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馬媛(1987-),女,回族,新疆烏魯木齊人,助教,碩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與中亞貿易研究。
課題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亞與中國西北邊疆政治經濟研究中心項目名稱“一帶一路背景下新疆與塔吉克斯坦紡織服裝業合作與發展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XJEDU2017RS035)。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旅游業已經成為很多地區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之一。伊犁州位于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內,擁有獨特的的自然生態、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地緣優勢。近幾年,伊犁州充分發揮旅游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旅游業已經成為伊犁地區經濟的支柱產業。本文運用SWOT分析,將探討伊犁旅游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以及面臨的挑戰,并提出針對性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伊犁;旅游業;SWOT分析
伊犁州的旅游業近幾年發展迅速,旅游收入持續增長。例如,2016年新疆旅游業整體在降低的局勢下,伊犁州的旅游產業收入增長,呈現逆勢增長。通過分析2010-2019年伊犁州全州旅游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次(見表1),可以看出伊犁州每年的旅游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次呈增長趨勢。2019年伊犁全州境內外旅游收入和境內外接待游客人次分別是2010年的30倍和10倍,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次翻倍增長。
在伊犁州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了很多問題,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對伊犁州旅游業的發展進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以期對伊犁州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一、伊犁州旅游業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
1.旅游資源豐富
有著“塞外江南”美稱,是歷史上著名的“天馬之鄉”的伊犁州是中國西部旅游資源最富饒的地區之一。這里降水量多氣候宜人,有著雄美壯麗的雪峰、冰川、也有迷人的河川、河流。既有肥沃寬饒的草原,又有廣闊的農耕大地。伊犁河谷自然景觀記錄了人類歷史的腳步,人文古跡融合了多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特色明顯,優勢顯著。
截止2019年,伊犁州共有134個景點, 分別隸屬于42個基本類型,占全國分類系統類型的57%, 現有的自然旅游資源中水域風光類型和生物景觀基本類型分別占全國分類系統中同一類型總數的71%和83%,還有人文旅游資源中古跡與建筑類基本類型有18個基本類型, 這個類型約占全國分類系統中古跡與建筑類基本類型總數的56%。
2.區位優勢
伊犁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是亞歐大陸橋的橋頭堡,東與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相鄰,西與哈薩克斯坦接壤,地域優勢十分突出。伊犁州與中亞國家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且霍爾果斯口岸是連接中亞國家的重要港口,這為客源市場提供了巨大潛力。
(二)劣勢分析
1.各旅游景點之間的距離較遠,交通不便。由于伊犁地域遼闊,各景點之間分布比較分散,不同的旅游景點在各縣市,游客在路程上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路程費用,增加了額外的旅游的費用。
