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郭秀婷(1984— ),女,漢族,廣東廣州人。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摘 要:自2021年4月1日《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國家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要求更加規范嚴格。當前形勢下,系統規范管理國有資產是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和重要保障,對于促進國有資產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防止資產流失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分析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在管理意識、購置配置、制度和專業人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相應提出了對策。既要規范管理的制度、提高管理的水平,也要降低人員管理的工作壓力、提升其專業水平。最后對如何更近一步加強信息化利用提出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問題;對策
我國大力發展科學經濟,在新模式下,建立一套安全、高效、透明、權責一致的管理機制,大大提高資產治理專業水平和管理能力,以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概述及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概述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國家資源,依法確認為國家所有,不僅能以貨幣計量的各種經濟資源的簡稱。從國有資產表現形式來說,由行政事業單位依法占有使用確認為國家所有,即行政事業單位有占有使用權,而國家擁有所有權。
(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國家對行政事業單位穩定及健康的發展
強化管理國有資產是國家發展必要條件,首先,國家利用財政資金購買資產,而財政資金大多來源于人民群眾的納稅所得。而行政事業單位即服務于人民也輔助國家公共事業健康發展,是國家和黨的堅石后盾,也是人民群眾信賴的機構,更是人民和國家忠實橋梁。管理好國有資產對國家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有助于節省財政資金
一直以來勤儉節約是中華人民的美德,貫穿在資產管理上,就更加意義非凡。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投放力度越來越重視。增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即節省財政資金負擔又可以減輕國家的壓力。一方面降低行政事業單位的運行成本,另外一方面又幫助行政事業單位節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支出,讓財政資金落到實處。讓國有資產使用更科學合理、配置更加高效。同時樹立良好的節約作風,更好為人民群眾辦實事。
3.能夠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和增值
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即優化使用國有資產,又防止資產流失。國有資產的運用,要合理地用在實處,讓發揮資產功能的最大化,又減輕行政事業單位后續支出壓力,讓國有資產持續保值、增值。不僅幫助了行政事業單位日常運行,而且提高工作效率。國有資產得到保值、增值的同時也可以給行政事業帶來更高的效益。
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目前的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一)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還有意識偏差
就目前還有一些單位內部人員對資產管理的主觀意識不強,存在嚴重的偏差。沒有做到主人翁意識,沒把國家資產當作是一份圣神的工作來管理,對國有資產管理的輕視。認為國有資產的所有權是國家的,在日常的使用和管理中會出現鋪張浪費,喜新厭舊,重購買,輕管理等不良現象。在老一輩的人員管理中認為只要把門鎖好,資產還在,那就沒問題了。對資產的保養和維修,循環再用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對已經無法使用,不再適用的資產沒有做到及時報廢處理。使資產賬面價值偏高,使用效率偏低等問題。不利于日后的管理和調動資產的積極性。
(二)購置及配置國有資產不合理
