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云
摘? 要: 就書法教學抓學生的寫字,實踐證明,力量相對薄弱。如果能將書法教學與語文學科教學有機融合,不斷尋找書法與語文作業書寫的勾連,在學生的作業過程中通過孕育品質、凝聚合力、分享成果等策略,巧塑學生文化自信,方能讓學生真真正正好好寫字,實實在在寫好漢字。
關鍵詞:書法;品質;合力;成果
書法已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為了提升學生書寫能力,筆者以語文學科的各類作業書寫為著力點,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反思改進,效果十分可喜。
一、孕育書寫好品質
古人說“字無百日功”。寫字需要扎扎實實,毫不松懈地堅持,需要一點一畫耐心寫,一撇一捺用心臨。寒假里,身在市區的親戚看到兒子的家作書寫,嘖嘖稱贊:“連家庭作業都能這樣認真對待,這是多么可貴的書寫習慣?!笔堑?,檢驗寫字教學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看學生的作業書寫。因此,我們應將學生書寫的興趣、習慣、態度等品質作為書法教學首要工作來抓。
(一)匠心獨運,引發一種興趣
反思學生作業書寫潦草,字跡馬虎的現狀,發現其根源:學生缺乏書寫期待。往往是學生投入了較長時間完成的作業,教師就一個“優”字了結。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覺得作業書寫乏味無趣,書寫狀況也就可想而知了。認真、規范地書寫需要持續的充滿正能量的激勵,這種鼓勵會引發學生對作業書寫產生一種期待,期待自己努力的展示獲得下一階段的肯定。那么在作業書寫中老師從哪些方面給予學生鼓勵呢?筆者在作業評價方面動了一番腦筋,將整個評價體系分三部分,作業本上的“星光閃耀”初級評比,一周一總結的“墨耕小能手”獎章兌換,一月一次的“書寫小達人”紅袖套發放,鼓勵性評價讓學生相信自己每天都在進步,樂于展示與分享,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書寫興趣也在一點點形成。
(二)群策群力,設立一個目標
好的學習目標能讓學生清楚地知道需要達到的表現類型或表現水平,在學習的道路上,向著目標不斷努力。對于寫字教學,同樣需要將學生在不同類型的作業書寫上要達到的水平和標準,清晰而有層次地呈現給學生,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動機有大幅提高,對達成目標的投入自然也提高了。比如,在學生做第一次課堂作業時,選擇本班3至5份優秀作業或往屆同年級學生的優秀作品進行展覽,共同商議屬于本班學生特點的作業書寫要求,并逐項羅列出來,利用班級微信群將班級作業書寫標準及有代表性的優秀作業圖片與學生家長分享,一方面以家長的角度對標準進行二次修改,進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在家長心目中根植對孩子的最佳期待,從而起到督促與監管作用。另外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設定個人最佳目標,減少目標的模糊性。它的提出至少要高于其先前最佳表現水平,具有競爭性與自我提升性。
二、凝聚書寫新合力
語文學科的作業類型眾多且各不相同,每種類型完成要求與格式也不盡相同,讓每一次作業與書法課上精致的指導形成一個磁場。設定每種作業類型的最佳目標,教師的點撥與指導,學生的投入與付出都會影響磁場能量的強弱。
(一)建立勾連,增強“主場”運用意識
目前,很多同學存在語文作業與習字課上臨寫作業“兩張皮”現象,往往是書法課上能將老師指導的例字或相似特點的字書寫規范甚至美觀,但是語文各類作業本上卻是一團糟,書面不整潔,字跡潦草,筆畫不規范。究其主要原因是學生運用意識不強。以完成語文作業任務為驅動,學生的關注點并不是書寫狀態,而是題目的答案正確與否,因此需要適當之處將兩項作業建立聯系,充分發揮習字在語文作業中的主場優勢。比如書法課上,練習了“佳”“程”“裴”,學生明白了橫畫較多的字布白均勻,橫畫長短需要變化。課文《少年中國說》中, “疆”“履”也是此類型的詞語,在完成詞語抄寫作業時,教師讓學生找一找生字中橫畫較多的字,做上相應的記號,提出挑戰性建議:看誰能舉一反三,將本課橫畫較多的字寫美觀。這樣在兩項作業之間搭建隱形橋梁,遠比一味口頭要求“要認真書寫”有用得多。語文與書法兩門課程聯系最緊密,語文作業是學生書寫能力展示鞏固的主力場。多項引發勾連,不斷增強學生作業及練字意識,學生就形成了一種自然的、自覺的習慣。
(二)凸顯要求,發揮“專場”強化作用
所謂“一課一得”中的“一得”需要在練習中不斷鞏固,才能讓學生從認識化為能力。比如《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對高年級硬筆書法有這樣的要求:“運用橫線格進行成篇書寫練習時,力求行款整齊美觀,有一定速度?!本托锌钫R書寫一段話這一要求,書法課上學習了,明白了要將漢字寫在橫行中間,不落地,不頂天,字與字之間的距離均等,大小勻稱,整段文字干凈,沒有涂抹等要求。但光憑一節書法課真正達到目標似乎是不現實的。利用語文各類作業的共通之處,營設“專場”練習,循序漸進,不斷強化,最終才能將要求落到實處。教者可以在課堂作業寫話題中,檢查每行字的大小,間距整齊度;在“補充習題”句子練習時讓學生養成寫句子開頭空兩格的習慣,批改時適當關注;在語文書中做筆記時,給行與行距離均等的學生點贊……依托語文作業的不同類型,著眼點小,將“知”“行”巧妙融合,會對學生的書寫能力的提高起到作用。
三、分享書寫新成果
書法教學是個漫長且極具有挑戰性的過程。對于紛繁的外界,貴在培養學生持久不懈的毅力。每天學生的心境不一樣,周圍的環境不一樣……眾多不確定因素影響著學生,也許很多時候書寫漢字已變得索然無味。它形狀單一,總是方方正正;它顏色樸素,黑白兩色;它不跳躍,不動感,無法引起學生持久注意,需要以富有墨色氣息的活動做催化,使學生的內心受到震撼,感到自豪,收獲甜蜜,從心底里升騰起文化自信。
(一)墨韻活動——不一般的個人“專輯”
一般來說,學期中作業的評比展覽是對學生努力的階段性檢查。那么學期結束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業分類裝訂,再進行個性化的裝飾,形成個人特色“專輯”,既是對一學期來作業的總結,又能在班上曬一曬“專輯”,獲得大大的滿足感,成功感。這種內心感受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定會對學生繼續認真書寫有很強大的效應。班上有學生將一學期作文本進行了裝裱,給自己的習作專輯取名為“星辰大?!?。扉頁上學生這樣寫道:“遠大的目標,也許正是從認真對待一次次作文,努力寫好每一個漢字開始?!睂W生心中的自豪溢于言表。
(二)墨韻活動——不一般的體驗分享
老師尋找身邊資源,讓熟識的哥哥姐姐分享認真書寫給學習帶來了愉快,會給學生以示范與促動,這樣的現身說法又是一種榜樣力量的引領,而且分享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梢砸砸曨l的形式在班級播放,也可以請到班上來現場介紹。
相信這份小小觸動會給學生大大的能量。
實踐證明,巧妙利用學科融合,努力尋找語文學科作業與書法教學的有機勾連,重塑學生文化自信,學生的硬筆書寫素養得到了實實在在地提升,學生對漢字的情感也得以真真正正地激發。