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德
摘要:數學教育隨著時代的變化,越來越注重人文性和實踐性,人文性是教師在為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要因材施教。而實踐性是讓學生在獲取了數學知識后,讓學生知道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而并不是單純的理解書本上的理論。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教學指標,加強思考為學生創造優質的教育內容。以德育人的基本理念是讓學生在教育中有所提高和長進之處,來讓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文章就小學數學教育和教學方式的開展策略進行初步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數學教育;合作學習;課堂應用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44-433
數學學科的邏輯性緊密,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更加考驗學生的理性感知能力,數學學習不是單一的,在面臨某些巨大難題時,單憑個人的能力會顯得單薄,所以需要團隊的力量。因此教師在教育中要激發學生的合作能力,在合作中啟迪數學思維,并樹立起學生的共贏意識,對此關于數學學習和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課堂習題練習合作
數學學習當然少不了習題的練習,結合數學學科的邏輯性和特點,教師要定期為學生布置相應的練習題,以此來鞏固和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所謂三天不練手藝,功夫再高也要堅持反復地鍛煉,努力達到本身與技藝嫻熟的程度。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也要適當的為學生布置契合于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的習題練習。讓學生能夠在習題練習中發現問題,找出問題并探索到解決問題的思維,以此來加深學生的學科素養。
就以學習《有余數的除法》為例,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了規定的基本教學任務后,要布置定量的除法習題來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情況。針對學習任務情況,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練習,由學生自由分組選擇合作成員,并在規定的周期內完成學習任務。在完成小組任務時,小組內部成員可以劃分每個人所擅長的領域,來分配學習任務,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可以采取討論或試題研究等方式,擬定學習任務的成果,并由小組組長整理好任務報告交至教師處。
教師為學生安排學習任務,是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自身的數學知識,并在掌握基礎知識之外,還能養成合作共贏的意識,團結學生的智慧。通過綜合學生對數學知識不同的理解,聯系每位學生的想法與能力,擴大學生所擁有的優勢,以此來完成學習任務做出滿意的答卷。教師在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時,還要逐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實力,團隊精神也是學習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二、互動游戲增加情感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會存在一定的獨立思維與興趣,當然也有一些學生在數學思維比較劣勢的情況下,在數學學習方面會存在很多困難,因此在數學學習方面很少會產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首先是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需要豐富課堂的生動化,讓學生對數學課堂產生學習興趣。其次是需要擴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能夠逐步了解數學知識后,擁有定量的數學知識,才能在做題過程中嫻熟運用。
比如在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過程中,教師先讓學生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乘法知識,讓學生對知識的內容有整體的了解。接著再細分該乘法知識的重點和難點,采取特殊地教學手段比如課堂互動等來調動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賽友誼賽,各成員一起協作完成。根據教師給出的數學游戲互動題目,學生分配內部成員完成的計算題量任務。最后在最快的時間里正確率最高,完成所有的互動題目的小組將得到互動游戲的小禮品。
在某些特殊的場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來合理安排自身的教學手段,是為了能夠為學生營造,更幽默的學習環境,從而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具有的魅力。讓課堂可以體驗快樂與數學知識兼顧,讓學生能夠意識到學習中的趣味性,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有趣的學習體驗,以此加強學生的協作能力,培養大局意識。
三、課外實踐探索合作
不管是學習何種知識,最后都要運用實踐生活當中,數學學習是同樣如此,數學知識點的總結,都是通過前輩們反復探索和實驗測試所得出的數據,并凝聚得出的智慧。由此可見學習數學知識也可以運用于實踐,并且在實踐中會發揮重要作用,結合時代的每一次飛躍。由此可知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融合數學知識,相互包含,相互影響。因此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時,堅持讓學生把數學理論契合于實際生活。
就以學習《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為例,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平均數和統計圖的基本運用和算法。然后在進行檢測學生學習情況與能力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課外平均數與統計探索”的實踐任務,同樣地由學生自由組織小組成員。根據教師給出的實踐題目范圍,自主選擇實踐時間、實踐場景利用課余的時間完成實踐報告。報告的形式不限,但必須要涉及到實踐主題、實踐的過程和每個小組成員所完成的進度,最后通過本次實踐中得到的實踐結論和心得體會。
教師組織引導學生開展實踐任務活動,是要讓學生通過課外實踐探索的形式,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不僅是單純的理論知識。讓學生進行實踐任務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探索能力,擴大學生的視野能夠看到課堂之外的世界。去了解如今的社會發展中,隱藏在生活細節中每一處的數學知識,以此來豐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
四、結語:
數學教育努力開發學生的合作能力,以鍛煉學生的協作能力為目的,讓學生能夠擁有大局意識和合作共贏的理念。教育要突顯人性化,以人文理念加強學生的個人素質與學科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桐仕.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2020(11):12-14.
【2】張靈巧.小學數學教學環節中合作學習的實際應用[J].教育研究2020(37):23-25.
【3】溫嘉興.學生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教育2019(16):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