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紅陽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教改的不斷深入,人們對于學生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知識水平上,也漸漸的認識到思想品德素質的重要性。對于正處在叛逆期的初中生來說,德育教育也是非常關鍵的,初中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養,對于日后的成長以及發展都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初中語文學科是與德育教育關系最為緊密的一門學科,筆者結合實際提出一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望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性以及應用性都很強的學科,它與人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人的一生都在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初中階段,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對基礎知識的傳授,而且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重視德育教育的滲透,只有將二者進行有機融合,才可以真正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德育教育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它需要教師從多方面進行努力,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來實現進行開展,使學生通過日常的學習,可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使其身心得到良好發展。
一、創新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效率
近年來我國正在大力推進新課改的建設,德育教育是新課改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將德育教育與教學方式的創新結合到一起,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使學生逐漸養成自主探究意識,進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對課堂教學進行創新,突破以往的教學屏障,對學生的引導不能依舊停留在簡單的基礎知識教育,還要重視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培養,使課堂教學真正做到高效引導。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個體心理需求來進行教學模式創新,充分利用語文知識來對學生進行課堂引導,增加學生主觀意識,促進其自主學習意識的養成。
例如,在學習《黃河頌》這一節課時,主要的德育目標是讓學生在學習完這節課之后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讓學生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振奮,并可以為此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所以在授課時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教師要創新以往的授課方式,通過黃河流域文化、黃河兩岸居民以及黃河的驚濤澎湃以及恢弘氣勢來導入新課,并借助與本首歌曲相關視頻和影像資料帶動氣氛,讓給學生真實地觀看河感受到這一情境,學會體會其中的內涵,學會朗誦,感受我們偉大的黃河母親的壯觀,感受中華民族曾經的興衰榮盛,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合理使用教學情境,促進學生感同身受
現如今,網絡技術發展非常迅速,教師可以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的借助多媒體資源進行教學,結合教學內容創建合適的教學情境,通過教學情境來進行德育滲透,促進學生對文章的感同身受,進而達到教育的目的。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地優勢,通過視頻、聲音以及圖片等進行情境模擬,進而來觸動學生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順其自然的進行德育滲透,也讓使原本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起來,使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與形象。
例如,在學習《談生命》這節課時,教師首先要明確的是本節課的德育目標是強化學生對于生命的尊重程度,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對生命有更加客觀的認知,對生物的意義有更加強化性的理解,并可以養成客觀看待生命,看待生活的良好態度,其中包括幸福和痛苦。所以,想要對這一德育目標進行細化,就需要教師對教學活動進行科學地設計,合理地使用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之下對生命感同身受。比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向學生提問生命是什么?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簡單而又復雜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結合自己的經歷采取比喻的方式說一說自己對生命的看法。再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冰心這篇具有哲理性的文章,感悟生命的宏觀和壯闊形象,感受一江春水,一棵綠樹的生命歷程,將生命的生長和壯大,生命的痛苦以及幸福等規律性的展現出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知生命的偉大,培養學生樂觀豁達的精神。
三、結合課外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對于德育教育的滲透而言,單單依靠課堂教學使遠遠不夠的,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舉辦一些課外實踐活動來對德育教育進行滲透,使學生通過身體力行來感受德育熏陶。課外實踐活動可以看成為語文教學的第二課堂,對學生的身心成長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學生能夠通過特定的實踐活動使自身眼界得以拓展,學習技能也能夠得到一定鍛煉,使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教師是課外實踐的主要領導者,對于課外實踐活動的選擇方面也不能盲目進行,要結合課內知識,加上實踐活動來對學生實現滲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結束語:
總之,德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融入,不僅體現在知識點之間的融合上,還必須要融入個人意識,也就是在教材融合的基礎上,重視生活中德育知識的傳遞,將德育教育與學生的學習和個人發展等充分地結合到一起。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想要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需要在德育融入與滲透的基礎上,創新新的教學方式,針對性的激發學生的欲望,通過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發生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將學生培養成能夠明辨是非,健康成長的有志青年。
參考文獻:
[1] 馬德文,馬進明.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 散文百家,2021(5):185-186.
[2] 姬文亮. 小學語文與德育教育的融合路徑[J]. 學周刊,2021(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