合資源,推行“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解決了黃酒包裝、入市和銷售的問題。在黃酒合作社的經驗基礎上,還成立了食用菌生產合作社,并同時發展山羊、藥材、茶葉等多個產業。對企業的招商引資給合作社帶來了更多的客戶,將擅長的事情交給擅長的人去做,不僅減少了農戶的銷售壓力,還能擴張市場,打造品牌,擴大銷售,獲得更多的利潤。多產業的發展也為使土城鎮的黃酒產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并且使產業更加的多元,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
3、以特色民居改造項目為依托,興建基礎設施,改善農民生活條件
在鄉村經濟振興,農民生活因為產業的發展而得到改善的同時,房縣政府和土城村政府對黃酒村的居住環境也進行了改造,將特色民居、傳統黃酒釀造工藝及特色農家樂融為一體,形成黃酒民俗一條街。對民居的改造不僅可以形成民俗文化,改善農戶的生活環境和條件,并且還可以利用古色古香的特色建筑發展旅游產業,而旅游產業的大力發展又可以反哺黃酒及農業生產等特色產業,壯大鄉村經濟發展。
三、黃酒村發展的啟示
1、因地制宜,發掘特色資源,打造特色產業
土城鎮黃酒村的成功離不開對于當地黃酒這一特色產業的發掘,土城鎮政府因地制宜,發掘黃酒這一特色資源,然后將無組織、無制度,分散制造黃酒的農戶通過合作社入股的方式結合起來,既保證了農戶的利益,又可以將黃酒生產制度化、統一化、品牌化,創造更多收益,再用收益去反哺農戶,讓先加入的農戶獲得收益后吸引更多的新農戶的加入,擴大規模,打造特色產業,帶動經濟多元發展。由此可見,特色產業的發掘和定位是鄉村經濟振興的基礎和重點,因地制宜并結合實際才能形成本土優勢,而特色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所以這不但需要當地政府的獨到眼力和商業思維,還需要對已經開始生根發芽的成長型產業給予大力的支持。
2、聯合發展,善于各施所長
黃酒村通過招商引資的方法引進諸如湖北廬陵王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和湖北中青國際旅游集團有限公司這樣實力雄厚的公司的資本,以政府規劃為引導,以企業為主體來對特色產業進行市場化運作。只有讓擅長進行市場分析、開拓、營銷和銷售的企業來以市場的角度衡量農戶生產的產品,幫助產品符合市場的需求,并擴大產品的銷售;讓政府負責把握總體方向,組織農戶參與;各司其職,各施所長,才能夠使特色產業經受住市場的考驗,真正的在市場上存有立足之地,銷售出的產品所獲得利潤不但改善農戶生活,還能施行美麗鄉村建設,而給農戶帶來的這些實際的利益才是特色產業未來能夠繼續發展壯大的根本和內生之源。
3、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黃酒村在黃酒產業發展起來的基礎之上不是一層不變的只針對黃酒產業進行發展,而是在已經成功的黃酒產業的基礎之上發展多種農作物產業以及旅游業。將重點產業和其他產業相結合,以重點帶動其他,將當地打造成為集住特色民宿、品農家菜肴、喝土城黃酒、采綠色蔬菜為一體的城郊生態旅游休憩地。這種先發展重點、特色產業,再吸取經驗發展其他附屬產業,整合有效資源,發揮集體聚集效應,積小成多,由弱變強,將農村分散的小規模產業做成統一的大規模產業。這樣的方式才能有效的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戶的集體收益。
四、結語
十堰市房縣黃酒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黃酒產業,并以黃酒產業為重點,向外輻射多個產業,最終實現規模產業,帶領農戶脫貧致富,對鄉村經濟振興做出重要貢獻。這一案例的成功離不開當地政府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以農民利益為主導,大力扶持農村產業;也離不開當地農民的辛勤勞作,這些都是鄉村經濟振興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在農民、政府、企業的共同作用之下,鄉村經濟才能得以發展,實現振興。
參考文獻:
【1】.白楊.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思考---基于河南省索店村集體經濟的調查.當代農村財經,2021(4):31-33
【2】.王倩、黃順君、彭長林等.鄉村振興視域下特色農產業發展路徑研究---以自貢市兔產業為例.科技與經濟,2021(6):36-40
【3】.陶麗.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集體經濟的實踐探索.中國集體經濟,2021(3):1-2
【4】.張玥.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研究.特區經濟,2021(4):120-122
【5】.王瑩瑩.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研究.農村·農業·農民.2021(5A):19-24
【7】.葉遄、余忠、張麗芳、王梓茜.產業融合、業態變更與鄉村“新經濟”內在機理---基于多案例分析.商業經濟,2021(4):143-147。
【8】.王莉.鄉村振興戰略下的集體經濟機制及營銷路徑分析.城鄉建設,2021(13):4-5。
【9】.王志如.新常態下農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困境與策略探討.中國集體經濟,2020(36):1-2。
【10】.何慧君.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控制問題與對策分析.中國集體經濟,2020(36):29-30。
【11】.孔祥鳳.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經濟優化發展研究.區域與城市經濟,2021(4):35-36。
【12】.馬衛寧.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經濟發展探析[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20,{4}(0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