在國有資產采購方面,有時由于急需使用資產,審批流程還沒走完,未辦理好相關手續,后補資料等一些不當操作,造成事后發現手續未全,資產無法入賬等問題。甚至部分單位為了達到財政要求的支付進度,資產采購前沒有合理調研計劃盲目采購,重復采購,或者采購不適用的設備等。對本身還沒達到報廢的資產,由于嫌棄老舊,重新購買,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就算購置時已經得到單位領導和黨委會一致審批通過,對采購的資產質量是否符合標準要求,能不能適應長期高效使用,而不會由于采購劣質資產造成經常維修或還沒到報廢使用年限已經無法使用。將大大打擊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在閑置資產方面,可以繼續使用的設備,沒有充分利用起來。由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架構復雜,機關科室之間缺乏溝通,有些機關科室由于人員變動已經不需要使用那么多辦公設備例如打印機,計算機等,而有些的機關科室又因為業務需要極其缺乏辦公設備,導致部分辦公設備沒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出現分配不均,經常提出購買需求,造成浪費。對設備的維修保養也同樣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當設備出現故障需要維修處理時,相關的人員閑置擺放一邊或者因為維修手續復雜,直接存放在倉庫里,沒有對設備申請維修,也沒有進行資產維修登記,造成部分設備由于日久失修,無法使用或者直接報廢。對較為敏感的設備,需要特別保養和管理,又嫌麻煩沒有認真按操作指引進行處理,而致使設備嚴重損壞。都不利于對國有資產管理。
(三)國有資產管理制度不足
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國有資產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如同虛設,對制度中一些灰色地帶,沒有清晰指引。例如,規定指出資產使用人、管理人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辦理資產交接手續。由于沒有制定一套清晰明確、可操作性的交接流程,人員無法交接,或者交接不清晰。資產的轉入部門和轉出部門之間并沒有辦理好交接轉移手續,轉移后的資產沒有及時登記,造成資產管理混亂。責任不到位,部門職責分工不明確,責任不清,出現有資產無人管理或者多頭管理等問題。甚至部門領導沒有起到帶頭作用,對丟失和歷史遺留的資產沒有及時報告,不重視資產管理的規章制度。認為只要在位期間沒出現重大差錯就沒事,存在僥慶心理。對閑置資產管理不到位,某些閑置的資產隨意擺放,造成資產丟失和對特殊資產保養不當,無法繼續使用形成浪費。按規定所有資產必須有資產登記卡,資產登記卡上的信息必須完整準確,并注明擺放位置方便尋找,貼資產標簽在實物上,對無法貼便簽的資產,例如微小的電子設備和擺放位置較特殊的例如高空懸掛物、無形資產等必須做好登記,這是國有資產管理的工作要求。卻有些單位忽視資產賬務登記,盤點時出現盤盈盤虧。對資產登記卡信息漏洞資料不全,沒有及時更新,資產登記卡對不上實物等情況,出現賬實不符,甚至普通機械設備沒有貼資產標簽。
(四)國有資產配置的人員管理專業水平不足
國有資產管理配置的人員方面,缺乏相應資質的專業管理人員,有些單位不夠重視通常安排臨近退休人員管理,專業管理能力不夠,甚至有部分資產管理人員還是兼職管理。即使擁有專業資質的管理人員,也會有出現素質不一,又或者因為單位的輪崗機制出現人員斷層的現象。由于資產歷史遺留問題復雜,數量較多,分布面廣,管理人員不足等現象。導致資產盤點工程巨大,容易出現盤點不到位,不精準。陳舊一套盤點方法又不適用當今變化多端的國有資產形態。
(五)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
現代科技的發達,信息化管理已經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由于部分行政事業配置比較落后,管理隊伍中人均年齡較大,對信息化的使用、運用都沒有達到較好的水平。甚至一些單位內部還繼續使用原始手工記錄信息的方式,登記國有資產,容易造成資產信息的資料丟失,也可能因為年代久遠無法查處等問題出現,增加國有資產管理方面難度。對機構設置比較多的單位,也可能因為登記的資產信息量太大,而沒法完整的記錄,容易出現差錯。從資產管理的角度分析,給資產流失等問題提供了容易犯錯的機會。
三、改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相應之策
(一)增強國有資產的管理意識
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制定一套科學完整適合本單位資產管理的制度,加大力宣傳培訓國有資產的重要性,定期對相應的部門領導和管理資產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和繼續教育培訓,開展專家講座,引進先進科學管理制度,強化主人翁意識,做到單位內人人愛護國有資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定期對資產進行摸底清查,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優化資產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科學管理資產購置和配置
各部門應當履行職能和需要,結合實際資產存量及目前的資產配置,還有單位制定的績效目標,還要考慮財政承受能力等方面購置資產。一方面對已經過時無法使用,或者無法維修的資產進行及時報廢處理,另一方面對閑置的資產是否可以通過調撥,調劑,維修、捐贈等手段進行二次使用。當需求部門申請購買時,對購置前的資產進行摸底考察,廣泛征求意見,邀請專業人士的過來指導,對專家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多方探討,澤優選取最好結果。也要考慮是否適應本單位未來長期發展需要,盡量實現資產購置和使用達到最佳契合配置。也可以建立資產閑置清單表查看閑置資產是否有適合使用的,盡量使閑置資產高效達到資源利用最大化,減輕財政資金壓力。如確實需要購買必須按照政府采購制度對國有資產進行采購,對資產市場價格要進行對比詢價,對購買資產的商家進行資質審查,是否合法合規,是否出售偽劣假冒商品等不法行為。真正讓財政支出用在實處,使資產購置達到最大化。