2.旅游產品和產品組合相對單一。現在已經開發的資源大多數停留在粗放型經營狀態,且大多數局限于基本的觀光旅游產品,旅游內容與省內其他城市相似,旅游收入主要依賴門票收入。受氣候條件制約,旅游產品的消費淡旺季劃分的十分明顯,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9三個月。地理、水體、生物景觀和文物古跡景觀、民俗風情等在開發個性化旅游產品的進度上相對遲緩,致使旺季旅游接待能力不足、淡季設施空置率高,嚴重影響了伊犁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3.旅游產業的配套服務和基礎設施不完善。伊犁旅游配套服務方面做的不到位,導致景區發展不均衡。旺季人滿為患,服務很難保證;淡季門可羅雀,資源閑置浪費。單一的發展旅游業很難做大做強,而新疆旅游產業發展問題就是在做區域旅游、景區(景點)項目策劃時,戰略選擇上存在問題,只顧著旅游產業發展旅游,沒能跳出項目本身去思考,缺少戰略層面的考慮。
(三)機遇分析
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伊犁州旅游資源不僅會吸引更多的國內游客,同時也會吸引一帶一路沿途國家的眾多游客的光顧。霍爾果斯口岸作為伊犁地區的地標式景點,成功的樹立了品牌形象,吸引了大量境內外游客。另外中央政府對口援疆工作的積極開展,給予伊犁人才和資金方面的支持,使伊犁的旅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在政府的支持下,各種旅游節活動的舉辦,提升了伊犁的知名度,使伊犁成為西部熱點旅游地區。
(四)挑戰分析
1.同疆內其他地區的競爭。新疆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各地區都有各自獨特魅力的旅游資源,這對伊犁來說是一個挑戰。如何把伊犁的旅游資源發揮到最佳,如何滿足不同消費偏好消費者的需求,如何整合資源進行產品新的組合,給游客伊犁獨有的觀賞體驗是當前關鍵。
2.游客對環境的破壞。隨著伊犁旅游經濟的發展,更多游客的到來,也使得伊犁的旅游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由于景區的承載能力有限,大量的游客對景區制造的垃圾污染,對景區內景點的破壞,使一些景區失去了原有的風貌。
二、伊犁州旅游業發展對策和建議
1.整合旅游資源,做好旅游規劃
規劃伊犁旅游就是規劃規劃伊犁旅游系統的發展目標,落實部署方式,達到通過規劃實現伊犁旅游產業水平的提升目的。可以按照國家頒布的《旅游規劃通則》,結合伊犁的地方特點,將伊犁旅游規劃分三大類:民族旅游專項規劃、國家級規劃和伊犁地區控制性規劃。設置一個規劃進程表,分為初期、中期和遠期,每次進步一小步,每個縣進步一小步,整合起來,就是伊犁旅游業的一大步跨越。
2.打造特色景點,提高核心競爭力
伊犁州內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景點。每個地區都推出本地區最佳旅游產品,例如,新源那拉提草原、特克斯八卦城、昭蘇縣夏塔古道和霍爾果斯口岸都要作為旅游發展要點區域,優先規劃、建設和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強力提升伊犁旅游品牌。重點打造一個景點,培養成伊犁旅游的強勢品牌,以帶動周邊地區旅游景點的發展。
3.不斷完善旅游配套服務和基礎設施
伊犁旅游景點的配套服務不完整,基礎設施不全,環境還有待改善。參考國內聞名的旅游景點的服務質量,環境和旅游基礎設施,保留原有特色的前提下,提高服務品質,完整配套服務,不斷改善旅游生態環境,保護旅游資源。旅游基礎設施要全面覆蓋,利用高科技和先進技術,旅游景點安裝先進的設施以便給游客帶來自然,安全,高科技的旅游體驗。
4.優化旅游產品組合
伊犁當前有些景點是獨自開發、獨自經營的,這樣不但浪費景區的資源優勢,還會局限其發展。如果重新進行產品組合,可以使資源利用最大化。跳出傳統的產品組合框架,根據游客需求推出新式的旅游產品組合來豐富旅游產品。
5.實施互聯網+旅游,多渠道實施宣傳
以旅游援疆為契機擴大宣傳營銷。開展旅游產業援伊、客源援伊、營銷援伊和旅游招商等方面的合作;積極“走出去”到江蘇省和長三角等主要客源地進行宣傳推介,同時推進互聯網+旅游,利用新媒體,對旅游景點,旅游節慶等造勢宣傳。
三、結語
伊犁地區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創新旅游產業格局逐步形成,具有發展旅游業的良好條件。但是,在發展旅游業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因此,伊犁旅游業的發展應當保持優勢,弱化劣勢,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完善旅游配套服務,優化產品旅游產品組合、資源保護措施等威脅。
參考文獻:
[1]陸海鵬,王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疆伊犁民俗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20(25)1-5
[2]李慧.伊犁河谷研學旅游產品開發路徑[J]. 當代旅游2020(18)73-74
[3]徐希 新疆伊犁州直旅游空間布局規劃研究[J].旅游縱覽2020(16)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