在國有資產配置方面,在嚴格執行國有資產管理規定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實際情況,單位財務部門要發揮統籌規劃的作用,深入挖掘資產的使用情況,充分發揮資產的使用最大化,使資產盡量進行調劑,對于大力提高資產的最佳使用效率,起到積極優化作用。
把閑置的國有資產要充分利用起來,將資產變廢為寶。例如計算機由于時代發展,要求內存和各方面的硬件都必須符合當前信息化的運行,出現新舊交替,舊的計算機由于不適合而又沒達到報廢年限,就出現閑置或者淘汰。因此,應該對計算機的使用合理規劃,對計算機硬件要求高的部門使用效為先進的計算機,對計算機要求不高的部門可以用較舊式的計算機,或者把舊式的計算機拆解,作為以后維修計算機的補充零件。最大限度使用資產,減輕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壓力。
(三)建立全面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中要建立規章制度,要詳細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內部管理控制流程,盡可能提高資產管理的效率。制定完善資產管理問責制度,相關部門領導和管理人員要明確各自崗位職責,要加大追究力度,強化責任心。杜絕不法侵占,挪用等不當行為。對發現違法行為必須按照相關制度進行處分。對已經轉移的資產,要做到手續齊全,責任分清。
對資產處置的處理,計劃報廢或者變賣的資產,必須有相關部門領導簽署意見,再報財務部門審批后進行處理,不得隨意處置資產。建立資產報廢制度,也要組織審查小組和技術小組,對報廢資產進行鑒定。確實已經達到報廢年限無法繼續使用的資產,要按照相關手續報廢處理,涉及收入應上繳國庫。
單位財務管理部門按規定定期一年或者半年為周期組織對全單位的資產進行清查盤點工作,要求各單位各部門全力配合盤點清查資產的工作,制定科學有效的盤點方法,利用信息化技術對資產進行排查,對經常轉移資產進行跟蹤,再通過各部門管理人員自行檢查,跨部門交叉檢查,做到盤點時要賬實相符,賬賬相符。資產卡上的信息要與實物相符。對盤盈盤虧的資產要進行書面報告,經相關領導審批,再進行處理。明確管理職責,加強管理,防范資產流失提供有利保障。
(四)增強資產管理人員專業水平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儲備和培訓一批高素質的資產管理人才,完善人才引進機制,做到專人專崗,加強崗前培訓和任職期間培訓,提倡資產管理人員多方面發展,積極考取國家職業技術證書。對于需要輪崗或者退休的人員必須辦理好交接手續,填寫資產移交清單,確保人走賬清,導絕交接不清,防止資產流失。資產管理人員依據資產管理成效,工作能力表現突出應作出嘉獎或年度評優秀等,以激發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提高自主意識。對資產盤活有貢獻的人員,應該加以表彰鼓勵,分享經驗,激發更多人員盤活資產,節約支出。因管理不善,責任不到位,應該實行扣分制度,情節嚴重的或者導致資產流失的,也應當作出處分。
(五)利用現代信息化系統管理資產
行政事業單位長期發展需要,資產管理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以及過去歷史的因素等問題,必須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統統籌資產,過去由于依靠手工記錄等模式,會出現漏記,錯記等問題。利用信息化手段,對資產使用二維碼掃碼技術,掃碼就可以清晰看到資產購買時間,資產價值,使用部門,以及維修次數,還有轉移部門等相關信息,對盤點資產也起到減輕工作量的作用。在單位之間建立資產互聯網,做到互聯互通,優化配置。信息化的利用更加科學高效的管理資產,減輕人員管理負擔,提高國有資產利用率,確保高效穩定推動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舉動。
四、結語
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是行政事業單位的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對國家事業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未來在國家不斷的發展中,行政事業單位積極探索出一條持之而行、高效快捷、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能使國有資產管理道路走得更加長遠。
參考文獻:
[1]張群.內部控制視角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研究[J].商訊,2021(13):189-190.
[2]董齊.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問題的思考[J].商訊,2021(12):133-134.
[3]彭建芳.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研究[J].商訊,2021(12):163-164.
[4]梅朝春,雷劍.扎實做好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07):16-17.
[5]謝麗.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0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